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腦血栓治愈后血壓下降且各項指標正常,后續治療需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如生活方式調整、定期復查、預防復發、控制基礎病、監測血壓等。 1. 生活方式調整:保持健康飲食,減少高鹽、高脂、高糖食物攝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適度運動,如散步、慢跑、太極拳等,增強體質。戒煙限酒,避免熬夜,保證充足睡眠。 2. 定期復查:建議每半年或一年進行一次全面的身體檢查,包括血常規、血脂、血糖、肝腎功能、頭顱 CT 或磁共振等,以便及時發現潛在問題。 3. 預防復發:遵醫囑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藥物,如阿司匹林腸溶片、氯吡格雷等;穩定斑塊藥物,如阿托伐他汀鈣片、瑞舒伐他汀鈣片等。 4. 控制基礎病:若有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礎疾病,要積極控制血糖、血脂,使其保持在正常范圍內。 5. 監測血壓:每日定時測量血壓,了解血壓波動情況,如有異常及時就醫調整治療方案。 總之,腦血栓患者即使病情穩定,也不能掉以輕心,要通過綜合管理來維持健康,預防疾病復發。
2025-01-09 03:4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老年性低血壓患者往往有頭暈,眼花,疲倦,頭痛,健忘,心慌氣短,睡眠欠佳等不適感覺.醫學研究表明,隨著年齡的增加血壓略有增高是正常現象.而老年人表現為低血壓反而對健康不利,因為往往會促進缺血性中風的發生,成為間接危險.1,加強營養,葷素兼吃,合理搭配膳食,保證攝入全面充足的營養物質,使體質從纖弱逐漸變得健壯.2,如伴有紅細胞計數過低,血紅蛋白不足的貧血癥,宜適當多吃富含蛋白質,鐵,銅,葉酸,維生素B12,維生素C等"造血原料"的食物,諸如豬肝,蛋黃,瘦肉,牛奶,魚蝦,貝類,大豆,豆腐,紅糖及新鮮蔬菜,水果.3,伴有食少納差者,宜適當食用能刺激食欲的食物和調味品,如姜,蔥,醋,醬,糖,胡椒,辣椒,啤酒,葡萄酒等.4,與高血壓病相反,本病宜選擇適當的高鈉,高膽固醇飲食.氯化鈉(即食鹽)每日需攝足12-15克(但食鹽攝入量亦不可太高).含膽固醇多的腦,肝,蛋,奶油,魚卵,豬骨等食品,適量常吃,有利于提高血膽固醇濃度,增加動脈緊張度,使血壓上升.5.少吃赤小豆,葫蘆,冬瓜,西瓜,芹菜,山楂,苦瓜,綠豆,大蒜,海帶,洋蔥,葵花籽等具降壓效應的食品;
2015-11-26 13:5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你好,根據你的情況,老年性低血壓主要是由于心功能降低所導致的.我建議你可以服用一些益氣的藥物如參脈飲.還可以吃一些補陽的食物如羊肉,雞肉頓人參等.
2015-11-26 08:0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老年人引發低血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老年人各器官功能均衰退,神經調節功能低下;動脈硬化使動脈彈性減小;體質虛弱;在悶熱或室內缺氧的環境中站立過久,以及長期臥床,體位突然改變等.此外,糖尿病和中樞神經系統疾病也會誘發低血壓;膀胱內壓力驟減,如夜間排尿后,則可反射性地使血液流回腹腔而引起短暫性低血壓.低血壓主要分為5類:1.原發性低血壓,又稱體質性低血壓,多見于情緒不穩,體質瘦弱的老人,女性多見;2.繼發性低血壓,如失血,休克,心肌梗死等,由于血量減少,外周血管阻力降低的結果;3.體位性低血壓(即直立性低血壓),長期站立或從平臥位變為直立位時發生的低血壓,常見于植物神經失調,以及使用某些藥物(如降壓藥,冬眠靈等)引起;4.內分泌功能紊亂所致的低血壓,常由于低鈉,血容量減少,心搏減少等引起;5.慢性消耗性疾病及營養不良所致的低血壓,如結核病,慢性肝病,慢性腎病,重癥糖尿病等.低血壓患者日常生活預防常識1.晚上睡覺將頭部墊高,可減輕低血壓癥狀2.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平時養成運動的習慣,均衡的飲食,培養開朗的個性,保證足夠的睡眠,規律正常的生活.3.早上起床時,應緩慢地改變體位,防止血壓突然下降,起立時不能突然,要轉身緩緩而起,肢體屈伸動作不要過猛過快,例如提起,舉起重物或排便后起立動作都要慢些.洗澡水溫度不宜過熱,過冷,因為熱可使血管擴張而降低血壓,冷會刺激血管而增高血壓.常淋浴以加速血液循環,或以冷水,溫水交替洗足.對有下肢血管曲張的老人尤宜穿用有彈性的襪子,緊身褲或繃帶,以加強靜脈回流.體格瘦小者應每天多喝水以便增加血容量.4.不要在悶熱或缺氧的環境中站立過久,以減少發病.低血壓患者輕者如無任何癥狀,無需藥物治療.重者伴有明顯癥狀,必須給予積極治療,改善癥狀,提高生活質量,防止嚴重危害發生.低血壓的飲食治療1,加強營養,葷素兼吃,合理搭配膳食,保證攝入全面充足的營養物質,使體質從纖弱逐漸變得健壯.多食補氣血,溫補脾腎的食物,如蓮子,桂圓,大棗,桑椹等果品,具有養心益血,健脾補腦之力,可常食用.人參燉瘦肉,當歸煲羊肉,田七燉雞等對低血壓患者均十分有益.多喝湯,多飲水,增加鹽份攝入.2,如伴有紅細胞計數過低,血紅蛋白不足的貧血癥,宜適當多吃富含蛋白質,鐵,銅,葉酸,維生素B12,維生素C等"造血原料"的食物,諸如豬肝,蛋黃,瘦肉,牛奶,魚蝦,貝類,大豆,豆腐,紅糖及新鮮蔬菜,水果.糾正貧血,有利于增加心排血量,改善大腦的供血量,提高血壓和消除血壓偏低引起的不良癥狀.3,伴有食少納差者,宜適當食用能刺激食欲的食物和調味品,如姜,蔥,醋,醬,糖,胡椒,辣椒,啤酒,葡萄酒等.4,與高血壓病相反,本病宜選擇適當的高鈉,高膽固醇飲食.氯化鈉(即食鹽)每日需攝足12-15克(但食鹽攝入量亦不可太高).含膽固醇多的腦,肝,蛋,奶油,魚卵,豬骨等食品,適量常吃,有利于提高血膽固醇濃度,增加動脈緊張度,使血壓上升.5.少吃赤小豆,葫蘆,冬瓜,西瓜,芹菜,山楂,苦瓜,綠豆,大蒜,海帶,洋蔥,葵花籽等具降壓效應的食品.
2015-11-26 07:5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你好,低血壓患者輕者如無任何癥狀,無需藥物治療藥物治療可以服用α受體激動劑,具有血管張力調節功能,可增加外周動,靜脈阻力,防止下肢大量血液郁滯,并能收縮動脈血管,達到提高血壓,加大腦,心臟等重要臟器的血液供應,改善低血壓的癥狀,如頭暈,乏力,易疲勞等癥狀.其他藥物還有:麻黃素,雙氫麥角氨平時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改善體質,增加營養,多喝水,多吃湯,每日食鹽略多于常人.重者伴有明顯癥狀,必須給予積極治療,改善癥狀,提高生活質量,防止嚴重危害發生.
2015-11-26 07:2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