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眼球視網膜母細胞瘤并累及視神經等,病情如何?
CT結果顯示,左眼球視網膜母細胞瘤并累及左側視神經;雙側篩竇及右側上合頁竇炎。請問這個屬于輕度,中度,還是重度?輕度,中度,重度的治愈率分別是多少呢?以后右眼再發病的幾率有多高呢?還請推薦治療視網膜母細胞瘤比較好的方法啊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視網膜母細胞瘤是一種兒童常見的眼內惡性腫瘤,病情嚴重程度需綜合多方面評估。包括腫瘤大小、位置、是否轉移等。累及視神經增加了治療難度。目前治療方法多樣,效果因個體差異而異。 1. 病情評估:腫瘤大小、位置及累及范圍是判斷病情的重要因素。較大的腫瘤、靠近黃斑區或累及視神經的,病情相對較重。 2. 治療方法:手術治療(如眼球摘除術、眼內容物剜除術)、放療(外照射放療、近距離放療)、化療(卡鉑、依托泊苷、長春新堿等)。 3. 復發風險:即使治療后,仍存在一定的復發風險,尤其對于晚期病例。 4. 右眼發?。河已郯l病幾率受遺傳因素影響,若存在遺傳突變,發病幾率相對較高。 5. 定期復查:治療后需定期進行眼部檢查、影像學檢查等,以便早期發現問題。 視網膜母細胞瘤是嚴重的疾病,但早期診斷和治療可提高生存率和保留眼球的機會?;颊呒凹覍賾e極配合醫生治療,定期復查。
2024-12-12 06:1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視網膜母細胞瘤在嬰幼兒眼病中,是性質最嚴重、危害性最大的一種惡性腫瘤,發生于視網膜核層,具有家族遺傳傾向,多發生于5歲以下,可單眼、雙眼先后或同時罹患,本病易發生顱內及遠處轉移,常危及患兒生命,因此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及早期治療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關鍵根據腫瘤的表現和發展過程一般可分四期。1.眼內生長期:開始在眼內生長時外眼正常,因患兒年齡小,不能自述有無視力障礙,因此本病早期一般不易被家長發現。當腫瘤增殖突入到玻璃體或接近晶體時,瞳孔區將出現黃光反射,故稱黑蒙性貓眼,此時常因視力障礙而瞳孔散大、白瞳癥或斜視而家長發現。2.青光眼期:由于腫瘤逐漸生長體積增大,眼內容物增加,使眼壓升高,引起繼發性青光眼,出現眼痛、頭痛、惡心、嘔吐、眼紅等。兒童眼球壁彈性較大,長期的高眼壓可使球壁擴張,眼球膨大,形成特殊的所謂“牛眼”外觀,大角膜,角鞏膜葡萄腫等,所以應與先天性青光眼等鑒別。3.眼外期:(1)最早發生的是瘤細胞沿視神經向顱內蔓延,由于瘤組織的侵蝕使視神經變粗,如破壞了視神經孔骨質則視神經孔擴大,但在X線片上即使視神經孔大小正常,也不能除外球后及顱內轉移的可能性。(2)腫瘤穿破鞏膜進入眶內,導致眼球突出;也可向前引起角膜葡萄腫或穿破角膜在球外生長,甚至可突出于瞼裂之外,生長成巨大腫瘤。4.全身轉移期:轉移可發生于任何一期,例如發生于視神經乳頭附近之腫瘤,即使很小,在青光眼期之前就可能有視神經轉移,但一般講其轉移以本期為最明顯。治療方法:1.手術療法:仍是目前較好的治療方法。2.放射療法。3.冷凍療法。4.光凝療法。5.化學療法。6.光動力療法。7.免疫療法。
2015-11-27 05:1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視網膜母細胞瘤在嬰幼兒眼病中,是性質最嚴重、危害性最大的一種惡性腫瘤,發生于視網膜核層,具有家族遺傳傾向,多發生于5歲以下,可單眼、雙眼先后或同時罹患,本病易發生顱內及遠處轉移,常危及患兒生命,因此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及早期治療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關鍵根據腫瘤的表現和發展過程一般可分四期。1.眼內生長期:開始在眼內生長時外眼正常,因患兒年齡小,不能自述有無視力障礙,因此本病早期一般不易被家長發現。當腫瘤增殖突入到玻璃體或接近晶體時,瞳孔區將出現黃光反射,故稱黑蒙性貓眼,此時常因視力障礙而瞳孔散大、白瞳癥或斜視而家長發現。2.青光眼期:由于腫瘤逐漸生長體積增大,眼內容物增加,使眼壓升高,引起繼發性青光眼,出現眼痛、頭痛、惡心、嘔吐、眼紅等。兒童眼球壁彈性較大,長期的高眼壓可使球壁擴張,眼球膨大,形成特殊的所謂“牛眼”外觀,大角膜,角鞏膜葡萄腫等,所以應與先天性青光眼等鑒別。
2015-11-27 00:5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眼外期:(1)最早發生的是瘤細胞沿視神經向顱內蔓延,由于瘤組織的侵蝕使視神經變粗,如破壞了視神經孔骨質則視神經孔擴大,但在X線片上即使視神經孔大小正常,也不能除外球后及顱內轉移的可能性。(2)腫瘤穿破鞏膜進入眶內,導致眼球突出;也可向前引起角膜葡萄腫或穿破角膜在球外生長,甚至可突出于瞼裂之外,生長成巨大腫瘤。4.全身轉移期:轉移可發生于任何一期,例如發生于視神經乳頭附近之腫瘤,即使很小,在青光眼期之前就可能有視神經轉移,但一般講其轉移以本期為最明顯。治療方法:1.手術療法:仍是目前較好的治療方法。2.放射療法。3.冷凍療法。4.光凝療法。5.化學療法。6.光動力療法。7.免疫療法。
2015-11-26 13:5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視網膜母細胞瘤? 視網膜母細胞瘤(retinoblastoma,RB),是一種發生在眼球后部感光區,即視網膜的惡性腫瘤。發病率在眼部腫瘤中高居首位?;颊咭詪胗變簽槎?,1~7歲兒童占85%,偶見于成人。性別差別不大。雙眼患者占25%~30%。此瘤為多中心起源,多從眼的后極部開始,沿視神經入腦是向眼外蔓延的最常見途徑,晚期常因顱內蔓延或全身血道轉移死亡。國外文獻報道治愈率高達90%以上,國內可能因早期發現有困難,治愈率不及國外。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