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乙肝主要通過血液傳播、性接觸傳播、母嬰傳播等途徑。一般情況下,與乙肝病人共吃一碗菜被傳染的概率較低,但也不能完全排除,這取決于多種因素,如乙肝病人的病毒載量、自身的免疫力、口腔及消化道黏膜是否完整等。 1. 病毒載量:若乙肝病人病毒載量高,其傳染性相對較強,但通過飲食傳播的風險仍較小。 2. 自身免疫力:免疫力強的個體,即使接觸少量乙肝病毒,也可能將其清除。 3. 口腔及消化道黏膜:如果口腔或消化道黏膜有破損,病毒可能由此進入血液導致感染。 4. 共用餐具衛生:共用餐具未徹底清潔消毒,殘留病毒,會增加感染風險。 5. 疫苗接種:已接種乙肝疫苗且產生抗體者,對乙肝病毒有抵抗力,感染幾率低。 總體而言,偶爾與乙肝病人共吃一碗菜被傳染的可能性不大,但為了安全起見,建議及時進行乙肝五項檢查,明確自身情況。若未接種乙肝疫苗,應盡快接種。
2024-12-12 02:1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你好朋友,乙肝傳播途徑公認的有三種傳播途徑,第一種大家都知道只要經過輸入血,或者血制品會造成感染,這是最主要的.當然其他有一些途徑也是通過破損的皮膚黏膜,通過血液暴露被感染的.有些人就紋身,拔牙,使用不是很嚴格消毒的牙的醫療器械,還有病人在一個家庭共用一個牙刷,共用剃須刀,這都是造成皮膚有破損的黏膜,或者有破損的傷口,同時有乙肝病人病毒的這種感染,通過這種途徑可以在自身沒有保護力的情況下很容易被感染,這是最主要的傳播途徑. 同時我們國家第二種傳播途徑也是非常值得關注的,如果母嬰的這種傳播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傳播途徑.通過奧康陽性,通過帶有病毒的孕婦,不管在懷孕中,還是懷孕后傳給孩子,但是這種傳播途徑主要在孩子出生的時候,就分娩的時候,或者出生以后這種水平造成的乙肝感染.也不叫遺傳,很多病人誤解乙肝是遺傳的,在胎內也是胎盤有血的感染,母嬰傳播主要后天感染占到90%,在媽媽分娩中,孩子接觸媽媽帶病毒的血,或者后天密切生活接觸感染上的,這占90%,還有越小的孩子感染慢性幾率越高,這是我們國家慢性乙肝攜帶病人非常多,這是我們國家的一個很重要慢性感染病人的特點,就是從小家庭寄居的情況非常多,攜帶乙肝病毒非常多的一個主要原因. 第三個,乙肝可以通過性傳播,但是這個在咱們國家應該說不是主要的,比如雙方要是一方有乙肝病毒,另外一方沒有保護力,同時再沒有采取一些預防措施就可能會感染上,所以這點也應該注意,所以應該說乙肝主要的傳播途徑是這三個方面.乙肝很少通過消化道傳播的,所以你這情況傳染乙肝的可能性極小.
2015-11-28 01:2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你好,不會的,乙肝病毒沒有消化道傳染途徑的,主要是血液傳染,體液傳染和母嬰傳染.一般的生活接觸不會導致乙肝病毒的傳播,但是為了自身安全,建議還是打乙肝疫苗.乙肝的傳播途徑:血液傳播:輸血,血液傳播是一個非常強的傳播途徑,因為乙肝攜帶者的血液里的病毒濃度很高,即使有抗體的人一旦輸入帶有乙肝病毒的血液也極有可能感染上乙肝病毒.醫源性傳播:包括被污染的醫療器械,血液.像一些消毒不嚴格的牙醫診所牙鉆,內窺鏡,污染的針,針灸的針等都會成為傳播乙肝的重要途徑.這途徑也屬于血液傳播.性傳播:世界衛生組織把乙肝定為性傳播疾病,但在我國的主要傳播途徑不是此途徑.此途徑的傳播能力較強.有抗體的人不必擔心.母嬰垂直傳播,嬰幼兒時期的傳播:于嬰幼兒的免疫系統沒有完全形成,一旦感染乙肝就無法清除,幾乎必然慢性化.(一個月大的嬰兒感染乙肝病毒后,80%以上都會轉為慢性攜帶)乙肝病毒攜帶者母親宮內傳染的可能性
2015-11-27 19:0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只要您的口腔粘膜沒有破損,一般是不會傳染的,乙肝病毒的傳播途徑有三條:1血液傳播.(輸血,以及破損皮膚接觸含有乙肝病毒的血液及分泌液.)2.性傳播.3垂直傳播(也就是母嬰傳播).不過不管怎么樣,建議您還是去接種乙肝疫苗為好.
2015-11-27 16:3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乙肝的傳播途徑有,血液傳播,母嬰傳播,性接觸傳播,日常親密接觸傳播.乙肝病人吃了一碗菜有傳播的可能性,但是傳播的幾率比較小,如果擔心被傳染科于密切接觸后,超過乙型肝炎的潛伏期1~6月,平均三個月,如果臨床出現全身乏力,食欲減退,可至疾病預防中心行兩對半檢查.
2015-11-27 15:0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