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輸尿管上端狹窄術后引流管不通如何處理?
我兒子確診為先天性輸尿管上端與腎盂連接處狹窄,行輸尿管腎盂成形術,護理時腎盂引流管輸尿管不通,手術時,輸尿管內沒有放置管,而是從腰部引出一條管排尿,現在醫生建議通過膀胱鏡放入管,使堵塞部分開通,不知可行嗎?還有沒有別的辦法?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先天性輸尿管上端與腎盂連接處狹窄行手術后,腎盂引流管輸尿管不通是較為棘手的情況。可行的處理方法包括通過膀胱鏡置入管開通堵塞部分,也可能有其他選擇,如藥物治療、再次手術、物理治療等。 1. 膀胱鏡置入管:這是一種常見的處理方式,通過膀胱鏡將管放入輸尿管,以疏通堵塞部分,操作相對簡單,創傷較小。 2. 藥物治療:使用一些具有擴張輸尿管平滑肌作用的藥物,如坦索羅辛、硝苯地平、黃體酮等,有助于緩解輸尿管痙攣,促進尿液排出。但藥物治療效果可能有限。 3. 再次手術:如果堵塞情況嚴重,可能需要再次進行手術來修復狹窄部位,重建輸尿管的通暢。 4. 物理治療:如局部熱敷、按摩等,可能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緩解輸尿管的緊張狀態。 5. 密切觀察:在采取治療措施的同時,密切觀察患者的癥狀、體征以及尿液引流情況,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總之,對于先天性輸尿管上端狹窄術后引流管不通的情況,需要綜合考慮患者的具體病情和身體狀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同時,患者及家屬應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以促進病情的恢復。
2024-12-12 03:3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目前考慮是腎盂輸尿管成形術后引起的再狹窄,考慮原因可能為手術創傷形成局部瘢痕、先天性狹窄程度嚴重手術條件不佳等。之所以從腰部引出一條管排尿是為了避免尿液經過剛剛成型的腎盂輸尿管結合部引起慢性炎癥刺激,目前行膀胱鏡輸尿管置管的方式是正確的,目的是將術后沒有打開的腎盂輸尿管結合部撐開,以期達到開放的效果。
2015-12-03 22:5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目前考慮是腎盂輸尿管成形術后引起的再狹窄,考慮原因可能為手術創傷形成局部瘢痕、先天性狹窄程度嚴重手術條件不佳等。之所以從腰部引出一條管排尿是為了避免尿液經過剛剛成型的腎盂輸尿管結合部引起慢性炎癥刺激,目前行膀胱鏡輸尿管置管的方式是正確的,目的是將術后沒有打開的腎盂輸尿管結合部撐開,以期達到開放的效果。
2015-12-03 18:3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泌尿道感染? 泌尿道感染(UTl)是指病原體直接侵入尿路,在尿液中生長繁殖,并侵犯尿路黏膜或組織而引起損傷9按病原體侵襲部位的不同,分為腎盂腎炎、膀胱炎、尿道炎。腎盂腎炎又稱為上尿路感染;膀胱炎和尿道炎合稱下尿路感染。可根據有無臨床癥狀,分為癥狀性泌尿道感染和無癥狀性菌尿。據國內外文獻報道,一般成年女性泌尿系感染的患病率為3%~4.5%,而65歲以上時則增至15%~20%。男性50歲以前很少發生泌尿系感染,而65~70歲時有3%~4%患病,70歲以后其患病率也可達20%以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