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后背起像痱子一樣很癢,可能是痱子、濕疹、過敏反應、真菌感染、痤瘡等原因引起。 1.痱子:在炎熱環境中,汗液排出不暢導致。表現為小丘疹、水皰,周圍發紅。治療以保持皮膚涼爽干燥為主,可外用爐甘石洗劑。 2.濕疹: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皮膚出現紅斑、丘疹、水皰,伴有劇烈瘙癢。可外用糖皮質激素軟膏,如糠酸莫米松乳膏。 3.過敏反應:接觸過敏原后,后背皮膚出現瘙癢、紅斑等。需避免接觸過敏原,口服抗組胺藥,如氯雷他定片。 4.真菌感染:如馬拉色菌感染,可形成紅色丘疹,伴有瘙癢。外用抗真菌藥物,如酮康唑乳膏。 5.痤瘡:后背皮脂分泌旺盛,毛囊堵塞,引發炎癥。可使用維 A 酸類藥物,如維 A 酸乳膏。 后背起像痱子一樣很癢的情況,原因多樣。如果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建議及時到正規醫院皮膚科就診,明確診斷后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
2024-12-12 03:4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痱子的形成是由于夏季氣溫高、濕度大,身體出汗過多,不易蒸發,汗液浸漬表皮角質層,致汗腺導管口閉塞,汗腺導管內汗液儲留后,因內壓增高而發生破裂,汗液滲入周圍組織引起刺激,于汗孔處發生皰疹和丘疹,發生痱子。也有醫家認為:汗孔的閉塞是一種汗孔的原發性葡萄球菌感染,此種感染與熱和濕的環境有關。臨床上,痱子分為三種類型:1、紅痱(紅色粟粒疹)是因汗液在表皮內稍深處溢出而成。臨床上最常見,任何年齡均可發生。好發于手背、肘窩、頸、胸、背、腹部、婦女乳房下以及小兒頭面部、臀部,為圓而尖形的針頭大小密集的丘疹或丘皰疹,有輕度紅暈。皮疹常成批出現,自覺輕微燒灼及刺癢感。皮疹消退后有輕度脫屑。2、白痱(晶形粟粒疹)是汗液在角質層內或角質層下溢出而成。常見于高溫環境中大量出汗、長期臥床、過度衰弱的患者。在頸、軀干部發生多數針尖至針頭大淺表性小水皰,壁極薄,微亮,內容清,無紅暈。無自覺癥狀,輕擦之后易破,干后有極薄的細小鱗唇。3、膿痱(膿疤性粟粒疹)是痱子頂端有針頭大淺表性小膿皰。臨床上較為少見,常發生于皺襞部位,如四肢屈側和陰部,小兒頭頸部也常見。膿皰內常無菌,或為非致病性球菌,但潰破后可繼發感染。一般來說,痱子最容易長在兒童身上,但有些皮膚嬌嫩、肥胖多汗或體質虛弱的成年人也會長痱子。除了腳底、手掌等皮膚較厚的部分外,全身各個部位都會生痱子。預防發生痱子,主要是注意皮膚衛生,勤洗澡、勤換衣服。容易生痱子的人,洗完澡要擦干,然后涂上一點爽身粉或痱子粉。不要在烈日下嬉戲,飲食不要過飽,少吃糖和高脂肪的食物,這些都可以預防痱子的發生。痱子新治法(1)將10克花椒放入搪瓷缸內,沖入200毫升開水,在小火上煮5~6分鐘.煮后待稍涼不燙手時,用藥棉蘸花椒水輕擦患處.12小時后,痱子的膿尖一般可收縮干癟.為鞏固療效,可將剩余的花椒水在小火上溫一下,再重新擦洗患處,經這樣處理后,痱子即可全部消失.(2)用黃瓜切斷面,或用搗爛的絲瓜葉涂擦痱子,每天2~3次,幾天后可見療效.(3)較重的痱子,可取甘草研末1份,滑石粉2份,撲擦痱子.(4)也可取臭梧桐100克,馬齒莧200克煎水外洗.
2015-11-27 23:0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
Q: 全身起像痱子一樣的小米粒狀疹子如何治療 -
Q: 長痱子后飲食上吃什么有助于恢復 -
Q: 父母易長痱子會遺傳給孩子嗎 -
Q: 寶寶長痱子需要用藥治療嗎 -
Q: 痱子會發展成皰疹嗎 -
Q: 痱子粉和爽身粉有何不同? -
Q: 痱子有哪些具體癥狀表現 -
Q: 痱子有哪些常見類型 -
Q: 如何有效預防痱子? -
Q: 如何有效防止寶寶長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