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血紅蛋白量等指標異常如何分析
平均血紅蛋白量26.8平均血紅蛋白濃度292血紅蛋白106.0紅細胞體積0.36想得到怎樣的幫助:分析一下結果(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平均血紅蛋白量 26.8、平均血紅蛋白濃度 292、血紅蛋白 106.0、紅細胞體積 0.36 這些指標異常,可能是貧血、營養不良、造血功能異常等原因引起的,也可能與某些疾病相關。 1. 貧血:常見的有缺鐵性貧血,由于鐵攝入不足或鐵吸收障礙等導致。可通過補充鐵劑如硫酸亞鐵、富馬酸亞鐵等治療。 2. 營養不良:飲食不均衡,缺乏蛋白質、維生素 B12 或葉酸等,影響血紅蛋白合成。需要調整飲食,多吃富含這些營養素的食物。 3. 造血功能異常:比如骨髓造血功能減退,可能與骨髓疾病有關。需要進一步檢查明確。 4. 慢性疾病:如慢性失血,像消化道出血、月經過多等。治療需針對病因,控制出血。 5. 藥物影響:某些藥物可能影響造血功能,導致指標異常。需根據具體藥物調整治療方案。 總之,這些指標異常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進一步檢查明確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同時,要注意保持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促進身體恢復。
2024-12-11 23:4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病情分析:血液流變指標檢測全血比粘度(低切)正常情況:低于男:7.5~10.0女:5.8~8.1增加:常見于高血壓病、腦血管意外、冠心病和心肌梗塞等。減少:常見于貧血疾病。全血比粘度(高切)正常情況:1.64~1.78增加:常見于高血壓、冠心病、心肌梗塞、腦血栓等。紅細胞電泳時間(S)正常情況:15~17.4s增加:提示紅細胞及血小板聚集性增強、血液粘度增高,易形成血栓性疾病,如閉塞性脈管炎、心肌梗塞、心絞痛、缺血性中風、高血壓等。減少:提示紅細胞、血小板帶電荷強,血液粘度下降。見于血小板無力癥、巨球蛋白血癥、腫瘤、壞血病及服用阿司匹林、保泰松、右旋糖酐等。血小板電泳時間(S)正常情況:19~22.6s增加:提示紅細胞及血小板聚集性增強、血液粘度增高,易形成血栓性疾病,如閉塞性脈管炎、心肌梗塞、心絞痛、缺血性中風、高血壓等。
2015-11-27 02:0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血液流變指標檢測全血比粘度(低切)正常情況:低于男:7.5~10.0女:5.8~8.1增加:常見于高血壓病、腦血管意外、冠心病和心肌梗塞等減少:常見于貧血疾病全血比粘度(高切)正常情況:1.64~1.78增加:常見于高血壓、冠心病、心肌梗塞、腦血栓等紅細胞電泳時間(S)正常情況:15~17.4s增加:提示紅細胞及血小板聚集性增強、血液粘度增高易形成血栓性疾病如閉塞性脈管炎、心肌梗塞、心絞痛、缺血性中風、高血壓等減少:提示紅細胞、血小板帶電荷強血液粘度下降見于血小板無力癥、巨球蛋白血癥、腫瘤、壞血病及服用阿司匹林、保泰松、右旋糖酐等血小板電泳時間(S)正常情況:19~22.6s增加:提示紅細胞及血小板聚集性增強、血液粘度增高易形成血栓性疾病如閉塞性脈管炎、心肌梗塞、心絞痛、缺血性中風、高血壓等
2015-11-26 14:4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紅細胞異常? 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是一種遺傳性疾病,該病患者的紅細胞是球形的而非正常時的碟形。紅細胞異常被破壞,如細胞膜異常,酶的缺陷使紅細胞不能維持其變形性,這樣很難通過狹窄的血管,這些異常多為遺傳性的。一般無需治療,貧血嚴重時可以切脾,切脾不能糾正紅細胞形狀,但可以減少其破壞,糾正貧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