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腦癱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小兒腦癱是怎么得的?曾經治療情況和效果:我妹妹上個月生了一個女兒,剛出世的時候醫院說是黃疸,然后照了藍光,后來她才發現她寶寶特別安靜,睡眠時間又長,一天吐好幾次,和他寶寶說話,他眼睛也不會盯著我看,去醫院檢查說是得了腦癱。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小兒腦癱的發病原因較為復雜,主要包括遺傳因素、出生前因素、出生時因素、出生后因素、其他因素等。 1.遺傳因素:某些遺傳疾病可能增加小兒腦癱的發生風險,如先天性畸形、染色體異常等。 2.出生前因素:孕婦在孕期感染病毒,如風疹病毒、巨細胞病毒等;孕婦患有妊娠期高血壓、糖尿病等疾?。惶涸趯m內缺氧、胎位不正等。 3.出生時因素:早產、難產、新生兒窒息、產傷等是常見原因。 4.出生后因素:新生兒發生嚴重的黃疸、中樞神經系統感染、顱腦外傷等。 5.其他因素:如環境中的有害物質、營養不良等也可能有一定影響。 總之,小兒腦癱的發病通常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對于小兒,如果出現異常表現,應及時就醫檢查,早診斷、早干預,以改善預后。
2025-01-09 06:0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走路呈剪刀步,其關節彎曲,不能像正常孩子行走。剪刀步大多是腦發育不全導致的,是腦癱的癥狀之一,即因分娩時因窒息引起的大腦損傷、缺血缺氧性腦病或先天發育異常、感染等引起,是痙攣性麻痹的一種表現,即肌張力增加,腱反射亢進。。腦癱以運動障礙為主,其中以姿勢及肌張力異常、不自主運動、共濟失調等為特征,常伴有感覺、認知、交流、行為及平衡等障礙,可有癲癇發作?;純哼\動能力及控制能力較低,如動作不靈活、雙手出現舞蹈樣的不隨意動作等,嚴重時不會抓拿東西、不會站立及行走。肌張力,簡單地說就是肌細胞相互牽引產生的力量。肌肉靜止松弛狀態下的緊張度稱為肌張力。肌張力是維持身本各種姿勢以及正常運動的基礎,并表現為多種形式?;純旱目祻褪且粋€長期的、艱苦的過程,除醫療藥物治療外,還應專職給予特殊康復訓練。祝寶寶健康
2015-11-26 04:5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你好,小兒腦性癱瘓簡稱腦癱,是出生前到生后1個月以內各種原因所致的非進行性腦損傷綜合征,主要表現為中樞性運動障礙、肌張力異常、姿勢及反射異常。并可同時伴有癲癇,智力低下,語言障礙,視覺及聽覺障礙等。引起腦性癱瘓的原因很多,但找不到原因者可能達1/3以上。有時一些病例也可能存在多種因素。產前因素最常見,包括遺傳和染色體疾病、先天性感染、腦發育畸形或發育不良、胎兒腦缺血缺氧致腦室周圍白質軟化或基底節受損等。
2015-11-26 01:4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腦癱的病因很多包括胎盤異嘗胎位不正、宮內窘迫、早產、多胎、出生時窒息以及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核黃疸、感染、外傷、腦出血、腦部畸形等.腦癱的治療除癲癇發作時用藥物控制以外其余癥狀多為對癥處理應早期實行智力、心理的教育和訓練小兒出生不久常少哭、少動、哭聲低弱過分安靜或多哭、易激惹、易驚嚇或反復出現肉跳生后喂哺困難如吸吮無力、吞咽困難、口腔閉合不佳動作不協調、不對稱、隨意運動很少經常出現肌張力異嘗姿勢和動作模式異常運動發育遲滯例如3~4個月小兒俯臥位不能豎頭;4個月后仍不能用前臂支撐負重;雙手常握拳不能將手伸入口中吸吮;6~7個月仍不能翻身和獨坐片刻;扶站時以足尖著地或雙腿屈曲不能負重或兩下肢過于挺直、交叉等如果出現以上情況請盡快確診及早治療
2015-11-26 01:1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腦癱是指小兒因多種原因(如感染、出血、外傷等)引起的腦實質損害,出現非進行性、中樞性運動功能障礙而發展為癱瘓的疾病,因此,對于腦癱的治療一直是家長關心的問題首先來說,康復訓練必不可少,自己還要有耐心
2015-11-26 00:2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腦癱? 小兒腦性癱瘓簡稱小兒腦癱,是一組在小兒早期即發病的非進行性癥侯群,表現為非陣發性的中樞性隨意肌功能受累,如肢體痙攣、姿勢控制異常和不隨意運動等,并可同時伴有癲癇、智力低下、語言和視覺障礙等。其發病率在我國尚無精確報道,圍外報道為1.5‰~5‰活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