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澤群 主治醫師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
三級甲等
婦產科
-
懷孕初期體溫變化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孕激素作用、感染風險、飲食因素、代謝情況、環境溫度等。行用藥存在隱患,身體出現不適時,請務必咨詢醫生,科學治療。
2018-11-28 15:06
1.孕激素作用:懷孕后孕激素水平升高,可能使基礎體溫輕微上升,一般不超 0.5℃。
2.感染風險:若體溫過高,可能是感染導致,如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統感染等。
3.飲食因素:飲食過于辛辣刺激,易引起上火,可能影響體溫,還可能導致口渴、尿黃。
4.代謝情況:懷孕初期新陳代謝加快,也可能使體溫略有上升。
5.環境溫度:所處環境溫度過高或過低,會對孕婦體溫產生一定影響。
總之,懷孕初期體溫變化需要孕婦密切關注,如有異常應及時就醫。平時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和飲食習慣,為胎兒創造良好的發育環境。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你好!根據你對病情的描述,考慮是脂溢性皮炎的癥狀.脂溢性皮炎多發生于皮脂腺分布較豐富的部位,常自頭部開始向下蔓延,典型損害暗黃紅丘疹或斑片,邊緣清楚,表面被覆油膩性鱗屑或者痂皮,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癢.好發于鼻唇溝,眉工,口周,頭發,發跡等皮脂腺豐富的部位.中醫認為是血虛,血熱,濕熱引起的,治療以清肺祛風.健脾化濕為主,佐以養血潤燥為輔.患者在洗頭洗臉時,最好不要用肥皂.更不要用熱水燙洗止癢.并應常洗頭,選用去脂力強的洗發劑.飲食護理:1宜食入富含維生素A,B2,B6,E的食物,因為此類維生素對脂肪的分泌有調節和抑制,以及促進皮膚血液循環,改善皮脂腺功能的作用.比如動物肝,南瓜,土豆,卷心菜等.2忌食辛辣刺性的食物3忌食油膩食物.祝你早日康復
2015-11-26 02:00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去醫院看看,那里的醫生會給你最好的治療方法
2015-11-25 23:4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雪亮 醫師
威縣婦幼保健院
二級甲等
婦產科
-
您好!頭皮屑產生的原因很多:分泌過多的皮脂和塵埃等混在一起,干了以后就變成了頭皮屑;皮脂雖少但因角質細胞異常增生,亦會成頭皮屑;用腦過度者和新陳代謝旺盛的人更容易產生頭皮屑;氣候變化,睡眠不足,食刺激性食物,過量煙酒,體內荷爾蒙異常,人體血液循環不暢,精神壓力過大,腸胃消化不良等,都會產生大量的頭皮屑;此外頭皮脫屑還與體內缺乏維生素B有關.1.洗發精沒沖凈.2.使用脫脂力過強的不良洗發精.3.頭皮上的皮脂過多.4.飲食不當,飲酒,及刺激性食物.5.自律神經容易緊張.6.睡眠不足,疲勞.7.胃腸障礙,營養不均衡,缺乏維他命A,B6,B2.8.使用不良美發用品.9.內分泌不正常因素.
2015-11-25 22:5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頭屑過多,是人們生活中常見的,也是最令人心煩的。其實,它是由毛囊發炎所致。中醫認為,與感受風熱有關,應少吃辛辣油膩食物,戒去煙酒,講究頭部的清潔衛生。與此同時,可選用以下方法治療。一、杉木屑加入適量茶葉煎水洗頭。先以每周2—3次,后改為每周一次,連用幾周,頭屑即會減少。二、用溫啤酒先將頭發浸濕,20分鐘后,再用清水或咸性低的香皂洗頭。每天洗兩次,連洗四天,可去掉頭屑。三、中藥苦參、黃柏有較好的清熱、解毒、止癢的作用,也有去脂的功效。用它煎汁洗頭,不僅能去頭屑,也能預防頭癬,不生頭虱。四、用皂角50—100克搗碎,加水500—1000毫升煎。先以溫熱水洗去頭上灰塵、油脂,再以皂角液洗二遍,后以清水沖洗干凈,每周二次,連洗幾周就好了。五、在洗頭水中加入適量食醋,用水浸濕頭發后,再用加有食醋的溫熱水洗,每三、五天一次,效果良好。六、取桑白皮50—100克煎取液2500毫升洗頭,每周1次,有去頭屑和防脫發作用。
2015-11-25 22:0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你好,首先感謝你的提問,下面兩種方法:食鹽法:用食鹽加入硼砂,加入清水后洗頭,對于消除頭皮發癢,減少頭屑有很好效果.陳醋法:用陳醋加入溫水中攪勻.每天堅持洗頭1次,不僅能去屑止癢,對于減少頭發分叉,防治頭發變白也具有一定效果.建議您多洗頭,還要注意個人衛生,時間長了頭屑會少一點,最后祝您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2015-11-25 08:4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