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嬰兒腦癱早期有哪些癥狀表現
新生嬰兒腦癱早期癥忕有哪些?曾經治療情況和效果:隔壁公司的同事最近喜得一女,才剛剛一個月大,家里都寶貝的不得了,專門的請了一個保姆照顧小孩,最近保姆說小孩的腿不是很靈活,不像她以前照顧的小孩那樣,一直的亂蹬,后來帶到醫院檢查,說是得了腦癱。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新生嬰兒腦癱早期癥狀通常包括運動障礙、姿勢異常、反射異常、智力及語言發育遲緩、喂養困難等。 1.運動障礙:新生嬰兒可能出現肢體活動減少,動作不協調,難以完成正常的肢體動作。 2.姿勢異常:例如仰臥位時頭后仰,下肢伸直;俯臥位時四肢屈曲,臀部高于頭部。 3.反射異常:原始反射如握持反射、擁抱反射等該消失時未消失,或減弱。 4.智力及語言發育遲緩:對周圍聲音反應差,難以咿呀發聲。 5.喂養困難:吸吮無力,吞咽困難,容易嗆奶。 6.易哭鬧或過于安靜:情緒表現異常,要么經常哭鬧不止,要么過于安靜。 總之,家長若發現新生嬰兒有上述異常表現,應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的兒科|小兒神經內科就診,以便盡早診斷和治療。早期干預和治療對于改善患兒的預后非常重要。
2025-01-09 04:2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癥狀1、身體發軟及自發運動減少,這是肌張力低下的癥狀,在一個月時即可見到。如果持續4個月以上,則可診斷為重癥腦損傷,智力低下或肌肉系統疾病。2、身體發硬,這是肌張力亢進的癥狀,在一個月時即可見到。如果持續4個月以上,可診斷為腦癱。3、頭圍異常:頭圍是腦的形態發育的客觀指標,腦損傷兒往往有頭圍異常。固定姿勢:往往是由于腦損傷使肌張力異常所致,如角弓反張、蛙位、倒U字形姿勢等。在生后一個月就可見到。
2015-11-25 22:1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新生兒腦神經細胞數目與成人基本相同,出生后腦重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腦神經細胞的生長,故開始治療的年齡越小,受損的腦神經細胞越能得到修復,從而能減少或減輕腦癱的癥狀。對于腦癱患兒,建議用NCR神經元再生療法進行治療,避免形成不良姿勢與肢體畸形:如果腦癱患兒在嬰兒期,這些“異常”就得到正確的早期治療,一些輕、中度腦癱的病情發展就能得到抑制,而一些重度腦癱可減輕至輕度。
2015-11-25 11:2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
Q: 寶寶拇指內收一定是腦癱嗎? -
Q: 孩子被診斷為腦癱半年,該如何應對? -
Q: 患有腦癱能否通過手術進行治療 -
Q: 孩子診斷腦癱半年了該如何應對? -
Q: 腦癱患者能否通過手術進行治療? -
Q: 寶寶尖足不翻身偶爾看手會是腦癱嗎 -
Q: 腦癱患者膝蓋疼痛如何有效治療? -
Q: 腦癱能否預防及預防方法有哪些? -
Q: 腦癱能否不經治療自行康復? -
Q: 孩子腦癱且膝蓋發炎發燒應如何處理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腦癱? 小兒腦性癱瘓簡稱小兒腦癱,是一組在小兒早期即發病的非進行性癥侯群,表現為非陣發性的中樞性隨意肌功能受累,如肢體痙攣、姿勢控制異常和不隨意運動等,并可同時伴有癲癇、智力低下、語言和視覺障礙等。其發病率在我國尚無精確報道,圍外報道為1.5‰~5‰活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