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做有關走失親伯伯的噩夢并精神緊張,如何緩解?
因為一位親伯伯腦子不好,走失兩年了,人也找不到,不知是生還是死,也許是因為心里不好受,也許他的走失導致父親有過失常,所以我經常做夢,是噩夢,有時夢中醒來無法再入睡.精神極度緊張.害怕,內心總有愧疚感.為我們大家庭對親伯伯的關愛太少.為他的走失卻沒有把他找回來了.有時夢見他回來,和我們一起吃飯,有時夢見他失常亂打人.昨晚夢見他去逝在一個小懸崖邊,父親和大家庭里的人正把他拉上來,而我卻擔心父親因為親人的這種去逝的方式而受打擊,怕他也再次失常(曾有過失常的病史),我在夢中一邊安慰,一邊勸父親不要難過,而父親哭著說,他怎么掉在這里都不喊一聲,我能聽見的.接著父親難過的哭起來,妹妹也哭了,感覺妹妹哭得不正常,我怕她也,不知不覺被嚇醒了,那時自己還不能從夢中徹底清醒過來.很緊張,很難受.一直對自己說那不是真的,不是真的,睡吧,一切都會沒事的,但是早上起來.去上班的公交車上,我還是在想夢里的事,我擔心,我想做這種夢是不是有什么事發生,怎么會做這種夢呀!心理的恐懼還在不停的加深.我做的夢都是不吉利,而且現實中我還經常想一些奇怪的事情,想什么突然有一天我失去了爸爸或是媽媽會是怎么樣,(本來家里就不好,孩子比較多),想什么全家人只剩下我一個人,我會怎樣?想過之后,我又后悔,我怎么可以這么想!這種想法真的太可怕了.我心里面積壓的事情,和我做的夢有關聯嗎?我該怎樣做,讓那些成為現實的事情成為過去,不去想,不感到愧疚,不再夢到.我很苦惱.難到我一輩子都要呈受這樣的煎熬嗎?我又不是天天想親伯伯事情,但是總是沒有想過,過一段時間就會夢到一次,為什么呀?第一次問題補充:但是一直夢到的話,我要怎么去緩解自己那種精神緊張的問題?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經常做有關走失親伯伯的噩夢且精神緊張,可能與心理壓力、潛意識擔憂、睡眠環境、不良生活習慣、潛在精神問題等有關。 1.心理壓力:對親伯伯走失的愧疚和對家人的擔憂,導致精神負擔過重??赏ㄟ^傾訴、寫日記等方式釋放壓力。 2.潛意識擔憂:內心深處的不安在夢中顯現。嘗試進行正面的心理暗示,告訴自己事情會向好的方向發展。 3.睡眠環境:不舒適的睡眠環境,如噪音、光線過強等,影響睡眠質量。保持臥室安靜、黑暗和適宜的溫度。 4.不良生活習慣:如熬夜、過度使用電子設備等,打亂生物鐘。規律作息,減少睡前使用電子設備。 5.潛在精神問題:若長期如此,可能存在焦慮等精神問題。必要時尋求專業心理醫生幫助。 總之,要緩解這種狀況,需綜合調整生活方式和心理狀態。若情況嚴重,及時尋求專業幫助,以恢復良好的精神狀態。
2024-12-12 01:0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對夢的研究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不過我對此沒有特別的關注,但是我認為夢的一些內容還是反映了一些內心的體驗,起碼從你敘述的情況可以看到,你親戚的走失對你及你的家庭都有很大的影響,帶來了很大的心理沖擊。但是無論如何他的走失已經是不能改變的事實,所以沒有走失的人就應該多關愛你身邊留下的親人,自己也要積極地生活,在有條件的時候也可以關注一下失蹤人口的信息。你應該清楚的是,伯伯的走失是你們情緒低落的應激源,而不是因為你們的問題造成了他的走失,他可能患有精神疾患,所以造成了認知水平的下降。你們不應該為此承擔道義上的責任。還是要積極地面對生活。
2015-11-27 10:1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病例分析:患者存在明顯的抑郁癥意見建議:建議于精神科就診,進行進一步的診斷和治療
2015-11-27 07:5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夢,是潛伏在下意識里的東西,也可能是你經歷過的事情,也可能是你思考過的東西。下意識是不受意識控制的,所謂的“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并不全都正確。這就是為什么你在白天并不是怎么去想貴伯父,卻又幾乎夜夜夢見他的道理所在。夢,其實沒有吉兇之分,所謂的吉兇,全憑解夢人的解釋和做夢人所掌握的知識理解后的感受。下意識里的東西的形成,是不知不覺中形成的,它仍然是你思維的一部分。比方說用鍵盤打字,初學者需要盯著鍵盤找字母,需要用意識去尋找、去思索,而熟練者可以不假思索就能找到鍵盤,這看似不假思索的思索,就是人的下意識在起作用;再比如人突然間受到外力倒地時雙手會去撐地進行自我保護,這也不需要用意識去支配的。從這里可以看出,下意識是與本能緊緊連在一起的;也就是說,當意識變成下意識,它也就成為了人的一種本能行為。下意識里的東西千奇百怪,也可能來自幼時,也可能來自鬼怪故事,也可能來自自己曾經的胡思亂想,也可能來自自己曾經的經歷,奇怪的是,嬰幼兒時期的事情有可能也被保存在下意識當中,但最主要的,應是來自性意識;因為性是人的本能麻,當然,做的夢不一定是性夢,但心理學家發現,人們的夢境雖然千奇百怪,卻大都是和性壓抑、性傷害、性幻想有關,然而,又不一定以性的形式出現在你的夢中。西方心理學家在做心理疏導時,利用催眠療法,患者被催眠后將下意識中的事情不連貫的說出來(這與人們做夢是相似的),醒后卻不知道自己說了些什么。而人們為什么能記住夢中的東西呢?心理學家發現,并不是所有的夢都能夠記住的。人在深睡時突然醒來,這樣的夢人們會記住,并且還顯得特別真實,仿佛歷歷在目;而淺睡時的夢,人們似乎就記不得了。有了對夢的初步了解,你就可以客觀地對待自己的所謂兇夢了。常做兇夢的人,他的經歷、特別是幼時經歷可能不夠快樂,或者是下意識中常常譴責自己的某些思想、行為,甚至是厭惡自己的某些思想、行為,這種不快樂、這種譴責(或者還有其他原因)在你意識中可能有印象,也可能無印象,但它已經客觀地存在在你的下意識之中了。建議:科學地認識夢境,不迷信,不因夢境耿耿于懷;與人們多溝通、多交流,多憧憬未來,少疑慮,多參加集體活動和戶外活動;對于家人多關心,多安慰,破除他們的迷信思想;對于失蹤的伯父,根據自己的財力,通過一些恰當的渠道進行尋找,以寬父親之心;以積極的心態去迎接每一個日出,相信你會在不久的將來走出自己的夢魘的。
2015-11-27 06:5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根據您的情況看有壓力過大引起神經衰弱的可能。平時應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其中包括:應養成起居有定時,生活有規律,工作學習有計劃,保持勞逸結合,有張有弛的生活習慣,改變過去的不良習慣。如適當參加體育鍛煉,學習書畫以陶冶情操,戒煙、酒,參加輕微的體力勞動等等。保持正常的適度緊張,對提高學習和工作效率是必要的,是有利于早日恢復健康的。長期休息,生活缺乏目標,對健康是不利的。
2015-11-27 05:3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