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癲癇多年治療效果不佳,如何處理?
BR>周歲1、患兒出生后五個月癲癇發作,癥狀:凌晨三點多在睡眠中左腿有節奏地抽動,共持續有三分鐘左右,其它無任何癥狀2、之后兩個月內曾發作兩次,都是在凌晨三點左右在睡眠中,單側臉、同側手、腿抽動,無意識,有時抽搐時間5~10分鐘以上出現持續狀態,到醫院靜脈推注安定注射液緩解。患兒測智力為104(韋氏)。3、患兒七個月時到北京做24小時腦電監測癲癇波檢查時,下午三點戴上監測器,次日凌晨四點癲癇發作,一開始為單側臉、手、腿腳抽動,后兩側臉、手、腿腳抽動,持續90分鐘,此次檢查結果是十八個小時的腦電波,有癲癇波,服用魯米那治療,未見效,仍然發作頻繁,癥狀如上,單側發作,左右不定,患兒測智力為104(韋氏)。4、在北京三0七醫院做過腦核磁共振,未發現腦內有病灶。5、患兒十一個月時在北京兒童醫院住院治療,更換卡馬西平治療,最后加至250毫克(兩個月),在此期間患兒發作極度頻繁,其癥狀千奇百怪,無任何時間規律,又到北兒復查,加妥泰至100毫克,仍未見任何改善,又到北兒復查,在加硝基安定一片,立刻發作減少,發作形式又回到單側臉、手、腿腳形式,時間為一年。6、患兒兩歲到北醫大就醫,將卡馬西平換成丙戊酸鈉,(妥泰仍為100毫克)其發作立刻停止,最長發作間隔半年,此時患兒狀態極好,每次發作時間很短,約幾秒至兩分左右(只有感冒發燒時發作),到患兒三歲時發作頻率有所增加,平均一個半月發作一次,后到北醫調藥,將硝基安定換成氯硝安定一片,發作有所減少,后隨患兒體重增加,丙戊酸鈉漸增量至1050毫克/日,現體重為34公斤,氯硝安定增至一片半/日,患兒發作時間間隔長。7、近一年來在體重未增加的情況下,患兒出現如下癥狀,首先流口水不止,接著出現行動嚴重遲緩無力,走路抬不起頭來,說話極度不清晰,手無力拿東西,有時坐著就要摔倒,發作相對增多,沒有發燒也可發病,臉手腿腳發作無意識,此時藥量同上,但有時很奇怪,在藥量體重未發生任何變化的情況下,患兒會突然不流口水,也變得有勁了,說話也清晰了,但過不久又出現不好的癥狀同上。8、患兒現智力測試為42(韋氏),家族史不詳(抱養),生產過程不詳,9、此次咨詢的目地是:患兒現在是否需換藥,有沒有更好的辦法治療?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小兒癲癇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病因復雜。對于長期治療效果不佳的患兒,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如病因、藥物療效、不良反應、腦電圖變化及患兒個體情況等。 1. 病因:可能包括遺傳、腦部結構異常、感染、代謝紊亂等。明確病因對于治療方案的調整至關重要。 2. 藥物療效:目前所用藥物如丙戊酸鈉、氯硝安定等可能未達到理想控制效果,需評估是否存在藥物抵抗。 3. 不良反應:長期用藥可能產生不良反應,如行動遲緩、無力等,影響患兒生活質量。 4. 腦電圖變化:定期復查腦電圖,觀察癲癇波的變化,為治療調整提供依據。 5. 個體情況:患兒的生長發育、體重變化等會影響藥物代謝,需相應調整藥量。 6. 心理因素:長期患病可能導致患兒心理問題,影響治療依從性。 總之,對于該患兒,建議及時復診,重新評估病情,必要時調整治療方案,可考慮聯合用藥或更換藥物,同時關注患兒的心理狀態。治療過程中需嚴格遵循醫囑,定期復查。
2024-12-11 17:5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注意是否是缺鈣和發燒導致的.看看醫生再說啊
2015-11-27 06:0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苯巴比妥,卡馬西平,失神小發作時可以服用乙琥胺,需定期到醫院復查。要合理安排患兒的生活、學習,保證充分的休息,飲食不過量,飲水勿過多,避免睡眠不足及情緒波動。 飲食上要定時定量,不要暴飲暴食;忌辛辣、咖啡及海鮮發物。
2015-11-27 05:5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小兒癲癇癥狀癲癇(epilepsy)是由于多種原因引起的一種腦部慢性疾患,其特征是腦內神經元群反復發作性過度放電引起突發性、暫時性腦功能失常,臨床出現意識、運動、感覺、精神或植物神經功能障礙。癲癇發作(seizure)的表現與放電的部位、范圍及強度有關,因而表現十分復雜。每次發作均起病突然,持續短暫,恢復較快,但有時可呈持續狀態。癲癇的患病率約為3~6‰,大多癲癇患者(約60%)起病于兒童時期。近年來由于小兒癲癇基礎與臨床研究的不斷深人及有關知識的普及,使大多患兒得到了正規治療,約80%的患兒可獲完全控制,其中大部分能正常生活和學習。常見小兒癲癇和癲癇綜合征1.伴中央—顳區棘波的小兒良性癲癇;2.具有枕區放電的小兒癲癇;3.小兒慢性進行性持續部分性癲癇;4.顳葉癲癇;5.小兒失神癲癇;6.少年肌陣攣癲癇;7.覺醒時全身強直—陣攣性癲癇;8.嬰兒痙攣;9.Lennox-Gastaut綜合征;10.獲得性失語性癲癇。癲癇持續狀態癲癇持續狀態(statusepilepticus)指一次癲癇發作持續30分鐘以上;或反復多次發作30分以上,發作間期意識不恢復者。驚厥性癲痼持續狀態最常見,占小兒全部癲癇持續狀態的75%以上,主要表現為持續性陣攣,易發生腦損傷。非驚厥性癲癇持續狀態多見于Lennox-Gastaut綜合征,表現為不典型失神發作,長時間意識混亂,可伴肌陣攣或失張力發作。有時復雜部分性癲癇也可呈持續狀態,表現為精神錯亂、自動癥或行為異常等。癲癇患兒出現持續狀態常可找到誘因,如突然停藥、更換藥物不當、感染、高熱等。原無癲癇病史的患兒發生癲癇持續狀態多與急性腦損傷有關,如顱內感染、中毒、外傷、急性腦病、腦血管意外等。高熱驚厥也可出現持續狀態。癲癇持續狀態是小兒急癥,需及時處理。
2015-11-26 20:3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到目前為止,癲癇有30余個類型,不同類型的癲癇治療和預后不同,沒有一種藥物能治療所有類型癲癇。得了癲癇之后,首先必須到正規醫院去看癲癇專科醫生,醫生需要詳細詢問病史并且做必要的檢查,如腦電圖、頭顱CT、核磁共振等,確診以后才能給予正確有效的治療。目前最常選用的藥物包括傳統抗癲癇藥中的卡馬西平、丙戊酸鈉等,新型抗癲癇藥如拉莫三嗪、托吡酯、奧卡西平等,這些抗癲癇藥物比苯妥英鈉、苯巴比妥等老藥安全性好,副作用小,是癲癇患者較理想的選擇。癲癇的治療主張單藥治療,從小劑量開始,如單藥無效,可考慮加用或換用另一種抗癲癇藥。如確實認為一種藥物對該病人無效或副作用過大,需更換另一種藥物時,須逐漸替換。
2015-11-26 17:5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