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動脈及椎動脈血流異常伴動脈硬化咋回事
右側大腦中動肪及頸內動肪末端中-重度狹窄左側大腦中動脈及頸內動脈末端血流速度增快雙側椎動脈顱內段及基底動脈血流速度增快顱內各血管中度動脈硬化.2年左右最近比較頻繁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大腦動脈及椎動脈血流異常伴動脈硬化是一種較為復雜的腦血管疾病,涉及血管狹窄、血流速度改變和血管硬化等多種情況,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吸煙、年齡增長等。 1. 高血壓:長期高血壓會損傷血管內皮,導致動脈硬化和血管狹窄,進而影響血流速度。 2. 高血脂:血液中脂質含量過高,易在血管壁沉積,形成粥樣斑塊,使血管狹窄。 3. 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會損害血管,促進動脈硬化的發生發展。 4. 吸煙:煙草中的有害物質可損傷血管,加速動脈硬化進程。 5. 年齡增長:隨著年齡增加,血管彈性下降,容易發生硬化和狹窄。 6. 遺傳因素:某些遺傳因素可能增加患此類疾病的風險。 對于出現大腦動脈及椎動脈血流異常伴動脈硬化的情況,應及時就醫,進行全面檢查和評估,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包括控制基礎疾病、改善生活方式、必要時進行藥物治療或手術治療。同時,要定期復查,監測病情變化。
2024-12-12 08:5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中風,大家并不陌生.無論你走在大街上,還是回到家鄉中,隨時可看到那些行走不便需他人照顧的人.這其中就有許多是中風后留下的.那么中風真的這么可怕嗎?美國康復學教授RitaBY以事實告訴你:中風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只搶救性命而不挽救人生.他總結說:中風后經過康復治療的患者90%以上可無功能缺陷,那些中風后殘疾的人完全可以成為自由活動的人.近幾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據統計我國腦血管病患者為719人/10萬,每150人就有1人患腦血管病,且北方比南方高,年齡組有下降的趨勢.為此編者參考有關資料并結合自己臨床經驗編寫了《中風防治指南》.旨在普及中風防治知識,希望對那些中風的人和存在中風危險因素的人有所幫助,使他們擺脫殘疾的折磨,重返完美人生.一般治療:主要是對生命功能的維持,以及并發癥的非特異性治療包括降低顱內壓,控制腦水腫,降低血壓,保持供氧,維持心肺功能,保持水電解質酸件平衡,控制學堂和繼發趕讓,并給于營養支持,梗塞者溶栓,出血者止血,待生命體征穩定即可轉入“五位一體”康復醫療期.
2015-11-28 01:5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從患者的檢查結果來看,大腦各處主要動脈都有不同程度的狹窄和硬化,尤其是右側大腦中動脈和頸內動脈,這是腦血管病尤其是腦血栓的重要危險因素.從你的講述來看,患者應當在這幾年內經常發生腦供血不足或短暫性腦缺血發作,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必須予以重視.可到神經外科就診,看看能夠對右側大腦中動脈和頸內動脈的狹窄進行外科治療,同時應當進行血糖,血脂,血壓,血流變等檢查,以查找導致動脈硬化的病因,藥物方面可采用改善循環的藥物如舒血寧,奧扎格雷鈉等靜脈點滴,同時口服銀杏葉,阿司匹林等藥物.不過鑒于患者目前的情況,最好還是住院系統治療一段時間較好,住神經內科和神經外科都可以.
2015-11-27 11:5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您的這種情況是比較危險的,我覺得應該去醫院在醫師的監護下去治療這種病目前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是針灸治療,針灸治療可以改善腦部的血液循環
2015-11-27 10:2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基底動脈尖綜合征? 基底動脈尖綜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artery syndrome,TOBS)是因基底動脈尖端血液循環障礙所致的一組臨床綜合征,根據其臨床表現分為兩組,即中腦和丘腦受損的腦千頂端梗死和顳葉內側面、枕葉受損的大腦后動脈區梗死。有腦血管病危險因素的中老年人,以突發頭暈為首發癥狀,并出現較快恢復的意識障礙,而無明顯的運動與感覺障礙,伴有瞳孔異常,眼球運動障礙,垂直注視麻痹,須考慮為TOBS。如伴有皮質盲或偏盲,嚴重記憶障礙則可能性更大。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