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半月早產孩子蛛網膜下腔增寬嚴重嗎?
孩子已有三個半月了,因早產一個半月,孩子出生時有顱內出血,(當時是順產),這兩天又復查了一次,做了CT,內容顯示:現兩側額、頂部蛛網膜下腔及前縱裂池略寬,對應腦溝增深,腦實質內未見明顯異常密度影,腦室腦池系統未見異常,中線結構發育正常,位置居中。意見:蛛網膜下腔增寬——請結合臨床曾用過腦部營養針。不知道孩子這種情況,在腦積水這個病中,算不算嚴重的?他屬不屬于外部腦積水?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孩子因早產出生時有顱內出血,現復查顯示蛛網膜下腔增寬,是否嚴重需綜合多方面因素判斷,包括出血吸收情況、孩子的發育表現、后續檢查結果、治療措施及隨訪觀察等。 1. 出血吸收情況:如果之前的顱內出血已大部分吸收,這對病情是有利的。 2. 孩子的發育表現:如孩子的運動、認知、語言等發育與同齡人相比無明顯落后,可能病情相對較輕。 3. 后續檢查結果:定期復查頭顱影像學檢查,若蛛網膜下腔增寬未進一步加重,通常情況較好。 4. 治療措施:之前使用過腦部營養針,若有效果,也有助于改善預后。 5. 隨訪觀察:密切觀察孩子的日常表現,如吃奶、睡眠、精神狀態等,及時發現異常。 總之,僅根據目前的檢查結果難以確切判斷病情的嚴重程度,需要綜合上述多個方面,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后續的觀察和治療。
2025-01-08 23:5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根據你的上訴情況考慮為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引起的后遺癥期,兩側額、頂部蛛網膜下腔及前縱裂池略寬,對應腦溝增深就說明有腦損傷了,目前看來情況不嚴重,好轉了,但是后遺癥就不好說了,這不是腦積水的問題建議,你給做幾個療程的高壓氧治療,多方音樂給他聽,有益于大腦的發育,
2015-11-26 06:1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嬰幼兒期額葉或額頂葉對稱性蛛網膜下腔(腦外間隙)在一定范圍內的增寬可以是一種生理現象.判斷蛛網膜下腔正常范圍的標準:額頂區大腦皮層表面與顱骨內板之間的寬度正常為0~4mm,縱裂前部寬度正常為0~5mm.有研究認為嬰兒及新生兒腦外間隙較寬呈現小→大→小的演變規律.新生兒無腦周間隙及腦溝可見,僅可見到窄小的縱裂.2~12個月的嬰兒腦外間隙(蛛網膜下腔)可明顯增寬,以2~6個月最明顯,至2歲左右絕大多數小兒腦周間隙及腦溝消失,僅有較窄的縱裂.有作者認為腦外間隙明顯增寬的原因系由于腦脊液產生吸收在發育過程中一時性失衡和生后數月顱骨發育比腦組織發育快所致,另外隨著腦白質髓鞘化,從出生到6個月內腦組織含水量急劇下降,腦容積縮小之后;神經細胞又再增殖,腦容積又增大;也可能是造成腦外間隙擴大,其后又逐漸縮小的一個原因,這是生理性的變化.由此可見嬰幼兒額葉或額頂葉蛛網膜下腔(腦外間隙)在一定范圍內增寬診斷腦積水是錯誤的.少數嬰兒在2個月至2歲可出現輕度的神經精神發育障礙如精神運動發育遲滯,一過性抽搐發作,行為問題,情緒障礙,甚至腦癱等,故對病情較重的外部性腦積水積極的治療是必要的.
2015-11-26 00:0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蛛網膜下腔積液是發生在小兒的一種良性自愈性疾病。而硬膜下腔積液可呈扃限性或彌漫性積液,該病主要是外傷后所致的疾病,病灶可緩慢增大,也可逐漸吸收而消失。患兒常見有神經功能損害、顱內壓增高和頭顱局部或整個增大等征象。MRI及CT檢查可直接顯示蛛網膜下腔及硬膜下腔積液,并可確定其位置和范圍。診斷可靠,易于同硬膜下血腫、硬膜下膿腫相鑒別。可用中藥修復損傷腦細胞,含有豐富的神經營養因子,小分子多肽,多種氨基酸,這些有效成分可直接作用于腦細胞,具有促進蛋白質合成抗腦皮質缺氧,改善腦能量代謝,加速腦血液循環,有利于病情恢復.
2015-11-25 23:0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