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散瞳前后度數存在差異,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如睫狀肌調節、測量誤差、眼睛疲勞、眼軸變化、散瞳藥物作用等。 1.睫狀肌調節:睫狀肌過度緊張會導致假性近視,散瞳能放松睫狀肌,從而更準確測量真實度數。 2.測量誤差:測量設備精度、操作人員技術水平等都可能影響測量結果。 3.眼睛疲勞:用眼過度使眼睛處于疲勞狀態,影響度數測量準確性。 4.眼軸變化:青少年時期眼軸可能會增長,從而導致度數變化。 5.散瞳藥物作用:不同散瞳藥物的作用強度和持續時間不同,也會影響測量結果。 總之,散瞳前后度數變化是常見現象。如果對度數有疑問,應及時與醫生溝通,選擇合適的矯正方法。同時,要注意科學用眼,保護視力。
2025-01-08 21:3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