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動脈硬化的癥狀與原因是什么?
看東西的時候總是感覺模糊的厲害聽朋友說可能是近視我不怎么相信去醫(yī)院檢查的時候大夫說是動脈硬化的癥狀我不明白是什么意思當時也沒有問我想問問大夫眼睛動脈硬化的癥狀及原因?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yī)師
家庭醫(yī)生在線合作醫(yī)院
其他
全科
-
眼睛動脈硬化是一種常見的眼部血管疾病,癥狀包括視力模糊、視野缺損等,其原因主要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年齡增長、吸煙等。 1. 高血壓:長期高血壓會損傷血管內皮,導致血管壁增厚、變硬,影響眼部血液供應。 2. 高血脂:血液中膽固醇、甘油三酯等脂質過高,易在血管壁沉積,引發(fā)動脈硬化。 3. 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會損害血管,增加動脈硬化風險。 4. 年齡增長:隨著年齡的增加,血管彈性逐漸下降,容易發(fā)生硬化。 5. 吸煙:煙草中的有害物質會損傷血管內皮,促進動脈硬化的形成。 總之,眼睛動脈硬化對視力影響較大,一旦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yī)。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低鹽低脂飲食、適量運動、戒煙等,預防眼睛動脈硬化的發(fā)生。同時,定期進行眼部檢查,有助于早期發(fā)現和治療。
2024-12-12 03:1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yī)師
家庭醫(yī)生在線合作醫(yī)院
其他
全科
-
1、用眼方式:城里人視線大部分時間在5米以內,再也看不見地平線,工作、學習甚至游戲都是“精細視近”,就連飛行員也因雷達等的出現,用眼方式從“視遠為主”改為“視近為主”;2、生活方式:人再不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園作業(yè),人造光源代替了自然光源;3、綜合因素:緊張情緒、營養(yǎng)結構、環(huán)境污染等綜合因素,均影響著眼睛的發(fā)育和健康。問:那我們現在應如何保護眼睛?答:要根據各年齡段人易患眼病的情況,有針對性地保護和防治。胎兒期病變:先天性白內障。生理:妊娠前3個月內,是胎兒發(fā)育眼睛的關鍵時期。病因:1、遺傳因素:醫(yī)療條件改善,讓有遺傳病的人不僅生存了下來,還得以結婚生子,這樣就增加了遺傳病遺傳的幾率,患先天性白內障的嬰兒,人數相對有所增加;2、環(huán)境污染:孕婦或者是用藥,或者是飲食,或者是其他原因等,讓有害物質進入體內,在細胞分裂過程中,干擾了DNA的某個環(huán)節(jié),致使胎兒患上先天性白內障。防治:母親懷孕期間,特別是在胚眼形成階段,即妊娠的前3個月內,應謹防感冒、發(fā)熱、風疹、蕁麻疹等,一旦發(fā)病,應在醫(yī)生指導下用藥,以免對胎兒造成損害;另外,孕婦應補充充足的維生素;嬰兒誕生后,要有檢查眼疾的意識,先天性白內障越早查出越有利治療。嬰兒期病變:斜視性弱視生理:人的視功能是后天逐漸發(fā)育的,若嬰兒先天眼外肌肉發(fā)育異常,如,眼肌分離不良,或支配肌肉的神經麻痹等等,或者是家族遺傳因素,無法同時注視一個物體,大腦中樞就同時產生兩個不同影像,互相干擾,無法看清,大腦為克服干擾,就會強迫斜視眼不看東西,這樣視功能發(fā)育就會停止在一個初級階段,形成弱視。病因:除了遺傳因素外,有人說,可能與營養(yǎng)狀況改變,孕婦盲目進補,胎兒發(fā)育不均衡,致使眼外肌肉發(fā)育異常等。防治:越早查出越有利治療。0-12歲病變:遠視性弱視生理:嬰兒出生時,沒有單視功能,視力不及成人的1%,也沒有融像功能,視覺功能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發(fā)育,并要不斷地接受外界清晰物像的反復刺激,以促進發(fā)育,如果在此期間發(fā)生了遠視,視網膜無清晰圖像就形成弱視。