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流虛汗、全身乏力、懶動、說話沒底氣是氣虛嗎?用啥藥?
我平時動不動都流虛汗而且全身乏力,懶動,說話沒底氣感覺自己很虛弱,請問一下這是不是氣虛的表現啊,該用什么藥呢?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經常流虛汗、全身乏力、懶動、說話沒底氣可能是氣虛的表現。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較多,如久病傷氣、勞累過度、飲食不節、先天不足、年老體弱等。治療時可通過飲食調理、運動鍛煉、藥物治療等方法改善。 1.久病傷氣:長期患病會損耗人體正氣,導致氣虛。此時應積極治療原發病,并注意調養。 2.勞累過度:過度勞累使身體機能下降,耗氣傷津。需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時間。 3.飲食不節:暴飲暴食或飲食不均衡,脾胃受損,影響氣的生成。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4.先天不足:有些人天生體質較弱,氣的生成不足。可通過后天調養改善。 5.年老體弱:隨著年齡增長,臟腑功能衰退,氣也會逐漸虧虛。 出現上述癥狀,建議先到正規醫院就診,明確診斷。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補中益氣丸、玉屏風散、歸脾丸等藥物。但用藥需遵醫囑,不可自行用藥。
2024-12-11 22:5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人體虛弱分陰虛,陽虛,氣虛和血虛.陰虛常伴隨血虛,陽虛多伴隨氣虛.這些虛癥有時單獨存在,有時則是同時存在,如陰陽兩虛或氣血兩虛等.陰虛和血虛需用養陰補血的方藥治療,陽虛和氣虛則需用補氣補陽的方法治療,補氣的方法和藥物很多,用什么樣的方藥還應該根據中醫的辨證進行選擇.中醫認為,氣是人體一切生命活動的動力,人體各種機能活動,無不是氣的作用結果.氣的生成與分布主要與肺,脾,腎三臟有關,而脾與肺的關系尤為重要,故補氣主要是補脾和肺二臟.氣虛一般常見于虛弱癥,肺氣腫(虛)內臟下垂,植物神經經功能紊亂等臨床表現.根據中醫的辨證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中氣不足:包括慢性腸炎,慢性痢疾,胃腸功能紊亂,脫肛,子宮脫垂,內臟下垂等,可選用補中益氣湯加減治療. 肺氣虛:包括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結核等癥.治療時可選用補肺湯加減. 腎不納氣:包括肺氣腫及久病體虛引起的諸證,如喘息性支氣管炎,慢性腎炎引起的浮腫,虛胖,某些慢性病引起的形體消瘦,懶言無力,肢冷多汗等,可用金匱腎氣湯加減. 衛氣不固:表現為自汗,怕風,易感冒等癥,可用玉屏風散加減治療,對于其它一些臟腑所表現的氣虛證,應根據辨證選用適當的補氣方藥進行治療.祝你早日康復身體健康
2015-11-27 10:1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氣虛:氣虛之體的主要表現為;少氣懶言,全身疲倦乏力,聲音低沉,動則氣短,易出汗,頭暈心悸,面色萎黃,食欲不振,虛熱,自汗,脫肛,子宮下垂,舌淡而胖,舌邊有齒痕,脈弱等,為功能減退,不一定有病,氣虛者需補氣,補氣的藥物可選用人參,黃芪,黨參等.意見建議:補氣虛食品:牛肉,雞肉,豬肉,糯米,大豆,白扁豆,大棗,鯽魚,鯉魚,鵪鶉,黃鱔,蝦,蘑菇等.可經常交替選服.
2015-11-27 03:5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氣虛[deficiencyofvitalenergy],泛指身體虛弱,面色蒼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頭暈,動則汗出,語聲低微等.包括元氣,宗氣,衛氣的虛損,以及氣的推動,溫煦,防御,固攝和氣化功能的減退,從而導致機體的某些功能活動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等衰弱的現象.多由先天稟賦不足,或后天失養,或勞傷過度而耗損(“勞則氣耗”),或久病不復,或肺脾腎等臟腑功能減退,氣的生化不足等所致氣虛的食療 對于氣虛者的飲食宜忌,應兼顧到五臟之虛的宜忌原則.凡氣虛之人,宜吃具有補氣作用的食物,宜吃性平味甘或甘溫之物,宜吃營養豐富,容易消化的平補食品.忌吃破氣耗氣之物,忌吃生冷性涼食品,忌吃油膩厚味,辛辣食物粳米 性平,味甘,能補中益氣.早在《別錄》中即有主益氣的記載,唐代食醫孟詵亦云:粳米溫中,益氣.清·王孟英還把粳米粥譽之為貧人之參湯,他說:貧人患虛癥,以濃米湯代參湯.氣虛者宜常食之. 牛肉 性平,味甘,有益氣血,補脾胃,強筋骨的作用.名醫《別錄》中說:牛肉安中益氣,養脾胃.《韓氏醫通》還說:黃牛肉,補氣,與綿黃芪同功.足見牛肉補氣之力,尤為顯著,故氣虛者宜常食之.
2015-11-26 20:3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氣虛[deficiencyofvitalenergy],泛指身體虛弱,面色蒼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頭暈,動則汗出,語聲低微等.包括元氣,宗氣,衛氣的虛損,以及氣的推動,溫煦,防御,固攝和氣化功能的減退,從而導致機體的某些功能活動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等衰弱的現象.多由先天稟賦不足,或后天失養,或勞傷過度而耗損(“勞則氣耗”),或久病不復,或肺脾腎等臟腑功能減退,氣的生化不足等所致. 氣是構成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之一,充斥機體表里上下.?分布于五臟則稱為五臟氣,五臟氣虛互為因果,之所以認為脾氣是五臟氣的樞紐,是因為脾為后天之本,李中梓在《醫宗必讀》中形象生動地闡述了后天之本的重要性:“蓋嬰兒既生,一日不再食則饑,七日不食,則胃腸涸絕爾,經云安谷則昌,絕谷則亡.”脾含五臟之氣,脾氣虛則諸臟之氣無源亦應之而虛,故在治療五臟氣虛病變時當緊抓脾氣虛這一中心環節,則治五臟氣虛有規可循.當然,在治療過程中應辯證地對待脾之樞紐作用.對于氣虛者的飲食宜忌,應兼顧到五臟之虛的宜忌原則.凡氣虛之人,宜吃具有補氣作用的食物,宜吃性平味甘或甘溫之物,宜吃營養豐富,容易消化的平補食品.忌吃破氣耗氣之物,忌吃生冷性涼食品,忌吃油膩厚味,辛辣食物
2015-11-26 18:1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
Q: 氣血不足的女性飲食上要注意什么? -
Q: 不同部位出汗反映出哪些健康隱患? -
Q: 出汗情況與五臟六腑健康有何關聯? -
Q: 出汗異常可能暗示哪些疾病? -
Q: 腳上出汗脫皮怎么處理效果好? -
Q: 孩子睡覺愛出汗是何原因 -
Q: 孩子腳出汗很臭應如何處理? -
Q: 夜晚盜汗的原因及應對方法是什么 -
Q: 氣虛能否用益母草調理? -
Q: 手指畏風怕冷的有效治療方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