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月四肢出現紅包奇癢反復,是什么病如何用藥?
問題描述:今年3到4月,本人四肢和身體四肢出現紅包,綠豆大小,包是硬狀,奇癢,抓了以后流血,沒有水.到當地皮膚醫院,醫生說是濕疹,有的又說是接觸性皮炎,過敏性皮炎,吃了一些抗生素類的藥,打了抗過敏的針,只是能暫時止癢,時常反復,尤其是高溫天氣,極易反彈.還吃過一些清熱排毒的中藥,也不見效.涂過的藥有復方地塞米松膏,糠酸莫米乳膏,爐甘石薄荷腦洗劑,高錳酸鉀洗劑,復方氟米松膏,都效果不好,只能暫時止癢.請問醫生,我這情況是什么病?是不是血熱?但驗了血,醫生說一切正常,請問我該用些什么藥好呢?我拍了幾張照片,網址是http://tu.6.cn/pic/show/id/3984246http://tu.6.cn/pic/show/id/3984247http://tu.6.cn/pic/show/id/3984248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您四肢出現紅包、奇癢且反復的癥狀,可能是濕疹、接觸性皮炎、過敏性皮炎、蟲咬性皮炎或結節性癢疹等。 1.濕疹:是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皮膚炎癥反應。皮膚會出現紅斑、丘疹、瘙癢等。治療上可外用糖皮質激素乳膏如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口服抗組胺藥如氯雷他定。 2.接觸性皮炎:皮膚接觸外界物質后發生的炎癥反應。表現為紅斑、腫脹、丘疹等。應避免接觸過敏原,外用爐甘石洗劑,口服西替利嗪。 3.過敏性皮炎:與過敏有關。癥狀有瘙癢、紅腫等。可使用糠酸莫米松乳膏,配合口服依巴斯汀。 4.蟲咬性皮炎:蚊蟲叮咬所致。常有紅色丘疹、瘙癢。外用薄荷腦醑,口服維生素 C。 5.結節性癢疹:病因不明,多與蚊蟲叮咬、胃腸功能紊亂等有關。皮損為結節、劇癢。可外用鹵米松乳膏,口服潤燥止癢膠囊。 由于多種皮膚疾病癥狀相似,建議您前往正規醫院皮膚科就診,明確診斷后在醫生指導下用藥治療。
2025-01-09 06:5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一般不會的。
2015-11-25 14:3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你好!不會遺傳!!因其吃湯藥或服用西藥易復發。所以我治療多用拔罐法:用東西夾好棉花球,然后在95%的酒精中蘸一下,擠干凈(防止酒精滴落而燙到),點燃,在4號大玻璃罐內閃一下(注意不能烤邊,也易燙到),迅速拔于肚臍上(神闕穴),拔10分鐘,每日一次。再配合服用防風通圣丸,療效較好。不易復發,自己操作方便易于長時間治療,可抗過敏、提高免疫力。你可以試試。還要注意盡量少吃海鮮、羊肉、辣椒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效果不顯就到醫院看看,因為沒看到病人不好診斷。祝早日健康!!
2015-11-25 11:3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屬慢性蕁麻疹,慢性蕁麻疹很難治,而且容易復發。我在臨床上經常遇見這樣的病人,有人反復發作十幾年,很是痛苦。我發現了一個藥方,但要堅持服藥一段時間。藥方如下:甲氰咪呱片.撲爾敏片.腦益嗪片各1片;Vc片2片;均每天3次.病程短的連服半月,長的服一月.一定要堅持服用!
2015-11-25 10:0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蕁麻疹病因十分復雜,而且大多數患者原因難覓,特別是慢性型病人。引起本病發病的最常見原因有:食物:從主食到副食的許多食物,甚至包括食品添加劑、飲料等可能成為蕁麻疹的因。其中以蛋白質、如魚類、蝦、甲殼類、蛋類、牛奶、肉等尤為常見。藥物:藥物蕁麻疹在臨床上頗為常見,以青霉素、痢特靈、阿斯匹林等引起者居多;使用磺胺制劑、鏈霉素、四環素或氯霉素后有時也可發生本病。此外,象可待因、嗎咖、維生素B1等引發蕁麻疹也屢見報告。感染:細菌、病毒、原蟲、蠕蟲、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感染與蕁麻疹發病,對某些患者至關重要,甚至連蟲咬或蜂螫刺都可導致蕁麻疹發生。花粉及其它吸入物:如各種花粉、屋塵、動物皮屑等吸入物招引本病亦不乏其例。此外,精神因素、物理因素、全身性疾病、遺傳素質等也可成為蕁麻診發病的原因。蕁麻疹如何發生?人所共知,機體內有很多刺激物能引起蕁麻疹,我們可將這些刺激物質統稱為介質,其中組織胺便是引起本病發生的最主要介質。該介質常常在第一型變態反應過程中所產生,即當機體處于敏感狀態時,抗體lgE吸附于肥大細胞表面,這時若機體再受致敏物質刺激,則在該細胞表面上可發生抗原抗體反應。其結果組織胺這種介質可從肥大細胞中釋出,并作用于皮膚血管而發生風團。介質除組織胺以外,還有5-羥色胺、乙酰膽堿、激肽、緩慢過敏物質(SRS-A)、前列腺素、纖維蛋白溶解素、補體等等。這些刺激物質作用于機體皆可導致風團形成。現今認為蕁麻疹的絕大多數患者是屬于Ⅰ型變態反應,但也還有部分病人歸屬于非變態反應。
2015-11-25 07:0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