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歲女性近視 10 年,右眼角肌肉抽動半年如何治?
你好醫生,我的老婆到現在為止已經近視10年了,今年她42歲,前些日子她的右眼角肌肉抽動或痙攣半年,現在半面部肌肉,有時候說話的時候眼角角還抽動,無其他明顯癥狀.請問右眼角肌肉抽動怎么治療?謝謝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右眼角肌肉抽動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用眼過度、神經問題、精神因素、面部肌肉疲勞、腦部病變等。 1.用眼過度:長時間使用電子設備或閱讀,導致眼部肌肉緊張。應注意適當休息,每隔一段時間遠眺或閉目養神。 2.神經問題:面神經或三叉神經異常可能引發抽動。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營養神經的藥物,如甲鈷胺、維生素 B1、腺苷鈷胺等。 3.精神因素:壓力大、焦慮等可能導致。要學會放松,如進行冥想、瑜伽等。 4.面部肌肉疲勞:長期保持不良表情或動作。可通過熱敷、按摩緩解。 5.腦部病變:如腦部腫瘤等,較為少見,但需警惕。可能需要進行腦部影像學檢查,如 CT 或 MRI。 總之,右眼角肌肉抽動的原因多樣,建議及時就醫,進行詳細檢查,明確病因后采取針對性治療。同時,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心態。
2024-12-11 23:5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眼皮跳分為上眼皮和下眼皮跳在生活中,不少人都有過眼皮跳的經歷。跳動多出現在上眼皮,有時也會在下眼皮,不為人的思維和意識所控制。眼皮跳分為生理性和心理性,前者一般很快就會過去,有時候也會持續幾天;而后者比較嚴重,呈進行性發展。眼皮跳分生理和心理性據了解,生活中通常引起眼皮跳動的原因,包括過度勞累、緊張、眼睛本身的疾病或用眼不當,以及外傷等,這些因素可以刺激眼部神經,導致肌肉收縮,然后就會引起肌肉跳動。生理性眼皮跳一般比較輕微,如果是勞累過度,休息后就會好,即使是有炎癥等病因也都是可以通過治療緩解的。而面肌痙攣后的眼皮跳的病因在腦內,是很難自愈的,發展趨勢是進行性加重。眼皮跳的原因眼皮跳,很多人認為是有好的事情發生或者有不好的事情發生。從醫學上講,眼皮跳的學名是“眼瞼震顫”,主要是因為眼瞼內一條很薄的肌肉-輪匝肌反復收縮,起因有兩種,一種是因為休息、睡眠不足,或者是因為貧血、煙酒過度,另外一種是因為眼病引起,比如近視、遠視、散光、結膜炎、角膜炎……醫治方法一方面要注意休息,如果嚴重的話可適量服用奎寧(醫生監控下才可服用!!!),特別嚴重的要到醫院去哦!這里除了引用科學理論外,我對眼皮跳可能的后果作一下簡單的分析,如果一個人的眼皮總跳,一方面因為休息不當或疲勞等上述原因,一方面因為不停的眼皮跳,勢必會心緒不寧,在工作的時候真的可能引發出來一些意外或者錯誤,如果是在馬路上走路、騎車甚至開車,有很大可能性導致事故發生,這基本上就是眼皮跳所引發的“禍”,至于說跳“財”恐怕只能牽強附會了!伴隨生活節奏的加快,眼皮跳越來越多地困擾人們的工作生活,特別是在換季的時候。