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眼瞼下反復腫被診斷為血管性水腫,其成因有哪些?
,此段時間右眼瞼下老腫,剛開始,咽喉左邊疼,右眼有點庠,揉右眼內眼角,右眼內眼角邊腫,后又跑到右眼瞼下邊腫,鼓起一個皰,發青,2-3天消腫,掛省人民醫院皮膚科說血管性水腫,血管性水腫是什么原因引起?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血管性水腫的發病原因較為復雜,常見的有遺傳因素、過敏反應、感染因素、物理刺激、內分泌紊亂等。 1.遺傳因素:部分人由于遺傳,存在先天性補體缺陷,導致血管性水腫易發生。 2.過敏反應:如食物過敏(海鮮、牛奶、蛋類等)、藥物過敏(青霉素、磺胺類藥物等)、吸入物過敏(花粉、塵螨等),都可能引發血管性水腫。 3.感染因素:細菌、病毒、寄生蟲等病原體感染,可誘發機體的免疫反應,出現血管性水腫。 4.物理刺激:包括寒冷、日光照射、摩擦、壓力等,可能導致局部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水腫。 5.內分泌紊亂:如甲狀腺功能減退、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等內分泌疾病,可能影響機體的代謝和免疫功能,引發血管性水腫。 6.其他因素:精神緊張、勞累、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也可能是誘因。 總之,血管性水腫的病因多樣,當出現相關癥狀時,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2025-01-08 17:0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健脾化濕、利水消腫;臨床表現為全身凹陷性水腫,腰以下為甚,身重倦怠,小便量少,納呆,胸悶,苔膩、脈濡。常用方劑為五苓散合五皮飲加減,常用藥物有茯苓、豬苓、澤瀉、白術、桂枝、桑白皮、大腹皮、生姜皮、陳皮、茯苓皮等。上半身腫甚而喘者加麻黃、杏仁、葶藶子;下半身腫甚加防己、川椒、厚樸等;如濕熱壅盛,煩熱口渴,小便短赤,大便秘結,苔黃膩,加大黃、木通、小薊等。
2015-11-26 18:3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血管性水腫又稱巨大蕁麻疹,是一種發生于皮下疏松組織或黏膜的局限性水腫,可分為獲得性和遺傳性兩種類型。血管性水腫與蕁麻疹一樣,是龜頭對食物、藥物或昆蟲叮咬所引起的急性過敏反應。
2015-11-26 15:5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浮腫先見于面部,后遍及全身,小便不利。中醫稱此種水腫為風水,多見于急性腎炎或慢性腎炎急性發作。常用方劑有越婢加術湯和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常用藥物有麻黃、生石膏、生姜、白術、防風、桑白皮、雙花、連翹、薄荷、前胡、赤小豆、車前子、澤瀉、白茅根、益母草等。
2015-11-26 03:1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