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嘔吐腹脹等癥狀,肝膽濕熱如何治療
經常吃東西嘔吐腹脹,大便不調,感覺自己身體特別的干燥,舌頭紅腫,嘴里面沒有味道,去醫院看過,但是病情一直沒有好轉,不知道該吃什么藥才能治療好啊!。請問肝膽濕熱癥怎么樣治療才好啊?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肝膽濕熱可能由飲食不節、外感濕熱、情志不暢、脾胃虛弱、久病體虛等因素引起。治療方法包括中藥調理、飲食調整、生活習慣改善、針灸推拿以及心理調節等。 1. 飲食不節:長期嗜食肥甘厚膩、辛辣刺激食物,導致濕熱內生。應調整飲食,多吃清淡易消化食物,如蔬菜、水果,避免油膩、辛辣食物。 2. 外感濕熱:環境濕熱,濕邪侵入人體,蘊結肝膽。注意保持居住環境干燥通風,避免長時間處于潮濕環境。 3. 情志不暢:肝郁氣滯,氣郁化火,與濕邪相搏。要保持心情舒暢,避免焦慮、憤怒等不良情緒。 4. 脾胃虛弱:脾胃運化失常,濕濁內生,影響肝膽。可適當食用健脾益胃的食物,如山藥、薏米等。 5. 久病體虛:久病耗傷正氣,正氣不足,易受濕熱之邪侵襲。需注意休息,避免勞累,增強體質。 總之,肝膽濕熱的治療需要綜合調理。患者應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同時,要注意養成良好的生活和飲食習慣,保持心情愉悅,促進身體恢復。
2025-01-08 21:1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肝膽濕熱治法主要利濕清熱,清肝利膽為主。專家介紹說:以清熱解毒,涼血化瘀之品;對于濕重于熱者,佐以芳香化濁,藥用可以使用龍膽草、黃芩、金銀花、野菊花、梔子、茵陳、赤芍藥、生地黃、北柴胡、生甘草、車前子、生大黃。這些藥物可以中氣、調和諸藥,防苦寒之性傷胃耗氣,另外柴胡、生地、赤芍疏具有肝養血至功效,對于肝膽濕熱患者是有很好的療效的。[3]對于濕重于肝膽濕熱者,可用白豆蔻、清半夏、木通、黃芩、石菖蒲、連翹、赤芍藥、生薏苡仁、茵陳、郁金、甘露消毒丹化裁。藥用藿香葉進行調理。這些藥物史利膽退黃、方中芳香化濁、清熱利濕解毒之精品。
2015-11-25 19:5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指導意見:目前是可以采取中藥調理的,患者平時要多喝熱水,飲食要以清淡、營養為主,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2015-11-25 17:3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現在的情況容易口干口苦很容易上火的確就是肝膽濕熱了,是你肝火太旺盛了內熱嚴重導致的濕熱問題建議可以使用龍膽瀉肝丸或者是除濕解熱沖劑,都是有效果的,平時的飲食要均衡,蔬菜肉類樣樣東西都要吃點體型偏胖,又感到肢體沉重,倦怠,這明顯為濕氣太盛。容易上火,口苦口干,這是濕邪化熱之象。舌苔厚重時而黃膩,為濕熱的明證。,陰囊到多汗,還伴有囊腫,此為濕熱趨于下焦也。我認為這病為濕盤居于中下兩焦,建議服用“甘露消毒丹”更為合適
2015-11-25 11:4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肝膽濕熱為中醫辯證診斷,多表現為咽干口苦,面紅眼赤,肋痛,小便短赤等癥狀。如有上述諸癥,可采用中藥治療,如龍膽瀉肝丸、二陳湯等。生活上避免辛辣油膩性食物,不飲酒。可以的需要通過找中醫內服疏肝利膽清熱利濕的中醫治療,比如龍膽瀉肝丸。肝膽濕熱最好不要用艾灸,會加助熱邪,建議最好還是口服藥物為主。最好到正規中醫院診查,對證根據醫囑用藥調理,一般可以服用有清瀉肝膽濕熱作用藥物,如龍膽瀉肝丸等。祝你健康!
2015-11-25 07:3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