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伴疑似直腸癌或直腸息肉,該怎么辦?
老伴上個星期說是上廁所的時候帶有血跡,開始我以為是上火,后來越來越嚴重,已經開始日夜的疼了,就馬上去了醫院檢查,說是疑是直腸癌,但還需要進一步的做檢查,也有可能是直腸息肉。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念東
上海市松江區九亭鎮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老伴出現便血且疼痛,疑似直腸癌或直腸息肉。這兩種疾病的成因復雜,癥狀有所不同,治療方法也各異。包括遺傳因素、不良生活習慣、腸道炎癥、飲食因素、年齡因素等。 1.遺傳因素:部分直腸癌或直腸息肉存在家族遺傳傾向,如果家族中有相關病史,患病風險會增加。 2.不良生活習慣:長期久坐、缺乏運動、吸煙酗酒等,會影響腸道蠕動和正常功能。 3.腸道炎癥:如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等,長期炎癥刺激易引發腸道病變。 4.飲食因素:過多攝入高脂肪、高蛋白、低纖維食物,蔬菜水果攝入不足,易導致腸道問題。 5.年齡因素:隨著年齡增長,身體機能下降,腸道黏膜老化,患病幾率上升。 總之,對于疑似直腸癌或直腸息肉,應盡快完善相關檢查,如腸鏡、病理活檢等,以明確診斷。無論最終結果如何,都要保持積極的心態,配合醫生治療,改善生活方式。同時,建議前往正規醫院的肛腸科或腫瘤科就診。
2024-12-11 19:3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直腸癌和直腸息肉的區別:根據息肉的性質可以分為腫瘤性息肉和非腫瘤性息肉,而腫瘤性息肉又可以分為管狀腺瘤、絨毛狀腺瘤、混合性腺瘤幾種,有癌變的傾向。非腫瘤性息肉包括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幼年性息肉等。息肉大多單個出現,少數為多發性,幼年型息肉不易惡變,多發性成人息肉惡變較多。腺瘤性息肉,尤其是多發性的和直徑大于1厘米的腺瘤性息肉癌變危險性大,被成為直腸癌的癌前病變,必須摘除干凈;腺瘤在我國的發病率分別為50歲內30%,60歲40—50%,70歲則高達50—60%。即便已經根治了腺瘤性息肉的患者,也要定期復查,以觀察是否復發。直腸癌與結腸息肉在肉眼觀察就有很大的區別,直腸癌表面不光滑、有創面、嚴重時呈菜花樣改變,觸之容易出血、不能活動、組織較硬、發白,多數基底部寬,局部腸腔變窄;而結腸息肉表面光滑、有蒂、基底很小、柔軟、發紅、觸之能活動、腸腔本身改變不大,所以在腸鏡下完全可以區別。只有比較小的早期病變不容易區別,這時就要取活檢做病理檢查給予鑒別。
2015-11-27 14:3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與直腸息肉的鑒別診斷:直腸息肉也可出現大便帶血,但一般不會引起腹痛、腹脹等。一般不會引起全身癥狀(如乏力、體重下降)。直腸指診可觸及質軟腫塊,指套可染血。而直腸癌可引起腸梗阻癥狀,可引起乏力、體重下降等全身癥狀。直腸指診可觸及質硬腫塊,指套可染血。
2015-11-27 13:3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直腸癌與直腸息肉的區1、直腸癌是惡性瘤,直腸息肉是良性瘤;2、直腸癌對身體傷害較大,治療預后較差,直腸息肉對身體傷害不大,治療預后好;3、直腸癌會出現轉移擴散,對生命有一定的威脅,直腸息肉不會出現轉移擴散,對生命不會有影響;4、直腸癌一定要重視,需要長期治療,直腸息肉基本可以不用管它。
2015-11-27 04:5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直腸癌是惡性瘤,直腸息肉是良性瘤。直腸癌對身體傷害較大,治療預后較差,直腸息肉對身體傷害不大,直腸癌一定要重視,需要長期治療,直腸息肉基本可以不用管它。
2015-11-27 04:1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直腸息肉? 直腸息肉,是指直腸黏膜表面突向腸腔內的隆起物。直腸息肉多見于40歲以上,男性稍多。小的息肉無癥狀,常因其他疾病通過結腸鏡檢查發現。有癥狀的息肉一般較大,或為多發性。血便或黏液血便是最多見的癥狀,尤多見于絨毛狀腺瘤及幼年性息肉一。直腸和乙狀結腸的息肉占結、直腸息肉的2/3,其中約90%以上的腺瘤分布在直腸。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