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眼視盤黑色素細胞瘤需治療嗎,嚴重嗎,注意啥
左眼視盤黑色素細胞瘤需要治療嗎?嚴重嗎?今后要注意的問題是什么?開始出現了眼睛模糊不清的癥狀,眼里有東西就像一條弧線黑色的隨著目光轉,不知道該怎么辦啊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左眼視盤黑色素細胞瘤是一種較為少見的眼部腫瘤。是否需要治療取決于瘤體的大小、生長速度、有無癥狀等。一般來說,其嚴重性因人而異。患者今后要注意定期復查、避免眼部外傷、保持良好用眼習慣等。 1. 疾病介紹:視盤黑色素細胞瘤多為良性,但也有少數可能惡變。它通常起源于視盤的黑色素細胞,可逐漸增大影響視力。 2. 治療與否:如果瘤體較小,無癥狀且穩定,可密切觀察。若瘤體增大、影響視力或有惡變傾向,則需治療,如手術切除。 3. 嚴重性:良性且穩定時不太嚴重,若惡變或嚴重影響視力則較嚴重。 4. 復查事項:定期進行眼部檢查,包括視力、眼壓、眼底檢查等,以便及時發現變化。 5. 用眼習慣:避免長時間用眼,注意眼部休息,不在昏暗環境中看書或看手機。 6. 避免外傷:防止眼部受到撞擊、揉搓等外傷,以免加重病情。 總之,左眼視盤黑色素細胞瘤患者應重視病情,遵循醫生建議進行治療和隨訪,以保護視力和眼部健康。
2024-12-12 06:3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對于眼外期和全身轉移期的視網膜母細胞瘤,化學治療常和手術治療(包括眼球摘除、眼眶內容摘除)、外部放射治療聯合應用。對有脈絡膜、鞏膜、篩板轉移的病例,化學治療可防止腫瘤進一步向全身轉移。對于全身轉移期的視網膜母細胞瘤,可進行聯合自體干細胞移植的大劑量的化學治療:首先進行常規劑量的化學治療,以減少骨髓和血液中可能存在的腫瘤細胞;然后從骨髓或血液中收集造血干細胞凍存;再進行大劑量的化學治療,最后將凍存的自體干細胞回輸以恢復被抑制的造血系統。視網膜母細胞瘤的化學治療常產生全身性副作用,臨床應用時應有兒科和腫瘤科醫生配合進行。2.局部治療局部治療在視網膜母細胞瘤的治療中顯得越來越重要。其效果與腫瘤的厚度密切相關。一般認為4mm為大腫瘤,局部治療必須聯合化學治療。常用的局部治療有以下4種方法:(1)光凝治療:光凝治療系將強光源發出的光經光學系統聚焦在視網膜腫瘤區,借光熱(大約75℃)凝結作用截斷進入腫瘤的血管,或直接凝結腫瘤組織表面,以促使腫瘤細胞壞死萎縮。主要適用于未侵及視盤、黃斑中心凹、脈絡膜及玻璃體的局限性小腫瘤。常用的是532nm間接激光、1064nm連續波長Nd:YAG間接激光、810nm間接激光、810nm二極管經鞏膜直接激光。其方法是在腫瘤周圍光灼2圈,能量要達到使附近視網膜變白和供應腫瘤的血管閉鎖,但不能破壞Bruch膜,以免腫瘤細胞擴散至脈絡膜及日后產生脈絡膜新生血管。可同時光凝腫瘤表面,但應用大光斑以免腫瘤細胞擴散到玻璃體腔。較大的腫瘤可進行多次光凝,治療數周后腫瘤可消退成扁平瘢痕。(2)冷凍治療:在化學治療開始前24h進行冷凍治療可以顯著提高玻璃體內化療藥物的濃度。冷凍治療適用于較小的腫瘤,特別是放射和光凝治療較困難的赤道部以前的周邊部腫瘤。冷凍的溫度宜在-110~-90℃,每個冷凍點每次持續冷凍1min,解凍1min,如此循環重復3次。腫瘤包括在冷凍形成的冰球內,解凍時銳利的冰晶可破壞腫瘤結構。有效的治療一般在2~3周后腫瘤消退,脈絡膜萎縮,形成扁平的有色素包圍的瘢痕組織。應注意冷凍治療易并發裂孔性視網膜脫離。(3)加熱治療:通過激光將腫瘤局部溫度提高到45℃左右,可增加卡鉑對視網膜母細胞瘤的殺傷作用。常用與手術顯微鏡或間接檢眼鏡相連的二極管紅外線激光,光斑直徑0.4~2.0mm,能量150~1500mW,持續10~20min。約80%的眼內期視網膜母細胞瘤可獲控制。(4)淺層鞏膜貼敷放射療法:適用于直徑>10mm腫瘤經其他局部治療失敗的病例。目前主要使用60CO、125I貼敷板,將其縫在與腫瘤相應的鞏膜面,放置7天,當釋放出3.0~4.0Gy后再手術取除。3.外放射治療視網膜母細胞瘤(尤其是未分化型)對放射治療敏感,因此放射治療是該病的有效療法。但外部放射治療可顯著增加第2惡性腫瘤的發生率,并常引起患者顏面部畸形、干眼癥、輻射性白內障、放射性視網膜病變等,目前僅用于有廣泛的玻璃體或視網膜下播散者(RE5期)、或其他治療失敗者。