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中性粒細胞偏高、紅細胞平均體積偏大、平均血紅蛋白濃度偏低可能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如生理性因素、感染、血液疾病、營養缺乏、藥物影響等。 1. 生理性因素:劇烈運動、妊娠后期、飽餐或淋浴后,可能出現中性粒細胞暫時偏高。 2. 感染:細菌感染是導致中性粒細胞偏高的常見原因,如肺炎、膽囊炎等。 3. 血液疾病:某些血液病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可引起中性粒細胞增多,同時影響紅細胞指標。 4. 營養缺乏:維生素 B??、葉酸缺乏可導致紅細胞平均體積偏大,同時影響血紅蛋白合成,使平均血紅蛋白濃度偏低。 5. 藥物影響:長期使用某些藥物,如糖皮質激素,可能影響血常規指標。 6. 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惡性腫瘤等也可能導致這些指標異常。 出現這些指標異常時,不必過于驚慌,但也不應忽視。建議及時就醫,完善相關檢查,如骨髓穿刺等,以明確原因,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治療方法包括針對病因治療、補充營養物質等。常用藥物有阿莫西林、頭孢呋辛酯、葉酸片等,但用藥需遵醫囑。
2025-01-08 17:1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紅細胞為主要參數稍微偏高(其他為紅細胞的輔助參數)可能與血液濃縮有關系,建議化驗血流變、血脂全套,量一量血壓、做心電圖看看。就以上結果來說問題不大,需要注意的就是避免血液粘稠度是不是有問題,如果上述檢查正常就不要緊了
2015-11-25 04:0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中性粒細胞增多? 中性粒細胞增多定又為外周血中性粒細胞絕對計數增加,比正常人群平均值多2個標準差以上,年齡大于1個月的兒童和各年齡組成人中性桿狀核和分葉核粒細胞計數大于7.5×10^9/L ,小于1個月的嬰兒大于26×10^9/L 。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