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蹲時膝蓋肌肉發脹且無法下蹲是何因?
下蹲時膝蓋肌肉發脹,近一個月都無法下蹲,?想得到怎樣的幫助:下蹲時膝蓋肌肉發脹,近一個月都無法下蹲,現在走路也有些別扭,2星期前做了針灸,沒有效果。請問是咋回事。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下蹲時膝蓋肌肉發脹且近一個月無法下蹲,走路別扭,針灸無效,可能是膝關節損傷、滑膜炎、半月板損傷、關節炎、肌肉拉傷等原因所致。 1.膝關節損傷:多因劇烈運動或外傷引起,如韌帶拉傷、軟骨損傷。會導致膝關節疼痛、腫脹、活動受限。治療包括休息、冷敷、熱敷、物理治療等。 2.滑膜炎:關節滑膜受刺激產生炎癥,出現腫脹、疼痛。可能由感染、創傷等引發。治療有藥物治療,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塞來昔布等,以及穿刺抽液等。 3.半月板損傷:常由扭轉外力引起,有疼痛、彈響等癥狀。輕度損傷可保守治療,嚴重時需手術修復。 4.關節炎:常見的有骨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等。表現為關節疼痛、僵硬。治療包括藥物治療,如氨基葡萄糖、美洛昔康等,以及康復訓練。 5.肌肉拉傷:運動不當可導致,局部疼痛、腫脹。治療以休息、理療為主。 出現這種情況應引起重視,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如 X 線、磁共振成像(MRI)等,明確病因,采取針對性治療。同時,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護膝關節,避免過度勞累和受傷。
2024-12-12 03:1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針灸? 針灸是針法和灸法的合稱,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通過經絡、腧穴的傳導作用,以及應用一定的操作法,來治療全身疾病的“內病外治”的醫術。針法是把毫針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體內,運用捻轉與提插等針刺手法來治療疾病。灸法是把燃燒著的艾絨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膚,利用熱的刺激來治療疾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