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強迫癥和焦慮癥在癥狀表現、發病原因、內心體驗、自知力、治療方法等方面存在區別。 1.癥狀表現:強迫癥主要表現為反復出現的強迫觀念和強迫行為,如反復洗手、檢查等;焦慮癥則以過度的擔憂、緊張、恐懼為主要特征。 2.發病原因:強迫癥可能與遺傳、神經生物學因素、心理社會因素等有關;焦慮癥的誘因包括遺傳、壓力、環境、性格等。 3.內心體驗:強迫癥患者常感到被強迫思維和行為所困擾,有強烈的抵抗意愿;焦慮癥患者更多是對未來不確定性的不安和害怕。 4.自知力:部分強迫癥患者自知力完好,能意識到行為不必要但難以控制;焦慮癥患者一般自知力完整。 5.治療方法:強迫癥治療常采用藥物治療(如舍曲林、氟西汀、氟伏沙明)結合心理治療(如認知行為療法);焦慮癥治療包括藥物(如帕羅西汀、艾司西酞普蘭、文拉法辛)和心理治療(如放松訓練、冥想)。 總之,雖然強迫癥和焦慮癥有相似之處,但通過仔細觀察癥狀、了解病因和內心體驗等方面,能對兩者進行有效區分,以便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
2024-12-11 22:5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由任何威脅機體康寧的情況所引起,如對身體有害的威脅,對個人自尊的威脅,對某些超過個人能力限度的工作產生的壓力,以及各種挫折、矛盾和環境變化等。
2015-11-27 07:0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強迫癥和焦慮癥都是心理疾病,他們大多都是由于心理因素引發的,在癥狀表現上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很多人不能正確的區分這兩種疾病。今天我們就來介紹幾種方法,幫助大家有個清楚的認識,能夠正確的區分,做到早發現早治療。焦慮癥雖然與強迫癥在過度憂慮上就有很多相似之處,但是,兩者的內容不一樣。過度性憂慮的具體內容一般在現實生活中存在,而且病人并不認同自己的憂慮是不合適的
2015-11-27 04:4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1、強迫癥患者一般會在腦海中反復不斷地出現某一件往事、某一句話、某一段歌曲等。就是所謂的強迫回憶。2、有的患者對缺乏實際意義的問題或日常瑣事無休止地思索,即強迫性窮思竭慮。3、有的對已完成的事情總也放心不下,疑慮不安,即強迫懷疑。有的在看到、聽到一個詞時,會不由自主地聯想到另外一個詞或觀念,甚至產生于原來相對立的詞或觀念,被稱為強迫聯想及強迫性對立觀念。
2015-11-27 02:3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人的心理問題其實是由于人類經過漫長的進化保留下的憂患意識造成的,是人的本能和優點,這種憂患意識可以使我們避免更大的傷害,性格敏感的人更強烈,這種本能帶給我們焦慮的情緒,這種本能如果認為危機沒有解除,會持續發出憂患指令,就是人們說的強迫癥,經過長期的焦慮痛苦情緒,使人的意志消沉形成抑郁,焦慮癥、強迫癥、抑郁癥根源是一個,心理問題之所以難治就在于是跟自己的本能對抗,這就是現代醫學的治療誤區,如果我們站在一個更高的角度看這個問題,就會迎刃而解,當你可以看清抑郁癥的本質時,即使不能馬上根除抑郁情緒,最起碼心理不會在害怕和恐懼它,會心里平靜一些。
2015-11-26 23:5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