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剛果紅皮膚淀粉樣變是一種較復雜的皮膚病,發病機制尚不明確。可能與遺傳、免疫、環境、代謝和感染等因素有關。治療方法包括外用藥物、系統用藥、物理治療等。 1.遺傳:部分患者存在家族遺傳傾向,基因異常可能導致發病。 2.免疫:自身免疫失調,免疫系統錯誤攻擊自身組織。 3.環境:長期接觸某些化學物質、過敏原等。 4.代謝:如脂質代謝紊亂,影響皮膚正常功能。 5.感染:病毒、細菌等感染可能引發或加重病情。 6.其他:精神壓力、不良生活習慣也可能有一定影響。 總之,剛果紅皮膚淀粉樣變的治療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患者應保持良好的心態,注意皮膚護理,避免搔抓和刺激,遵醫囑積極治療。
2024-12-11 19:1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根據你的描述,估計為淀粉樣變,是指淀粉樣物質沉積于組織或器官導致的疾病,實際與淀粉無關.一般認為本病屬于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或與代謝障礙有關.目前沒什么特效藥,主要是對癥處理,建議外擦復方氟米松軟膏.日常生活盡量避免外界刺激物和局部刺激,不抓,不用力揩擦,不用熱水肥皂燙洗.不飲酒,不喝濃茶,咖啡.不吃酸,辣菜肴或其他刺激性食物.發作期,忌食黃魚,海蝦,海鮮等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
2015-11-27 08:0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典型皮損為發生于腔前,呈正常膚色到黃褐色的丘疹,大小約I~3mm,表面常有少許鱗屑,頂端往往過度角化和粗糙;丘疹密集成片,但常不融合,自覺劇癢.有時丘疹沿皮紋呈念珠狀排列,頗具特征性.也可融合成斑塊,表面呈疣狀,與肥厚性扁平苔蘚或慢性單純苔蘚相似,但仍可辯認出斑塊表面的丘疹,斑塊的邊緣亦可見到褐色丘疹.日久皮損可逐漸擴展至小腿屈側,大腿,踝部和足背,偶亦波及前臂伸側,腹部或胸壁.斑狀淀粉樣變較苔蘚樣淀粉樣變少見,其特點是由點狀色素斑點聚集成波紋狀或網狀褐色色素斑,對稱分布于背部肩胛區,小腿,臂部,乳房和臀部,中等度瘙癢,容易誤診為炎癥后色素沉著.有時苔蘚樣和斑狀兩種皮損可同時存在,而且可互相轉變,稱雙相型或混合型皮膚淀粉樣變(biphasicamyloidosisiormixedamyloidosis).本病經過慢性,往往遷延多年,可自行消退,但仍可復發.根據典型皮損,皮膚組織病理檢查,結合結晶紫,硫代黃素T或剛果紅特殊染色,一般不難診斷;必要時進行電鏡檢查具有特殊結構的淀粉樣物質原纖維,可以確診.本病臨床上應與神經性皮炎,結節性癢疹,肥厚性扁平苔蘚,炎癥后色素沉著等鑒別.組織病理上應與膠樣粟丘疹,皮膚粘膜透明變性,卟啉病鑒別.
2015-11-27 02:4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考慮是皮膚淀粉樣變與脂質代謝等有關首先要注意飲食藥物環境氣候變化及接觸等影響其次是避免搔抓藥物治療效果不好但對身體沒有危害只能緩解癥狀可外搽海普林和派瑞松口服抗組胺藥物皿治林及維生素c
2015-11-27 01:3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你好,皮膚淀粉樣變目前尚無特效療法,可口服抗組胺劑局部可用高效皮質類固醇軟膏封包小片皮損可用去炎松,潑尼龍等皮損內注射0.1%維A酸霜外用,或水楊酸,焦油類等角質松解劑及角質促成劑酊成的配劑或軟膏外用亦可應用液氮冷凍治療
2015-11-26 21:0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