長期以來,由于面神經學這一學科沒有統一的、規范的診斷和治療標準,對“眼皮跳”說法各異,或片面或盲目,導致在治療和預防上存在著諸多誤區。一、有些人認為眼皮跳無所謂,民間有“左眼跳財,右眼跳災”之說,尤其對左眼跳更不在意,結果延誤了病情;二、一些人過于敏感,眼皮剛剛跳,馬上就去治療。期望“立竿見影”好得快,慌不擇法,也不考慮后果。結果把本來是一種容易治好的常見病,變成了極為難治的疾病。三、混淆或不確定病癥。錯把眼皮跳都當痙攣治,更有人拿面癱后遺癥出現的眼皮跳也當痙攣治。北京伊濟源面神經學研究院院長孫連桂通過對臨床8000余例面神經疾病可視性病例分析后認為,無論是眼皮跳,還是面肌痙攣,除占位性病變外,多是由于精神緊張,眼肌疲勞,睡眠不足,慢性疾病前兆和面癱后遺癥等因素,使得神經功能傳導減弱,眼部營養不足,毛細血管與神經末梢形成觸點式粘連,牽動肌肉,導致不自主跳動。毛細血管與神經末梢接觸面積增大,從觸點式粘連變成線狀性粘連,由跳動變成抽動,就形成了面肌痙攣,病灶也在眼部。從診斷上看,單純的眼皮跳與面肌痙攣有著明顯的區別,單純的眼皮跳,一般面部肌肉沒有凹陷、鼻唇溝不對稱或面頰呈線狀萎縮帶;眨眼時,口輪匝肌沒有牽動感。其實,眼皮跳是每個人在生活中都可能遇到的,大部分人可以在短期自行消失。所以,當眼皮剛剛跳動時,不要馬上去治療,而是要多注意休息,放松精神,保持良好的心態;同時,注意觀察一下,眼皮跳是逐漸減少還是增加,有沒有向下擴大的趨勢和從眼周圍向口角的線狀牽拉感。另外,照照鏡子,瞧一瞧、摸一摸有沒有明顯的萎縮處(凹陷處)。如果一周后眼皮仍然跳,就應該到專業醫療機構進行診治。一般在疲勞過度、用眼過久或睡眠不足之時,眼皮跳的發生率較為頻繁,其它像是強光、藥物產生的刺激,或眼睛被吹進了異物,或常常抽煙喝酒等等,都會刺激眼睛,引起眼皮跳。眼皮跳個幾秒到幾分鐘屬正常情況,只要過一段時間后,便會自動恢復,也可閉上眼睛休息一下,或是用熱毛巾敷一下眼睛,就縮短眼皮跳動的時間。如果眼皮跳個不停,應立即找醫生診治了。
2015-12-04 08:1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這是面肌痙攣。特發性面肌痙攣多見于40歲以上的成人,可能與動脈硬化、高血壓病變有關。如患者是30歲以下青年,常暗示腦小腦角、內聽道、膝狀節、中耳乳突或腮腺內存在著神經刺激性病變,如先天性膽脂瘤、血管瘤、聽神經瘤和蛛網膜囊腫等。痙攣是該病的一個危險信號。遇有此等情況,應及時進行神經系統全面檢查,必要時應進行顱腦CT或MRI檢查,絕大可觀察等待,以免貽誤治療。 (一)藥物治療 除苯妥英鈉或卡馬西平等藥對一些輕型患者可能有效外,一般中樞鎮靜藥、抑制劑和激素等均無顯著療效。過去常用普魯卡因、無水酒精或5%酚甘油等做莖乳孔處注射,以造成一時性神經纖維壞死變性,減少異常興奮的傳導,一次注射量為0.3~0.5ml,以達以出現輕度面癱為度。劑量過大將產生永久性面癱,劑量過少3~5個月后仍要復發。現已很少采用。 注射方法:患者側臥,常規碘酒酒精消毒患側耳下乳突周圍,于外耳道底軟骨與乳突前緣交界處,用20~21號針頭,接2ml注射器,針尖指向前內上方,與顱底水平線呈30度角,刺入3厘米即進入一凹陷內,先注射1%普魯卡因1ml,不撥出針頭,觀察1~2分鐘有無出現面癱,如出現面癱表示刺中神經干,然后接上有水酒精空針,注入0.3~0.5ml酒精或酚甘油,將發生明顯面癱而痙攣消失。經過半年后面癱多能逐漸恢復,約2/3的病人痙攣亦將復發。 (二)射頻溫控熱凝療法 用射頻套管針依上法刺入莖乳孔內,利用電偶原理,通過射電使神經纖維間產生熱能,溫度在65~70℃,在面神經功能監測儀監護下,控制溫度使神經熱凝變性,以減少傳導異常沖動的神經纖維。術后同樣要發生面癱,在1~2年內的面癱逐漸恢復過程中又會舊病復發,否則電熱過度,痙攣雖可長期不發作,但取而代之的是永久性面癱。 (三)手術治療 1.面神經干壓榨和分支切斷術 在局麻下,于莖乳孔下切口,找出神經主干,用血管鉗壓榨神經干,壓榨力量應適當控制,輕則將于短期內復發,重則遺留永久性面癱。如將遠側分支找出,在電刺激下找出主要產生痙攣的責任神經支,進行選擇性切斷,效果雖較壓榨術好,但術后仍要發生輕度面癱,1~2年后亦有復發。 2.面神經減壓術 即將面神經出顱之骨管磨開減壓,系1953年首先由Proud所采用。在局麻下鑿開乳突,用電鉆將面神經的水平垂直段骨管完全磨去,縱行切開神經鞘膜,使神經纖維得以減壓。1972年Pulec認為,單純乳突內減壓范圍太小,應同時將內聽道頂部和迷路段全部磨開減壓。手術中也曾發現神經有病理改變如神經水腫、彌漫性肥厚和神經鞘纖維性收縮等與病因相矛盾的現象,但手術后確實有些病人得到治愈。1965年Cawthorne曾報告13例手術并未發現任何異常。減壓術較復雜,尤其全段減壓術不僅難度大,而且有一定危險。所謂療效是否因手術中創傷面神所致,并非減壓之效,也值得商榷。 3.面神經垂直段梳理術 Scoville(1965年)依上法將垂直段面神經骨管磨開后,用纖刀將垂直段縱行剖開1cm,并在其間隔以硅膠薄膜,其目的是切斷交叉的神經纖維,以減少異常沖動傳導,缺點是很難確切地達到既不明顯面癱又不出現痙攣的程度。 4.面神經鋼絲絞扎術 為作者設計,用直徑1mm鋼絲將面神經干絞扎,做永久性壓榨,絞扎程度可以隨意調整,方法簡便可靠,適用于年老體弱、不宜進行開顱探查者,更適用于一般基層醫療單位。 局麻,于耳垂后下,沿下頜角做弧形切口,分離腮腺后緣,找出面神經主干,取不銹鋼絲貫穿于乳突前方骨衣上,扭緊固定以作為支點,然后繞穿神經干絞扎之,一面絞扎一面觀察面肌活動,直到痙攣停止而呈輕度面癱為止。一般以眼裂閉不上達1~2mm為宜。鋼絲留置切口外,暫不剪斷,俟次晨觀察痙攣有無復發,再做最后一次壓力調整,剪去多余的鋼絲,埋入皮下。術后如有復發,可打開切口,找出鋼絲尾段現進行絞扎。如長期面癱不恢復,亦可進行鋼絲松解。本法的缺點是術后肯定要有3~6個月的面癱,復發率較高,達30%。 5.顱內顯微血管減壓術 Jannetta于1966年倡用,是目前國際上神經外科常用的方法。 6.顱內面神經干梳理術(神經縱行劈裂術),復發率少而治愈率高,特別是減少了耳聾并發癥,現已取代了血管減壓術。其所以有效,可能是神經纖維梳理后,破壞了神經根區的異常電位蓄積,阻止了異常沖動的電位發放。
2015-12-04 06:1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您的情況可能是面肌痙攣的前兆。建議您及早到針灸科,采用針灸治療。出門注意戴口罩、眼鏡,不要吹風。
2015-12-03 21:2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你好!可能神經系統的問題,神經炎,.需要營養神經藥物治療,如谷維素和維生素B1ATP片等
2015-12-03 15:3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