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化膿性鼻竇炎
慢性化膿性鼻竇炎經常打噴嚏、流濃鼻涕、鼻涕倒流、頭痛、記憶力明顯下降、經常喉嚨痛、鼻子痛、耳鳴。以上癥狀有1年半左右。上周有兩三天出現倒流的濃鼻涕中有一半是顏色很深的血,最近沒有出血了,本周去醫院檢查診斷為慢性化膿性鼻竇炎,左側鼻竇異常,鼻中隔偏曲。請問是否可以不動手術,保守治療?如何用藥?需要注意什么?,,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黨保平 主治醫師
西京醫院
三級甲等
骨科
-
患者您好,慢性鼻竇炎,多數情況下以保守療效為主,不輕易手術;保守療法以中醫藥治療更有優勢。可以結合滴鼻藥。究竟應當如何治療為宜,請參考鼻科欄目“如何治療慢性鼻竇炎”。如果方便,可以來看門診(或搜索與進入我的其他網站并提問),對于遠道的外省朋友,今后可以為您全程免費網絡處方。祝您早日恢復健康。
2018-11-20 13:33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照個副鼻竇片就可確診,如果癥狀嚴重,可以手術。近年來開展的鼻道內窺鏡手術損傷小、效果好,建議您選擇這種手術。
2015-11-27 20:16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可以做鼻竇穿刺沖洗,服用阿膜西林膠囊、甲硝唑和鼻炎康。
2015-11-27 18:2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慢性化膿性鼻竇炎是鼻疾病中最常見的疾病,常為急性鼻竇炎未徹底治愈或反復發作而形成。牙源性上頜竇炎及部分篩竇炎也可以開始即成慢性。慢性化膿性鼻竇炎可以某一鼻竇單發,但常為多發性。凡一側或兩側鼻竇均患炎癥者,稱全鼻竇炎。治療本病應重視變態反應性病因處理,去除感染病源;改善通氣引流,維護生理功能及適當施行手術。臨床表現1.膿涕多、鼻塞、頭痛、嗅覺減退或消失。2.中鼻道、嗅區可見膿涕。中鼻甲肥大、水腫或息肉樣變。鼻粘膜慢性充血。診斷依據1.急性鼻竇炎未徹底治愈或反復發作史。2.膿涕多,牙源性者多惡臭且有齲齒。鼻塞、嗅覺障礙、頭悶痛或鈍痛。3.中鼻道或嗅裂有膿涕,引流試驗膿涕增多。4.鼻竇內窺鏡可見膿液、息肉樣變、X線鼻竇片顯示模糊或液平、上頜竇穿剌沖洗有膿有助診斷。治療原則1.重視變態反應性病因的處理。2.去除感染病源。3.改善通氣引流。4.維護生理功能,適當施行手術。用藥原則1.一般慢性化膿性鼻竇炎,使用滴鼻、抗組胺藥、中成藥治療,或用“A”項抗生素治療。2.藥物效果不理想的患者可選用置換療法、上頜竇沖洗后注藥及超短波等物理照射。3.保守治療不愈者施行清理術、開窗術或根治術。
2015-11-27 17:5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大衛 主治醫師
濰坊市第二人民醫院
其他
耳鼻咽喉科
-
本病常因急性鼻竇炎治療不當或不徹底而致。該病屬中醫學鼻淵范疇,病機大致為:肺主皮毛,開竅于鼻;風邪上受,首先犯肺。外感風寒,入里化熱,或外感風熱,加之肺胃素有伏火,使肺氣失宣,肺燥陰傷,邪熱循經上擾,皆可引發該病發生。本病的治法:宣肺通竅,清熱瀉火,活血消腫。提供的參考藥方如下:蒲公英18鵝不食草12野菊花15黃芩10板藍根18生石膏24蒼耳子10山梔12白茅根24魚腥草18天花粉18辛荑花10薏苡仁18川芎10
2015-11-27 12:3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慢性化膿性鼻竇炎是鼻疾病中最常見的疾病,常為急性鼻竇炎未徹底治愈或反復發作而形成。牙源性上頜竇炎及部分篩竇炎也可以開始即成慢性。慢性化膿性鼻竇炎可以某一鼻竇單發,但常為多發性。凡一側或兩側鼻竇均患炎癥者,稱全鼻竇炎。治療本病應重視變態反應性病因處理,去除感染病源;改善通氣引流,維護生理功能及適當施行手術。臨床表現1.膿涕多、鼻塞、頭痛、嗅覺減退或消失。2.中鼻道、嗅區可見膿涕。中鼻甲肥大、水腫或息肉樣變。鼻粘膜慢性充血。診斷依據1.急性鼻竇炎未徹底治愈或反復發作史。2.膿涕多,牙源性者多惡臭且有齲齒。鼻塞、嗅覺障礙、頭悶痛或鈍痛。3.中鼻道或嗅裂有膿涕,引流試驗膿涕增多。4.鼻竇內窺鏡可見膿液、息肉樣變、X線鼻竇片顯示模糊或液平、上頜竇穿剌沖洗有膿有助診斷。治療原則1.重視變態反應性病因的處理。2.去除感染病源。3.改善通氣引流。4.維護生理功能,適當施行手術。
2015-11-27 11:5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鼻中隔偏曲? 鼻中隔偏曲(deviation of nasal septum)是鼻中隔向一側或兩側偏曲或局部突起,影響鼻腔生理功能或產生癥狀時,為鼻中隔偏曲,偏曲一般呈c形或s形,若如呈尖錐樣突起,則稱骨棘或矩狀突(spur);若呈由前向后的條形山嵴樣突起,則稱骨嵴(ridge)。鼻中隔稍有偏曲一般為正常狀態,只有當鼻中隔明顯地向一側或雙側偏曲,并由此引起某些癥狀時,才視為病變。鼻中隔偏曲可分為先天性畸形和某些病變引起的繼發性偏曲兩種。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