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癥伴多種病癥如何診治
入院診斷:1.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癥2.高血壓出院診斷:1.骨髓增生綜合癥(RAEB-II)半環形鐵粒幼細胞增多2.感染性發熱3.肝囊腫可能4.低白蛋白血癥5.類固醇糖尿病6.高血壓病入院情況:患者以“頭暈、乏力2年余”為主訴入院,入院前1年開始出現頭暈、全身乏力,活動后心悸、氣促,拌面色蒼白,1年前就診我院行骨髓細胞學,原始+早幼粒細胞占6.5%,紅系增生輕度減輕,巨核細胞成熟障礙;骨髓病里:造血增生較活躍.以粒系造血細胞增生占明顯優勢,以中晚幼粒細胞為主,巨核細胞以小巨核細胞為主,數量有點減少,網狀纖維染色(一)。診斷為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癥,給予“康力龍、沙利度胺、維A酸、潑尼松”及輸血治療后癥狀轉好出院,出院后門診隨診,規則服用上述藥物治療,定期復查血常規,HCB波動于50g/l--60g/l,PLT波動于8G/L--20G/L,多次拒絕住院治療,近期上述癥狀加劇,再入院。既往有“高血壓”病史2年余,不規則服用“尼群地平”降壓治療,有輸血史,入院查體:貧血外觀,皮膚粘膜色澤蒼白,雙下腋可見散在瘀點,瘀斑,心肺無明顯異常,肝脾肋下未觸及。主要檢查結果及血常規:WBC6.4×10^9/L,HGB53g/L,PLT45×10^9/L,RET1.02%,原粒4%,早幼粒5%,中幼17%,晚幼6%,桿狀核14%,分葉核47%,肝腎功能+心肌酶LDH467U/L,血糖9.4mmmol/L,ALB31.6g/L,A/G1.1,ALP30.2U/L,乙肝兩對半+HCV+TP.HIV:乙肝表面抗體陽性,余均陰性,鐵蛋白664.lng/mL,電解質:鈣2.06mmmol/L,余正常;血清總鐵結合力:TIBC29.7umol/L,鐵飽和度95%,鐵正常;尿常規:尿糖4+mmmol/l,隱血1+,RBC45個/ul;維生素B12,葉酸濃度正常,血尿酸、糞常規均正常;復查空腹血糖:12.5mmmol/L,糖化血紅蛋白8.30%,餐后二小時血糖15.6mmmol/L,CRP96.9mg/L;超聲示:肝囊腫可能;膽囊壁息肉樣變;胰脾腹腔超聲未見明顯異常。胸片示:胸部正位片未見明顯異常。心電圖示:竇性心動過緩;骨髓病例診斷:骨髓造血細胞增生活躍,粒系與紅系大致正常,形態異型性不明顯,巨核細胞減少,網染纖維染色(一),骨髓象示:1,鐵粒幼細胞III4III6IV34個/%,環形鐵粒幼細胞54個/%;2,細胞外鐵++(髓粒3個),入院后輸血支持及抗血管新生、促進骨髓造血等處理,于2010-4-13——2010-4-19予“阿糖胞苷30mg/d”化療,期間患者出現發熱,伴左下肢腫痛,血培養陰性。彩超示:左下肢靜脈超聲未見明顯異常,予抗感染及對癥處理后好轉,請內分泌科會診后考慮“類固醇糖尿病”,建議胰島素治療,患者拒絕,予口服降糖藥治療。患者無發熱,雙足背稍腫脹,復查血象(2010-4-19)WCB3.0×10^9/L,N2.3×10^9/L,Hb47g/L,PLT9×10^9/L,今要求自動出院,愿后果自負,簽字為證,予辦理。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癥是一組異質性髓系克隆性疾病,常伴有多種并發癥。該患者還患有感染性發熱、低白蛋白血癥、類固醇糖尿病等。診治需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包括疾病特點、檢查結果、治療方案等。 1. 疾病原理: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癥是造血干細胞增殖分化異常所致,導致血細胞發育異常,表現為無效造血、難治性血細胞減少等。 2. 癥狀表現:患者常有頭暈、乏力、面色蒼白、活動后心悸氣促等貧血癥狀,還可能有出血、感染等。 3. 檢查意義:如血常規可反映血細胞情況,骨髓病理有助于明確診斷和分型,肝腎功能等檢查能評估全身狀況。 4. 治療方法:包括輸血支持、藥物治療(如促造血藥物如促紅細胞生成素、免疫調節劑如來那度胺、去甲基化藥物如地西他濱)、化療等。 5. 并發癥處理:對于感染性發熱需抗感染治療,低白蛋白血癥要補充白蛋白,類固醇糖尿病可使用降糖藥物。 6. 注意事項:治療期間要密切監測血常規、肝腎功能等指標,患者需遵醫囑治療,注意休息和營養。 總之,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癥的診治是一個綜合的過程,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并積極處理并發癥,以提高生活質量和延長生存期。
2025-01-08 00:1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經常輸血主要是維持生命用的,副作用主要是可傳染一些疾病,比如梅毒,艾滋病,丙肝,庚肝,乙肝等.
