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睪丸炎和附睪炎如何治療及有何危害?
慢性睪丸炎如何治療?慢性附睪炎有什么危害發生?一個同事得了這種病,在吃藥治療中,但是我們的工作環境都壓力很大,經常一坐就是很長時間,請問專家,如果不好的話,會有哪些危害啊?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慢性睪丸炎和附睪炎是男性生殖系統常見疾病,其發病與病原體感染、免疫反應、尿液反流等有關。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等。若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引起多種危害,如不育、睪丸萎縮、慢性疼痛等。 1. 發病原因: 病原體感染:如細菌、病毒、支原體等。 免疫反應:自身免疫異常可導致炎癥。 尿液反流:尿液逆流進入附睪引發炎癥。 外傷:陰囊損傷可能誘發炎癥。 長期不良生活習慣:久坐、憋尿、酗酒等。 2. 治療方法: 藥物治療:常用藥物有頭孢呋辛酯、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等,需遵醫囑使用。 物理治療:熱敷、紅外線照射等有助于緩解癥狀。 手術治療:病情嚴重時,可能需要手術切除病變組織。 3. 危害: 不育:影響精子生成和質量。 睪丸萎縮:睪丸組織受損,體積變小。 慢性疼痛:長期疼痛影響生活質量。 心理問題:因疾病帶來的身心不適,可能導致焦慮、抑郁。 影響性功能:出現勃起功能障礙、早泄等。 慢性睪丸炎和附睪炎需引起重視,及時就醫,遵循醫生建議進行規范治療,并改善生活習慣,以減少危害的發生。
2024-12-12 11:2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睪丸炎是男科常見疾病,臨床上主要分為急性化膿性睪丸炎和腮腺炎性睪丸炎兩種,其中以急性化膿性睪丸炎最為多見。引起睪丸炎的原因很多,譬如感染、外傷、腫瘤都可以引起。睪丸炎通常由細菌和病毒引起。睪丸本身很少發生細菌性感染,由于睪丸有豐富的血液和淋巴液供應,對細菌感染的抵抗力較強。細菌性睪丸炎大多數是由于鄰近的附睪發炎引起,所以又稱為附睪—睪丸炎。常見的致病菌是葡萄球菌、鏈球菌、大腸桿菌等。病毒可以直接侵犯睪丸,最多見是流行性腮腺炎病毒,這種病原體主要侵犯兒童的腮腺。但是,這種病毒也好侵犯睪丸,所以往往在流行性腮腺炎發病后不久,出現病毒性睪丸炎。
2015-12-04 04:3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附睪炎是青壯年的常見疾病,每當身體抵抗力低下時,大腸桿菌、葡萄球菌、鏈球菌等致病菌便會乘機進輸精管逆行侵入附睪引發炎癥。因此,本病多繼發后尿道炎、前列腺炎、精囊炎。病因不同,其治療方法具有差異性,根據您的描述,建議您可結合自身情況,必要時可積極到醫院做個認真的檢查后遵醫囑給予對癥處理。平時要注意局部衛生,多喝水,避免不潔性交等。祝您健康。
2015-12-03 20:1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可做如下檢查:1.睪丸自檢使陰囊松弛,以便摸到硬塊和異常。檢查時,雙腳站立,摸摸是否有腫塊或其他異常。正常睪丸呈卵圓形,表面光滑,中等硬度。2.局部檢查雙側陰囊內腫塊后,大致可區分良惡性病變。懷疑睪丸腫瘤后,不宜作睪丸腫瘤局部穿刺活檢,因較易引起腫瘤轉移。確診睪丸腫瘤性質需依靠手術后的病理報告。3.B超檢查可較準確測定睪丸的大小、形態及有無腫瘤發生。凡是隱睪患者,可了解睪丸發育情況及是否腫大、惡變等。4.抽血化驗腫瘤標記物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正常值<5微克/升)和甲胎蛋白(AFP正常值<25微克/升)檢查超過正常值,應作進一步檢查。5.胸部X線檢查包括透視或拍胸片。6.計算機斷層掃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可較為精確地了解腹膜后有無轉移,對尚未行隱睪摘除、可能已惡變的患者尤為有益。
2015-12-03 16:3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