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聲顯示心臟異常,未治療是否嚴重及是否需馬上治療
超聲見LAS;13mmLVD;32mmRVD;5mmIVSD;6mmLVPWD;6mmAO;10mmPA;14mmPV;1.6m/sPG;28mmHgMPG;13mmHgAV;1.6m/sMV;1.4m/sMV【返流】;3.8m/s左房左室比例大右房右室比例正常見主動脈與肺動脈有一4.8X3.6mm的管道溝通肺動脈內經增寬未治療嚴重嗎需馬上治療嗎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超聲檢查發現心臟存在一系列異常,包括各心腔大小、血管內徑及管道溝通等問題。是否嚴重及是否需馬上治療,取決于多種因素,如異常的具體性質、患者的癥狀、整體健康狀況等。 1. 異常性質:主動脈與肺動脈間 4.8X3.6mm 的管道溝通屬于先天性心臟病的一種,可能影響心肺功能。 2. 癥狀表現:若患者出現呼吸困難、乏力、心悸等癥狀,提示病情可能較嚴重。 3. 健康狀況:患者若本身存在其他基礎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會增加心臟負擔,使病情更復雜。 4. 年齡因素:兒童患者的心臟尚在發育,治療時機和方法與成人不同。 5. 發展趨勢:若心臟異常持續進展,如肺動脈內徑不斷增寬,應盡快治療。 綜上所述,僅根據目前的超聲結果難以確切判斷病情的嚴重程度及治療的緊迫性。建議患者盡快到正規醫院心內科就診,進一步完善檢查,如心電圖、心功能測定等,由專業醫生綜合評估后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
2025-01-08 18:5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動脈導管未閉小兒先天性心臟病常見類型之一,占先天性心臟病發病總數的約15%。胎兒期動脈導管被動開放是血液循環的重要通道,動脈導管未閉常見于早產兒,在妊娠滿28周前出生的嬰兒中發生率可占80%,出生后約15小時發生功能性關閉,出生后一年在解剖學上應完全關閉。若持續開放,并產生病理生理改變,即稱動脈導管未閉。你這個還是比較嚴重的啊,你的孩子現在吃的有什么藥物沒有啊?建議你可以給他吃點吲哚美辛一段時間看看再說啊。
2015-11-26 02:0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動脈導管未閉? 動脈導管是胎兒賴以生存的肺動脈與主動脈之間的生理性血流通道,由胚胎左側第6主動脈弓形成,位于主動脈峽部和左肺動脈根部之間的主動脈一肺動脈通道,通常于生后10~20小時呈功能性關閉。在胎兒期,開放的動脈導管是生存所必需的生理性血流通道,多數嬰兒在出生后4周左右隨著血流動力學的改變而迅速閉合而形成纖維條索,稱為動脈導管韌帶。動脈導管如未能閉合,稱動脈導管未閉(patentductus arteriosus,PDA)。本病多見于女性,男女之比約為1:2。約有10%合并其他先天性心臟大血管畸形,如合并主動脈縮窄,大血管轉位,肺動脈瓣狹窄,室間隔缺損,法洛四聯癥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