病因:兒童眼球小,眼軸短,多為“遠視眼”,又因兒童角膜及晶體屈折力大,睫狀肌收縮力強,兒童想看清物體,就需要更多的調解力,向內轉得過度,或向外轉得過度,就會發(fā)生內斜視或外斜視。防治: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是視網膜上的圖像和大腦建立聯(lián)系的階段,若超出了這個階段,就再也建立不起聯(lián)系了,因此一定要盡早發(fā)現孩子視物不清現象,盡早戴眼鏡矯正,讓視物清晰起來,可防弱視。10-16歲病變:近視眼生理:這個年齡段孩子的眼睛的發(fā)育,處“遠視狀態(tài)”到“正視狀態(tài)”的定型階段。這個時期,眼球眼軸會長長,到16歲定型時,會長到23毫米。病因:這個時期,正是孩子學習最緊張的時期,眼睛“視近過度”,眼軸長到23毫米后,還會繼續(xù)長,超過23毫米,眼睛就近視了,每延長一毫米,屈光度數就會增加300度。防治:在眼球發(fā)育定型階段,盡量不要“視近過度”!預防近視眼,要少食酸性和甜的食品,否則會影響食物中鈣離子的吸收;此外可多食一些健脾養(yǎng)胃,補益氣血的食物,如龍眼肉、山藥、胡蘿卜、山芋、芋頭、菠菜、小米、玉米等;肝腎陰虧者,應多食用一些補益肝腎、生精養(yǎng)血的食物。如動物肝臟、雞肉、雞蛋、牛肉、魚類、桑椹、黑豆、紅棗、核桃仁、桂圓肉等;近視眼患者還應補充蛋白質、鈣質和磷質、維生素等,此外還需補充鋅、鉻等元素。黃豆、杏仁、紫菜、海帶、羊肉、黃魚、奶粉、茶葉等食物中鋅的含量較高;牛肉、谷物、肉類、肝類等物品中含鉻較為豐富。青、中年病變:癥狀性干眼癥生理:淚液有濕潤眼球等功能,如果淚液分泌太少或者蒸發(fā)過多,角膜表面和結膜表面得不到足夠的滋潤,看東西時,就會出現視物不清、眼睛酸澀等狀況。眨眼是一種保護性的神經反射作用,使淚水均勻地涂在角膜和結膜表面,以保持其潤濕,正常人每分鐘眨眼約為10-20次。病因:隨著電腦的普及,不少長期在電腦前工作的人,由于眼睛長時間注視電腦屏幕,眨眼的次數減少,使角膜不能得到充分的滋潤,從而發(fā)生眼睛干澀的癥狀。有調查表明,每天在電腦前工作3小時以上的人中,有90%的人眼睛有問題,表現癥狀是:眼睛發(fā)干發(fā)澀、視力模糊、頭痛、煩躁、疲勞、注意力難以集中等,這種電腦視力綜合征就是典型的干眼癥。防治:建議,1、電腦屏幕上顯示的亮度應為周圍光線的3倍左右;2、屏幕的上端稍微低于視線10-15度,眼睛與電腦屏幕距離要保持在60厘米以上;3、在電腦前每工作1個小時,就應休息10分鐘,閉目養(yǎng)神,用手按摩放松眼部周圍的肌肉,或者眺望遠處的景物等;4、還可以使用一些人工淚液來滋潤眼睛,或刻意增加眨眼的次數;5、多吃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例如胡蘿卜和動物肝臟等。人們剛開始感到眼睛干燥和酸澀時,眼睛只是處于功能性損傷的階段,不用太擔心,人體有一定的自我恢復功能,只要還沒有對眼睛造成根本性的損傷,干眼癥是可以治好的;但是如果這時還不注意保護眼睛,使眼睛繼續(xù)長期處于干燥的狀態(tài),就會引起角膜上皮細胞的脫落,造成器質性的損傷,嚴重影響視力。中年男性病變:中心性漿液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簡稱中漿)生理:中漿是中年人常見的一種眼底病,其中男性遠多于女性,且易復發(fā)。在物象形成過程中,視網膜的作用好像是照相用的底片,而黃斑區(qū)是視網膜上視覺最敏銳的區(qū)域,當黃斑區(qū)色素上皮的屏障功能發(fā)生障礙時,會導致視網膜的盤狀脫離,這就是中漿。此時,患者多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視力下降、視物模糊、視物變形、變小變色或眼前暗影。病因:本病的具體病因不明,但有資料表明,精神緊張、情緒波動、吸煙飲酒等因素與本病有關。防治:精神釋壓;盡管中漿是一種自陷性疾病,一般3-6個月內不用任何治療可自然痊愈,但多次復發(fā)、病程長者可有輕度或中度的視力減退,甚至視物變形不能消退,因此一旦發(fā)生中漿,應到醫(yī)院就診。