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歲老人血小板減少,打激素臉腫,求好療法
奶奶70歲了,一年錢檢查出血小板減少,我奶奶經常吃去痛片,可能是藥物引起的,現在打激素臉很腫,還有靜脈曲張,曾經治療情況和效果:去醫院注射激素了想得到怎樣的幫助:有沒有好的治療方法?這個病嚴重嗎?費用是多少?謝謝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血小板減少是一種常見的血液疾病,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藥物、自身免疫、感染等。治療方法多樣,包括藥物治療、輸注血小板等。對于因藥物引起的血小板減少,需要調整用藥。打激素出現臉腫是常見副作用。 1. 病因:藥物副作用、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毒感染、骨髓造血異常、脾功能亢進等都可能導致血小板減少。 2. 治療方法: 停用可疑藥物:如去痛片等可能導致血小板減少的藥物。 藥物治療:可使用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免疫抑制劑(如環孢素)、促血小板生成藥物(如重組人血小板生成素)等。 輸注血小板:在血小板嚴重減少且有出血風險時進行。 脾切除:對于脾功能亢進引起的,可考慮脾切除。 治療原發病:如控制感染、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3. 注意事項:患者應避免劇烈運動,防止受傷出血。飲食要均衡,多吃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的食物。 4. 治療效果:治療效果因個體差異和病因不同而異。部分患者經過規范治療可恢復正常,部分可能需要長期治療。 5. 副作用:激素治療可能引起臉腫、骨質疏松、血糖升高等副作用,需密切監測。 血小板減少需要綜合治療和長期管理,患者要遵醫囑定期復查,家屬也要給予關心和支持。
2025-01-08 14:4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止血,血小板減少,容易引起出血這種疾病,首先要做個骨髓穿刺,明確病因,如果是原發性的血小板減少,是需要用激素類藥物治療的
2015-11-25 12:2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