2015-11-25 10:0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MDS)目前認為是造血干細胞增殖分化異常所致的造血功能障礙。主要表現為外周血全血細胞減少,骨髓細胞增生,成熟和幼稚細胞有形態異常即病態造血。部分患者在經歷一定時期的MDS后轉化成為急性白血病;部分因感染、出血或其他原因死亡,病程中始終不轉化為急性白血病。多數起病隱襲,以男性中老年多見,約70%病例50歲以上。兒童少見,但近年青少年發病亦有增加。常規的西醫治療就是化療單純的輸血對癥治療,這些治療只能在一定治療上緩解,MDS恢復情況要看患者現在處于那一個階段.治療的效果要看它的分型.中醫診斷:虛勞血虛。我院認為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屬“虛勞”范疇,本例患病日久,腎元虛損、髓海空虛,相火邪毒交結作瘀,血脈失暢、氣血失和,血液叛道,溢于脈外,更加重血虧;氣隨血脫,氣不攝血愈使氣虛血虧更甚;諸臟失養,髓骸百脈失榮,終使正虛益甚,髓海空虛,邪毒愈盛的病機循環。我院采用的是“五步清髓造血法”第一步:清理排毒期 運用獨創的特效中藥刺激干細胞的生成,并且有效促使血中CFU-C的增加、CFU-E合成血紅素能力提升,進行清理排泄致病毒素,使其通過大、小便排出體外。用藥后一般患者腹脹、失眠、乏力、頭暈有所好轉,此期發燒出血已得到基本控制.第二步:調理治療期 運用獨創的純植物藥特有的“理血因子”對骨髓微環境和基質進行調理,可見骨髓中毛細血管增加,血流量增強,間質水腫消失,并且全面促使基質細胞的形成,為骨髓細胞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造血微環境得到改善,造血功能開始恢復。患者常表現為氣色好轉、臉色紅潤、外周血象回升。“土壤”得到改良。第三步:功能恢復期經過以上兩個時期的治療,病毒基本排除,純植物藥獨有的“免疫因子”分布全身,對沉睡的免疫系統進行激活,降低T細胞活性,造血負調控因子減少,巨噬細胞、淋巴細胞活性提高,使其充分發揮其免疫、調節功能,防御致病因素再次侵襲,骨髓活檢可見骨髓造血島開始增多、活躍。脈絡暢通,陰陽平橫,臟腑之間的生、克、侮的轉化正常。“蟲子”得以清除。 此時,輸血的病人漸漸延長輸血時間或已脫離輸血,慢性患者皮膚由焦、粗糙開始轉化為細嫩有光澤,皮膚光澤從鼻尖部開始,隨即是上額,然后從前臂指尖部開始向肩部,再向下肢腿部,患者自覺有精神,有力氣。此為上、中、下三焦已通,臟腑功能已恢復。第四步:間斷用藥期 此期以生髓補陽為主,常效果明顯,是各種血細胞上升快的時期,患者不適癥狀基本消失,面色如同常人,紅潤而有光澤,血紅蛋白在100g/L,白細胞在4.0×109/L,血小板80×109/L以上,骨髓增生變為活躍。此時可帶藥出院鞏固治療,如遇出現血象上下波動不穩,仍需用藥調治機體得以全面補益。第五步:鞏固期如有疑問可以直接和我聯系!
2015-11-25 08:0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根據你的描述屬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建議可以服用中成藥五味消毒丸,二丁顆粒調理,易消化易吸收飲食,綜合治療營養支持治療
2015-11-25 04:4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應該是看看具體的什么情況.詳細的介紹一下.
2015-11-25 00:5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