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腎病患者是否需要透析不能單純依據肌酐值來決定,還需綜合考慮患者的癥狀、并發癥、腎臟殘余功能、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等情況。一般來說,肌酐值超過 707μmol/L 時可能需要考慮透析,但這不是絕對的標準。 1. 肌酐值:通常肌酐值大于 707μmol/L 是透析的一個重要參考指標,但某些特殊情況,如急性腎損傷,肌酐值可能未達到此標準也需透析。 2. 癥狀:患者出現嚴重的水腫、心力衰竭、難以控制的高血壓、惡心嘔吐等癥狀,即使肌酐值未達 707μmol/L,也可能需要透析。 3. 并發癥:并發嚴重的高鉀血癥(血鉀大于 6.5mmol/L)、代謝性酸中毒(pH 值小于 7.2)等,需及時透析。 4. 腎臟殘余功能:如果腎臟幾乎沒有殘余功能,即使肌酐值稍低,也可能要透析。 5. 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存在嚴重的水鈉潴留、電解質紊亂(如低鈣高磷)、酸堿失衡難以糾正時,可能需要透析。 總之,腎病患者是否需要透析是一個綜合判斷的過程,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最適合的治療方案。患者應定期復查,遵循醫生建議,以改善生活質量和預后。
2024-12-12 07:4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慢性腎衰竭的進程分為四期,即腎功能不全代償期、腎功能不全失代償期、腎功能衰竭期以及尿毒癥期。只要患者病情已到尿毒癥期即應適時地開始透析治療,具體地說,最好的透析時機是達到以下指標即開始:血肌酐≥8mg/dl(≥707.2umol/L),肌酐清除率≤10ml/min。這樣適時地積極地治療,可以減少透析后的不良反應,減少毒素所致的各種并發癥,利于身體的康復,使患者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況和較高的生活質量。透析開始的時機應依據患者的病情全面綜合考慮,視患者的具體情況而定。如為糖尿病腎病導致的腎衰竭,因其后期病情進展快,并發癥多見,通常比其他患者透析要早,在肌酐清除率≤15ml/min時即應開始透析。對于老年患者和營養不良患者,因其肌肉量少,血肌酐水平偏低,往往不能反映患者實際的腎功能情況,因此不能只看血肌酐值,而應更多地參考肌酐清除率指標。除腎功能的檢測指標外,是否開始透析還應參考患者的臨床表現,如出現嚴重的體液潴留、肺水腫、難控制的電解質紊亂(如高血鉀)和酸堿平衡失調、重度高血壓、心包炎、心功能不全等均應開始透析治療。
2015-12-03 20:3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腎功能衰竭的患者通常肌酐遠高于正常值,當肌酐數達到500時可以考慮透析,肌酐500是透析的臨界點!但不是所有患者肌酐達到500都需要透析,肌酐500只是個適合于大多數人的參考值。是否需要透析可看患者的具體身體狀況而定。一般有的患者肌肝500多身體就耐受不住了,那就要透析,但也有的患者到肌酐一千多才透析,血肌酐多少就要透析,是根據患者自身來定的。透析降肌酐的效果很好,但是患者需要定期去做透析,稍有放松肌酐就會迅速回升,甚至升的比原來的更高,但長期透析,腎臟長時間不用則廢,至完全壞死,隨著腎功能的逐漸下降,透析也會越來越頻繁,透到最后即尿毒癥,繼續透析只有腎移植一條路可走 以上只是醫生根據患者簡單描述給予意見。建議患者聯系醫生,醫生會根據患者詳細病情,為患者量身制作治療方案。
2015-12-03 19:4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腎功能衰竭的患者通常肌酐遠高于正常值,當肌酐數達到500時可以考慮透析,肌酐500是透析的臨界點!但不是所有患者肌酐達到500都需要透析,肌酐500只是個適合于大多數人的參考值。是否需要透析可看患者的具體身體狀況而定。一般有的患者肌肝500多身體就耐受不住了,那就要透析,但也有的患者到肌酐一千多才透析,血肌酐多少就要透析,是根據患者自身來定的。透析降肌酐的效果很好,但是患者需要定期去做透析,稍有放松肌酐就會迅速回升,甚至升的比原來的更高,但長期透析,腎臟長時間不用則廢,至完全壞死,隨著腎功能的逐漸下降,透析也會越來越頻繁,透到最后即尿毒癥,繼續透析只有腎移植一條路可走。以上只是醫生根據患者簡單描述給予意見。建議患者聯系醫生,醫生會根據患者詳細病情,為患者量身制作治療方案。
2015-12-03 05:5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小名 住院醫師
家庭醫生診所
其他
內科
-
您好,一般來說腎病患者肌酐超過707umol/L需要透析。建議低鹽低鉀飲食,忌辛辣刺激生冷食物,注意休息,控制飲水,合理加強營養,注意休息
2015-12-03 03:0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