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痛風是一種由于尿酸代謝紊亂導致尿酸鹽沉積在關節等部位引起的疾病。治療包括藥物治療、生活方式調整等。飲食方面要控制嘌呤攝入。治療方法有藥物、飲食控制、多喝水、適度運動、定期檢查。 1.藥物治療:常用藥物有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秋水仙堿、別嘌醇等,可緩解疼痛、降低尿酸。但使用藥物需遵醫囑。 2.飲食控制:避免高嘌呤食物,如動物內臟、海鮮、肉湯等,多吃蔬菜、水果。 3.多喝水:促進尿酸排泄,每天至少 2000 毫升。 4.適度運動:增強體質,控制體重,但避免劇烈運動。 5.定期檢查:監測尿酸水平,以便調整治療方案。 總之,痛風患者要積極治療,改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預防并發癥。
2025-01-08 12:0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治療目的在于:(1)用抗炎藥物終止急性發作;(2)每天預防性應用秋水仙堿以防止反復急性發作(若發作頻繁);(3)通過降低體液內尿酸鹽濃度,預防單鈉尿酸鹽結晶進一步沉積和消除已經存在的痛風石.預防性保護措施應針對兩個方面,即防止骨,關節軟骨侵蝕造成的殘疾和防止腎臟損傷.特殊療法應根據本病所處不同時期及病情輕重選用.應治療同時存在的高血壓,高脂血癥及肥胖癥. 急性發作秋水仙堿的療效一般都很顯著,通常于治療后12小時癥狀開始緩解,36~48小時內完全消失.秋水仙堿的用法及劑量是每2小時口服1mg,服到獲得療效或者一直服到出現腹瀉或嘔吐為止.嚴重發作者可能需要服4~7mg(平均5mg).對一次發作給予的劑量在48小時內不可超過7mg.該治療常可引起腹瀉.若消化道對秋水仙堿不能耐受,也可經靜脈給藥,用0.9%氯化鈉溶液將秋水仙堿1mg稀釋到20ml,緩慢注射(>2~5分鐘),24小時內用量不得超過2mg.預防性口服秋水仙堿同時給予靜脈注射秋水仙堿可引起嚴重的骨髓抑制,甚至死亡.秋水仙堿引起的腹瀉可造成嚴重的電解質紊亂,尤其在老年人可導致嚴重后果. 非類固醇抗炎藥(NSAID)對已確診的痛風急性發作有效.通常與食物一起服用,連續服2~5天.NSAID可以引起許多并發癥,包括胃腸道不適,高鉀血癥(出現于那些依賴前列腺素E2維持腎血流量的病人)和體液潴留.用NSAID有特別危險的病人包括老年病人,脫水者,尤其有腎臟疾病史的病人. 抽吸關節和液,隨后注入皮質類固醇酯也可控制痛風急性發作.根據受累關節的大小,注入強的松龍叔丁乙酯10~50mg.ACTH80u單劑量肌內注射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治療方法,和靜脈用秋水仙堿一樣,特別適用于術后不能服藥的痛風發作的病人.多關節發作時,也可短期應用強的松,如20~30mg/d.偶爾需聯合應用幾種藥物治療痛風急性發作.預防痛風飲食三多三少 假日歡聚飲食要節制,特別是不要過多進食水產品等含嘌呤高的食物.以往每每有人在飽食魚,蝦等美味后出現足踝,膝關節疼痛,到醫院一檢查,血液中尿酸含量明顯增高,被診斷為患了痛風. 痛風是全身慢性代謝性疾病,因體內嘌呤代謝異常,血中的嘌呤代謝產物——尿酸含量增高所致.痛風一旦發生就無法治愈,所以要注意預防,最好的辦法就是定期檢查血尿酸濃度(每3個月一次),一旦發現血尿酸超過正常值,就要服用降尿酸藥物,只要控制了高尿酸血癥,痛風就不會發生.治療痛風的總體原則是:1)合理控制飲食;2)攝入充足的水分;3)生活要有規律;4)適當參加體育活動;5)采取有效的藥物治療;6)定期進行健康體檢. 為了預防和治療痛風,飲食上應做到三多三少:l)多飲水,少喝湯.血尿酸偏高者和痛風患者要多喝白開水,少喝肉湯,魚湯,雞湯,火鍋湯等.白開水的滲透壓最有利于溶解體內各種有害物質.多飲白開水可以稀釋尿酸,加速排泄,使尿酸水平下降.湯中含有大量嘌呤成分,飲后不但不能稀釋尿酸,反而導致尿酸增高.2)多吃堿性食物,少吃酸性食物.痛風患者本身有嘌呤代謝紊亂,尿酸異常,如果過多吃酸性食品,會加重病情,不利于康復.而多吃堿性食物,能幫助補充鉀,鈉,氯離子,維持酸堿平衡.3)多吃蔬菜,少吃飯.多吃菜,有利于減少嘌呤攝入量,增加維生素C,增加纖維素.少吃飯有利于控制熱量攝入,限制體重,減肥降脂. 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發作期的患者應忌食高嘌呤食物,如:酵母,胰臟,濃縮肉汁,肉脯,沙丁魚,鳳尾魚,動物心臟等.可吃葡萄,橘子,山楂,番茄,蘋果,咖啡,茶,奶,蛋,海藻類等低嘌呤偏堿性食物.切忌喝啤酒.
2015-11-26 01:2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