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胃竇小彎處隆起物,會是惡性的嗎?
我的爸爸連續一個星期吃東西下咽困難,但是不疼,他自己說吃飯的時候,下去的慢,前兩天去醫院作胃鏡檢查,醫生說胃的竇們小彎處隆起一個0.6*0.8的物體。顏色紅色,懷疑是息肉,但是病理還沒出來,醫生先給診斷了兩種病,1、胃炎中-重度,十二指腸炎,輕度,開了一些保護胃粘膜的藥。不過我很擔心是胃癌,請問大夫像這種病會是惡性的馬?如果我們抓緊治療,用什么方法最好。治療方法,恢復期多長時間,會不會對病人以后的生活造成影響,還有復發的可能嗎?是什么引起的。以后要注意什么。父親歲數大了,經不起這樣的折磨了。胃炎和十二指腸炎那么重了。要吃什么藥好得快點。中藥好還是西藥好。本次發病及持續的時間:一個多星期目前一般情況:下飯困難病史:胃炎很長時間了|投訴|評價(0)|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胃竇小彎處隆起物可能是息肉,也可能是惡性病變,需要病理結果確診。胃炎和十二指腸炎的嚴重程度會影響癥狀和治療。治療方法、恢復期、復發可能性等都與具體病情相關。 1. 病變性質:隆起物的性質要以病理結果為準。息肉通常為良性,但也有惡變可能。如果是惡性,早期治療效果較好。 2. 胃炎和十二指腸炎:中重度胃炎和輕度十二指腸炎多由幽門螺桿菌感染、不良飲食、藥物刺激等引起。治療上常用奧美拉唑、枸櫞酸鉍鉀、阿莫西林等藥物。 3. 治療方法:良性隆起物可通過內鏡下切除。惡性病變則可能需要手術、化療、放療等綜合治療。 4. 恢復期:治療后的恢復期因個體差異和病情不同而異。一般內鏡下切除后數周可恢復,而惡性病變的綜合治療恢復期較長。 5. 復發可能性:良性病變切除后復發概率較低。惡性病變治療后有復發可能,需定期復查。 6. 病因:胃炎和十二指腸炎的病因包括幽門螺桿菌感染、長期飲酒、精神壓力大等。 目前需等待病理結果明確診斷,積極配合醫生治療,注意飲食規律、清淡,保持良好心態,有助于病情恢復。
2024-12-12 12:1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確診是胃息肉就要盡快做手術切除,息肉長期存在很容易導致癌變的
2015-12-03 13:5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你好,上述情況最好做個胃鏡檢查確診
2015-12-03 11:2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不典型增生是指腺體上皮經過長期炎癥刺激偏離了正常的形態,屬于癌前病變,或者叫癌前狀態,癌前疾病。藥物治療是不理想的,建議內鏡下摘除胃息肉,早期干預和預防。
2015-12-03 07:5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胃息肉:胃酸,疼痛,惡心,厭食,消化不良,體重下降,腹瀉:普外:胃息肉:胃息肉患者多伴有胃酸缺乏或胃酸低下,因此常出現上腹部輕微疼痛與不適,惡心,厭食,消化不良,體重下降及腹瀉等癥狀.息肉表面如有糜爛,潰瘍,可發生間歇性或持續性出血.腺瘤性息肉即息肉狀腺瘤,發生于胃粘膜的各處,幽門區約占一半,為胃腺瘤中較常見的類型.單發最多見,也可多發.常為廣基無蒂,也有時有蒂.體積比增生性息肉大,直徑一般約2cm.鏡下結構為排列規則的管狀腺體,腺體擴張成囊狀的偶見.腺體被復單層柱狀上皮,排列較密,細胞漿少,粘液分泌活性減少,核深染呈柱狀,體積大小一致,可見核分裂象.常見有腸上皮化生于腺體中,間質主要由富含血管的纖維組織構成,而其中可見有程度不等的漿細胞,淋巴細胞浸潤.
2015-12-03 05:3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