中年女性病變:青光眼(可致失明)生理:黃種人女性在緊張的狀況下,最容易誘發(fā)青光眼。青光眼是眼球內壓力,超過了眼球內部組織,特別是視神經所能承受的限度,引起視神經萎縮和視野缺損的眼病。如果患者有眼球脹痛、眉棱骨痛、頭痛、霧視、虹視(視燈周圍有虹暈)等癥狀時,要注意警惕自己是否患有青光眼。病因:生活節(jié)奏快、工作壓力大,致使精神緊張,如此精神因素是誘發(fā)青光眼的主因。防治;精神釋壓極為重要。若患上青光眼怎么辦?由于青光眼對視功能所造成的損失,往往是不可挽回的,因此早期的診斷和治療非常重要。急性者容易發(fā)現,慢性者因其較為隱蔽,癥狀不太典型,往往容易被忽視,待去醫(yī)院就診時,視力或視野損失已不可挽回。因此定期進行眼科檢查,可有助于本病的及早發(fā)現和治療。老年人(1)病變:老年黃斑變性(可導致失明)生理:老年性黃斑變性又稱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AMD),為黃斑區(qū)結構的衰老性改變。本病大多發(fā)生于45歲以上,其患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增高,是當前老年人致盲的重要疾病。病因:人眼是自然光下進化而成的,長期人造光源照射,特別是藍光和強光,對眼易造成光損害;另外,病因可能還與遺傳、先天性缺損、營養(yǎng)不良、中毒、藥物作用、免疫異常以及心血管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等全身性疾病有關。防治:更多地回歸大自然,拒絕強光和藍光照射,避免“慢性光損害”;其他原因,針對性治療。老年人(2)病變:老年性白內障生理:年齡的增長,眼中晶狀體會逐漸衰老,晶狀體蛋白質代謝紊亂,細胞代謝降低;另外,維生素C缺乏、晶體PH值的改變以及一些有毒物質滲入晶體都可引起晶體蛋白的變性,產生混濁。病因:老年性白內障是多發(fā)病,原因復雜,主要原因有營養(yǎng)不良、代謝紊亂、內分泌變化、過于頻繁地照射紅外線、紫外線等。防治:針對以上因素,適當增加營養(yǎng),多吃水果蔬菜,保持心情舒暢,避免過強光線及紫外線、紅外線直射眼睛,如夏日出門戴遮陽帽、墨鏡;冬日用遠紅外取暖器時,不直視取暖器。發(fā)現內分泌疾病,要及時診治等。另外,定期進行健康檢查,發(fā)現早期晶狀體變化后,認真保養(yǎng),可使白內障的發(fā)展減緩,對視力不會有多大影響,即使晶體混濁明顯,視力顯著下降也不必緊張,可選擇手術治療。現代病并發(fā)癥*高血壓:眼壓過高,會導致眼底出血、眼底動脈硬化等;防治:控制血壓。*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血糖會很高,眼球長期“泡”在糖水中,會像甜杏在甜水中被腌制成果脯一樣,脫水而失明。防治:控制血糖。養(yǎng)生保健*保健:保持身體陰陽平衡,機體健康達最佳狀態(tài),眼部局部代謝亦會處最佳狀態(tài),可延緩衰老等病變;*營養(yǎng):以往生活貧困時期,大都營養(yǎng)不良,所以講究維生素A、維生素C等的進補;現在營養(yǎng)狀況良好,眼睛保養(yǎng),無需刻意進補,均衡飲食即可。
2015-12-04 01:0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yī)師
冠縣人民醫(y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由于眼底血管是全身惟一可直接觀察到的血管,因此我們通常將眼底比喻為“窗口”,這個窗口可對某些全身性疾病的診斷、治療等提供客觀依據。眼底動脈硬化的發(fā)生分兩種不同的情況,一種是單純的老年性生理性動脈硬化,既無高血壓、糖尿病等全身疾患,也無眼部其他異常情況。50歲以上的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老年性動脈硬化,屬于這種情況者無需任何治療。
2015-12-03 23:4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y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