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血虛是中醫的一種病癥,指血液虧虛,臟腑、經絡、形體失養。其癥狀表現多樣,包括面色蒼白、頭暈眼花、心悸失眠、手足發麻、月經失調等。 1.面色蒼白:血虛不能上榮于面,導致面色無華,呈現蒼白或萎黃。 2.頭暈眼花:血不養腦,頭目失養,就會出現頭暈、視物模糊。 3.心悸失眠:心血不足,心神失養,引起心悸、心慌,難以入睡或多夢易醒。 4.手足發麻:血虛不能濡養四肢,出現手足麻木、感覺遲鈍。 5.月經失調:女子以血為本,血虛可致月經量少、色淡,甚至閉經。 6.唇甲色淡:血不足不能滋養唇甲,使其顏色變淡。 總之,血虛會給身體帶來諸多不適,若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通過中藥調理、飲食調養等改善血虛狀況。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歸脾丸、八珍丸、當歸補血口服液等藥物。同時注意休息,避免勞累。
2025-01-08 22:2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因血液虧虛,臟腑經絡與組織器官失養,而出現的一系列癥狀。引起血虛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失血過多,體內寄生蟲,多色多慮,思慮過度等,脾胃虛弱,生化無源。瘀血阻絡,新血不生。主要臨床表現有面色蒼白或萎黃,唇舌色帶,爪甲淡白,頭暈目眩,心悸失眠,手足發麻,婦女月經量少色淡等。
2015-11-26 20:0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您好,中醫所說的“血虛”是指患者所出現的頭暈眼花,心悸失眠,手足發麻,面色蒼白或痿黃,婦女月經量少,閉經等一系列癥候群的概括.它並不等於西醫的某一種病.同時,在內,外,婦,兒各科病癥中都可以見到血虛的癥候.因為中醫所指的血,不僅代表西醫的血液,而已還包括了高級神經系統的許多功能活動.故中醫所診斷的“血虛”癥,絕對不等於西醫的貧血癥.
2015-11-26 11:5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健康指導:您好,血虛指血液虧虛,臟腑、經絡,形體失養,以面色淡白或萎黃,唇舌爪甲色淡,頭昏眼花,心悸多夢,手足發麻,婦女月經量少,色淡,脈細等為常見癥狀。常見病因多因飲食不調,勞倦過渡,情志不遂,失血過多,久病不愈或素體虛弱所致。
2015-11-26 08:5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中醫理論例的“血虛”指血液虧虛,臟腑、經絡、形體失養,以面色淡白或萎黃,唇舌爪甲色淡,頭暈眼花,心悸多夢,手足發麻,婦女月經量少、色淡、后期或經閉,脈細等為常見證候。多因飲食不調,勞倦過度,情志不遂,失血過多,久病不愈或素體虛弱所致。1.心悸病中見血虛證證候:心悸,頭暈,失眠多夢,面白無華,倦怠乏力,舌質淡紅,脈細弱。治則:補血養心、益氣安神。主方:歸脾湯。方藥:白術、當歸、白茯苓、黃芪炒、遠志、龍眼肉、酸棗仁炒、黨參、木香、甘草炙、生姜、大棗。2.虛勞病中見血虛證臨床表現每以心、肝血虛癥狀為主。(1)心血虛證候: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多夢、面色不華,舌淡、脈細或結代。治則:養血安神。主方:養心湯。方藥:當歸、生地黃、熟地黃、黨參、麥門冬、五味子、炙甘草、柏子仁、茯神、燈芯草、蓮子。(2)肝血虛證候:頭暈、目眩、耳鳴、脅痛、驚惕不安、月經不調、經閉,甚則肌膚甲錯、面色蒼白、舌質淡、脈弦細。治則:補血養肝。主方:四物湯加味。方藥:當歸、熟地黃、白芍、川芎。3.眩暈病中見血虛證證候:頭暈目眩,動則加劇,遇勞則發,面白無華,唇甲蒼白,常兼見神疲乏力,少氣懶言,心悸失眠等。治則:補血養心、益氣安神。主方:歸脾湯。方藥:白術、當歸、白茯苓、黃芪炒、遠志、龍眼肉、酸棗仁炒、黨參、木香、甘草炙、生姜、大棗。4.頭痛病中見血虛證證候:頭痛頭暈,隱隱作痛,遇勞加重,面色少華,心悸不寧,神疲乏力,食欲不振。治則:補養氣血。主方:八珍湯。方藥:曬人參、白茯苓、白術、炙甘草、熟地黃、當歸、白芍、川芎。5.便秘病中出現血虛證證候:大便干結,排出困難,乏力,面色無華,頭暈目眩,心悸,口唇色淡,脈細。治則:養血潤腸通便。主方:潤腸丸。方藥:當歸、生地黃、桃仁、火麻仁、枳殼。6.出血性疾病中見血虛證證候:鼻衄,或兼齒衄、肌衄,神疲乏力,面色蒼白,頭暈眼花,耳鳴,心悸,脈細無力等。治則:補氣攝血。主方:人參歸脾湯。方藥:黃芪炒、白術、當歸、白茯苓、遠志、龍眼肉、酸棗仁炒、曬人參、木香、甘草炙、生姜、大棗。7.發熱病中見血虛證證候:發熱,夜重晝輕,心悸乏力,面色不華,舌淡脈細數。治則:清熱養血。主方:當歸補血湯。方藥:當歸、黃芪。
2015-11-26 04:4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