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一個月左右出現腰部、下肢、肩及手足部關節酸痛,且類風濕因子陽性,可能是類風濕關節炎、骨關節炎、反應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脊柱關節病等導致。 1.類風濕關節炎:這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功能紊亂導致關節炎癥。癥狀常對稱出現,關節腫脹、疼痛、僵硬。治療藥物包括甲氨蝶呤、來氟米特、柳氮磺吡啶等。 2.骨關節炎:多因關節軟骨退變、骨質增生引起。常見于中老年,勞累后疼痛加重。可使用硫酸氨基葡萄糖、雙醋瑞因、塞來昔布等。 3.反應性關節炎:常繼發于感染,如腸道、泌尿生殖道感染。除關節癥狀,還可能有發熱、皮疹。治療以抗炎為主,如美洛昔康、依托考昔等。 4.系統性紅斑狼瘡:是一種自身免疫病,可累及多系統。除關節癥狀,還可能有皮膚紅斑、腎臟損害等。常用藥物有羥氯喹、潑尼松等。 5.脊柱關節病:包括強直性脊柱炎等,與遺傳、感染等有關。常有下腰背疼痛、僵直。可選用沙利度胺、阿達木單抗等。 出現上述癥狀應及時就醫,進行全面檢查,明確診斷,并在醫生指導下規范治療。
2024-12-11 20:1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您好,目前對于類風濕而言,仍屬于一個疑難病,因為目前尚無特效藥物,無法根治,治療的目的是減輕疼痛,改善關節功能,防止關節破壞,降低致殘率。治療主要是一些常規的抗風濕藥物,就是一些消炎鎮痛類的藥物,再就是陪中藥,針灸,中藥熏蒸等等治療,平時應注意關節的保暖、防風、防潮濕。要適當運動。
2015-12-04 13:5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類風濕治療目的是解除關節疼痛,防止關節破壞,保留和改善關節功能.在疾病的不同階段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法,具體方法有:一,理療:局部熱療,熱水浴,溫泉浴,蒸氣療法及石蠟療法等均可使疼痛減輕晨僵消失,病人感到舒適.急性滲出性病變可用冷敷來減輕疼痛.紅外線,超短波或短波透熱療法等也可增加局部血循環,促使炎癥及腫脹消退,疼痛減輕,并以增強藥物對局部的作用.二,藥物治療:(一)水楊酸鹽:阿斯匹林仍為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首選藥物.(二)消炎痛:非類固醇抗炎藥,效果較好,其鎮痛,退熱及抗炎作用都較強.(三)異丁苯丙本酸:抗炎,鎮痛及退熱作用均較阿斯匹林強10倍以上,副作用較阿斯匹林小.(四)皮質激素:對急性炎癥有顯著療效,長期應用副作用較多,停藥后極易復發.(五)青霉胺:應用青霉胺治療,除使關節癥狀緩解外,可使血沉及C反應蛋白降低,類風濕因子轉為陰性.(六)疏甲丙脯酸.(七)雷公藤:具有消炎,抗菌,調節免疫,活血化瘀,殺蟲等作用.(八)金制劑:可能干擾細胞的生化反應.對關節疼痛及晨僵有明顯療效,也能使血沉及C反應蛋白好轉,有效率可達70-90%.(九)免疫抑制劑:對本病有一定療效,常用者有環磷酰胺,硫唑嘌呤.(十)免疫增強劑:胸腺素.(十一)手術治療.
2015-12-04 02:1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