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個月寶貝牙齦內側一點白,是鵝口瘡嗎?
20天我家寶貝2個多月快3個月了,在前面牙齦內側有一小點白色,只有這一點,其他位置又沒有,以前彷佛看到過一次以為是奶斑,今天突然又看到了,這么久都還在,但又只有這一點不知道是不是鵝口瘡。他吃奶的話一直都差不多沒怎么變,很著急啊,聽說得了這個要趕緊治的。請醫生幫我判斷下啊,是的話我要怎么辦呢?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寶貝牙齦內側出現一點白色,可能是鵝口瘡,也可能是馬牙、奶漬殘留、口腔潰瘍、牙齦上皮珠等。 1.鵝口瘡: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口腔黏膜表面會形成白色斑膜,不易擦去。若確診,可用制霉菌素混懸劑涂抹,同時注意口腔衛生。 2.馬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一般無需特殊處理,會自行脫落。 3.奶漬殘留:多因喂奶后未清潔口腔,用干凈紗布輕輕擦拭即可去除。 4.口腔潰瘍:可能因創傷、感染等導致,局部會有疼痛,可使用西瓜霜噴劑促進愈合。 5.牙齦上皮珠:是上皮細胞堆積形成的,無需治療,會自然消失。 總之,僅憑一點白色難以明確診斷,建議家長帶寶貝到正規醫院口腔科就診,由醫生進行詳細檢查和診斷,以便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2024-12-11 23:2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鵝口瘡又稱雪口病為白色念珠菌感染在黏膜表面形成的白色斑膜疾病,營養不良,腹瀉,長期使用廣譜抗生素或者類固醇激素的患兒常有此病,新生兒多由產道感染或者哺乳時乳頭不潔及從污染的乳具獲得感染.鵝口瘡患兒一般不需要靜脈或者口服抗真菌藥物,可用2%碳酸氫鈉溶液于哺乳前清潔口腔,或者局部涂青霉素魚肝油混懸溶液,亦可口服腸道微生態制劑糾正倡導菌群失調,抑制真菌生長.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建議到醫院進行詳細檢查和咨詢,按醫囑對癥治療一定會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最后衷心的祝您早日康復.
2015-12-03 17:3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您好,鵝口瘡比較容易治療,可局部用藥,用制霉菌素研成末與魚肝油滴劑調勻,涂搽在創面上,每4小時用藥一次,療效顯著. ●全身用藥癥狀嚴重的孩子也可口服一些抗真菌的藥物,如制霉菌素或克霉唑等,進行綜合治療. ●飲食衛生保持餐具和食品的清潔,奶瓶,奶頭,碗勺等專人專用,使用后用堿水清洗,煮沸消毒.母乳喂養者每次喂奶前,母親應先洗手,清潔乳頭. ●營養供給應選擇容易消化吸收,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并適當增加維生素B和的供給,如動物肝臟,瘦肉,魚類以及新鮮蔬菜和水果等.
2015-12-03 13:5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鵝口瘡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小兒得了鵝口瘡要及時治療.一,局部用藥口腔內的局部用藥是最簡單而有效的方法.先用弱堿性溶液,如碳酸氫鈉溶液清洗口腔,然后用鹽水棉球洗干凈,最后涂上龍膽紫,每天2次,一般2~4天就可治愈.局部也可用制霉菌素,先將制霉菌素(片)碾成細末,平均分成4份,每次用1份,直接撒入患兒的口腔內,不喂水,讓寶寶自己用舌頭攪拌,使藥物與口腔黏膜充分地接觸.一般每天2次,幾天后鵝口瘡就會蕩然無存.二,全身用藥鵝口瘡嚴重的孩子也可口服一些抗霉菌的藥物,如制霉菌素或克霉唑.三,飲食注意衛生保持餐具和食品的清潔,如奶瓶,奶頭,碗勺要專用,每次用完后需要用堿水清洗并煮沸消毒,母親在每次喂奶前,應先洗手,并清洗乳頭,然后哺喂.患鵝口瘡的孩子尤應注意飲食營養,增強體質,這些均有助于預防鵝口瘡的發生.
2015-12-03 13:2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鵝口瘡又稱為雪口病,白念菌病,是由真菌感染,在粘膜表面形成白色菌斑的口腔疾病,多見于小兒,本病多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常因產道,乳頭,手指不潔途徑感染.鵝口瘡的治療比較簡單,主要用藥分為三種:一,局部用藥,可以用制菌霉素碾抹涂在創面上;二,全身用藥,對于比較嚴重的患者,可以口服制菌霉素等抗真菌藥物;三,預防衛生,保持小兒口腔衛生,喂奶前清洗乳頭...
2015-12-03 12:0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