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多處起包,腋下包疼且久不愈,是毛囊炎嗎?
最近身上總是起一些小包,包括腋下和陰毛下面。陰毛下面的沒幾天就冒頭了,也不疼,但是腋下的包從很小一直能張到直徑一厘米左右的球狀包,像是粉瘤,而且很疼,一直也不好,也不冒尖,開始摸上去有點軟,時間長了,不好就硬了,一直很疼,這是毛囊炎嗎?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身上多處起包,尤其是腋下的包疼痛且長時間不愈,可能是毛囊炎,也可能是皮脂腺囊腫、癤腫、淋巴結腫大、脂肪瘤等。 1.毛囊炎:多由細菌感染引起,毛囊周圍紅腫、疼痛,嚴重時會化膿。治療可外用莫匹羅星軟膏、夫西地酸乳膏等,癥狀嚴重者需口服抗生素,如頭孢呋辛酯片。 2.皮脂腺囊腫:由于皮脂腺排泄管阻塞,皮脂潴留形成。較小的囊腫無明顯癥狀,較大時可伴有疼痛。一般需要手術切除。 3.癤腫:多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局部紅腫熱痛。治療同毛囊炎,若形成膿腫,需切開引流。 4.淋巴結腫大:多由感染、腫瘤等引起。需明確病因,如抗感染治療或針對腫瘤進行相應治療。 5.脂肪瘤:一般無明顯癥狀,質地較軟。若影響生活或出現疼痛,可手術切除。 總之,出現這種情況,建議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如血常規、B 超等,以明確診斷,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同時要注意保持皮膚清潔,避免搔抓和擠壓。
2025-01-08 16:5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毛囊炎系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毛囊引起的炎癥,生于項后發際部位者稱“發際瘡”;生于下頜部者稱“羊須瘡”,“須瘡”,“燕窩瘡”;發于眉間者稱“眉戀瘡”;發于臀部者稱“坐板瘡”中醫認為,毛囊炎系因濕熱內蘊,外受熱毒,郁于肌膚所致;或因素體虛弱,腠理不固,外受熱邪所致.現代醫學認為,病原菌為葡萄球菌,主要發生于免疫力低下或糖尿病患者,多因抓搔,皮膚受損,病原菌乘機入侵毛囊,而引起炎癥.或與職業,或與某些治療因素有關.經常接觸焦油類物質,均為本病的誘發因素.建議你:采用一些清熱解毒,活血涼血,祛風止癢的藥物從體內調理.注意事項:1,日常生活中注意少吃辛辣食物及刺激性食物.2.多喝水,多吃一些水果蔬菜,保持每天通便的習慣.3.避免外界各種刺激(搔抓,熱水燙洗,肥皂擦洗)和易過敏物.祝早日康復.
2015-11-26 12:2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你好!你的情況還需要到皮膚病醫院檢查才能確診。毛囊炎的癥狀:1.毛囊炎初發時一般散發在病發部位,外部像米粒,顏色表現為鮮紅色或深紅色毛囊性丘疹,在這些丘疹中心貫穿毛發,而且患病部位周緣有炎性紅暈,并且很快就會釀成膿包。當膿包破裂后會排出少量膿液和血漿,部分炎癥消退后不留疤痕。2.毛囊炎病發部位不同,表現也就不同,頭部毛囊炎,治愈后會出現米粒至指甲大的斑禿斑,最讓人可恨的是患處再也不生發,這被稱為禿發性毛囊炎;有的毛囊炎深部相互貫通而融合成片,被稱為穿鑿性毛囊炎;還有乳房狀毛囊炎,這是由于部位特殊常增殖呈乳房狀硬結。
2015-11-26 10:4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禿發性毛囊炎是因皮脂溢出加之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導致毛囊部被破壞,而形成永久性脫發的毛囊炎全身療法:在皮損廣泛而有明顯膿頭時,應給廣譜抗生素治療.如有條件可送膿液培養,并作藥敏試驗,這樣對選擇更有效的藥物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2015-11-26 08:0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你好,這種情況是可以先外用百多邦擦拭看看吧,少吃辛辣食物。
2015-11-26 06:5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