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稍低且進餐晚即心慌無力,因胃潰瘍飲食控制所致,咋回事?
一般正常,血糖3.6剛剛卡邊,屬下限。稍稍晚一點進餐即心慌、四肢無力等。近一年來才發現。因胃潰瘍,飲食稍稍有些控制,隨即發生此類癥狀。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血糖稍低且進餐晚出現心慌、四肢無力,可能與飲食控制、血糖調節異常、藥物影響、胃潰瘍本身以及潛在疾病等有關。 1. 飲食控制:胃潰瘍導致飲食受限,能量攝入不足,易引發低血糖癥狀。 2. 血糖調節異常:身體對血糖的調節能力下降,不能及時應對血糖降低。 3. 藥物影響:治療胃潰瘍的某些藥物可能影響血糖代謝。 4. 胃潰瘍本身:胃部疾病影響食物消化吸收,導致血糖供應不穩定。 5. 潛在疾病:如胰島素瘤等,會過度分泌胰島素,導致血糖過低。 6. 其他因素:過度運動、情緒緊張等也可能誘發。 總之,出現這種情況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建議及時就醫,進行血糖監測、相關檢查以明確原因。平時要注意規律飲食,避免過度勞累和情緒波動。
2024-12-11 21:5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診斷:低血糖原因待查?我們經常強調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危險,最嚴重的可以導致低血糖昏迷,而且經常發生在凌晨,容易引起腦部不可逆性損害甚至死亡。建議盡快到內分泌科就診。
2015-12-04 04:0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低血糖對人體是有害的,尤其是對老年病人,低血糖的危害更甚于高血糖。低血糖的危害主要有:1、低血糖時,體內的腎上腺素、糖皮質激素、胰高血糖素及生長激素等升糖激素增加,導致反應性交血糖(蘇木杰效應),造成血糖波動,病情加重。2、長期反復嚴重的低血糖發作可導致中樞神經系統不可逆的損害,引起病人性格變異,精神失常、癡呆等。3、低血糖還可以刺激心血管系統,促發心律失常、心肌梗塞、腦卒中等。4、低血糖昏迷過久未被發現可造成死亡。
2015-12-04 00:2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你好,低血糖早期癥狀以植物神經尤其是交感神經興奮為主,表現為心悸、乏力、出汗、饑餓感、面色蒼白、震顫、惡心嘔吐等,較嚴重的低血糖常有中樞神經系統缺糖的表現,如意識模糊、精神失常、肢體癱瘓,大小便失禁、昏睡、昏迷等,值得注意的是每個病人的低血糖表現可以不一樣,但對病人本身本說,每次發作的癥狀基本相似,因此糖尿病患者及家屬應注意識別低血糖癥狀,以便及時采取措施。急癥處理:糾正低血糖。輕者速給糖類食物或飲料,不能口服或癥狀嚴重者立即靜脈注射葡萄糖。病因治療:功能性及反應性低血糖宜給低糖、高脂、高蛋白飲食,少食多餐,并給少量鎮靜劑及抑制迷走神經的藥物。腫瘤等其他原因引起的低血糖須作相應的病因治療。
2015-12-03 17:1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低血糖的危害主要有: ①引起記憶力減退、反應遲鈍、癡呆,嚴重者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②可誘發腦血管意外、心律失常及心肌梗塞。 ③一過性低血糖反應引起血糖波動,增加了治療的難度。 ④反復發生低血糖會動搖患者對治療的信心。 為了防止低血糖昏迷,糖尿病患者平時注意隨身帶兩樣東西:一樣是“病人卡”,說明自己的姓名、所患疾病名稱、用藥情況、家庭住址等;另一樣就是食品或糖果,必要時吃上以迅速改變低血糖狀態,但千萬注意不要用甜味劑食品治療低血糖。 1、心血管系統功能受損:表現心率加快,脈壓增加,靜息期心肌缺血、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 2、神經系統受損;大腦皮層受抑制,可發生意識朦朧,定向力識別力漸喪失,嗜睡、振顫、精神失常等,當皮層下受抑制,騷動不安,瞳孔散大,強直性驚厥等,甚至癱瘓,血壓下降。 3、其它:眼睛、腎臟:出現視網膜剝離,眼底出血。使腎血流量減少,腎小球濾過率降低,加重腎損傷害。對于低血糖癥必須做到“防重于治”,并且預防低血糖發作是治療糖尿病低血糖最佳治療措施。在低血糖預防中應該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合理使用胰島素和口服降糖藥 ◎生活規律,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注意適量運動 ◎自我血糖監測能夠明顯減少低血糖的發生率 ◎糖尿病患者外出時應注意隨身攜帶食物和急救卡片 ◎警惕夜間低血糖 夜間低血糖的癥狀: *噩夢 *出汗,汗濕衣服 *晨起頭痛 *晨起乏力
2015-12-03 11:3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