常用的是60CO治療機和電子加速器,通過眼前部或顳側部照射,總劑量為35~40Gy。4.手術治療(1)眼球摘除術:腫瘤充滿眼球,有向視神經、脈絡膜轉移的危險且無保留有用視力希望(RE4~5期),或合并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者以眼球摘除為首選治療。手術操作應十分輕柔,以防腫瘤細胞進入血循環,切除視神經應盡量長一些,不少于10mm。眼球摘除后可植入活動性義眼。(2)眼眶內容摘除術:若腫瘤擴散到鞏膜或視神經,可行眼眶內容摘除術,術后應聯合放射治療和化學治療。5、光動力療法。6、免疫療法。
2015-12-04 02:2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視網膜母細胞瘤作為一發生在兒童的遺傳性眼內惡性腫瘤,影響患兒生命、視力、面部外形及心理發育。診斷上涉及眼科、兒科、產科,治療上涉及眼科、腫瘤科(放療、化療)、兒科、麻醉科等。因此在對視網膜母細胞瘤的處理上,一定要強調多學科、多中心的合作。視網膜母細胞瘤的治療目標首先是挽救生命,其次是保留眼球及部分視力。治療原則應根據眼部及全身受腫瘤侵犯的情況而定。方法的選擇應根據腫瘤的大小和范圍,單側或雙側以及患者的全身情況而定。常用的治療方法有手術治療(包括眼球摘除、眼眶內容摘除)、外部放射治療、局部治療(光凝治療、冷凍治療、加熱治療、淺層鞏膜貼敷放射治療)及化學治療等。近10年來國際上對視網膜母細胞瘤治療的概念逐漸發生了重大改變,主要表現在化學治療結合多次積極的局部治療逐步上升為一線治療,而外部放射治療則降為二線治療,眼球摘除為三線治療。這一變化被認為是開創了視網膜母細胞瘤治療的新紀元。一般對于全身情況較好,病變局限的眼內期視網膜母細胞瘤(RE1~4級),無論單眼性或雙眼性,可選擇局部治療或化學治療結合局部治療;對于病變較大的眼內期視網膜母細胞瘤(RE4~5級),或腫瘤已擴散至眼外者,可選擇手術治療,必要時可聯合外部放射治療和化學療法。對遺傳型視網膜母細胞瘤應避免外部放射治療。1.化學治療單純的化學治療本身并不能完全治愈視網膜母細胞瘤,但常常可使腫瘤體積顯著縮小(被稱為化學減容術,、繼發性的視網膜脫離復貼、轉移減少,從而使局部治療得以實施。對于遺傳型視網膜母細胞瘤,化學治療還可預防新的腫瘤灶及第2惡性腫瘤(特別是顱內的三側性視網膜母細胞瘤)的出現。目前已常與局部治療合并應用,以治療眼內期視網膜母細胞瘤。常用的藥物有長春新堿、依托泊苷、卡鉑、環磷酰胺、環孢素A等。常用的方案是VEC方案,即長春新堿、依托泊苷、卡鉑聯合應用6個療程,每個療程2天,療程間隔3周。由于視網膜母細胞瘤極易出現耐藥性,有時可短期加用大劑量的環胞霉素A來加以逆轉。在每個療程開始前1~3天進行全身麻醉下的眼底檢查記錄病情變化,同時可行視網膜的冷凍治療以增加化學藥物在眼內的積聚。一般2~3療程后腫瘤即明顯縮小,這時在EUA的同時開始局部治療(如光凝治療、冷凍治療)。6個療程完成后,每3~6周應進行1次EUA以記錄病情變化或局部治療效果。病情穩定后逐步延長EUA的間隔。這一治療方案可使約80%的RE1~3級,30%的RE4~5級的視網膜母細胞瘤患者免于外部放射治療和眼球摘除,但對于播散于玻璃體腔和視網膜下間隙的腫瘤細胞效果較差。
2015-12-04 00:2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生存期與病人的心理素質、治療情況有關。術后可以配合服用抗腫瘤中成藥口服液,加快恢復元氣,促進傷口愈合和組織修復,減輕痛苦,鞏固加強手術成果.消除手術無法切除的微小病灶和殘余腫瘤細胞,預防控制復發轉移。根據你說的情況,視網膜細胞瘤手術。建議:應該及時進行手術治療,眼睛的手術需要比較高的技術,應該到大醫院進行檢查,如果有新農合或者城鎮醫保的話可以享受報銷政策,具體費用可以到醫院進行咨詢。
2015-12-04 00:1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視網膜母細胞瘤? 視網膜母細胞瘤(retinoblastoma,RB),是一種發生在眼球后部感光區,即視網膜的惡性腫瘤。發病率在眼部腫瘤中高居首位。患者以嬰幼兒為多,1~7歲兒童占85%,偶見于成人。性別差別不大。雙眼患者占25%~30%。此瘤為多中心起源,多從眼的后極部開始,沿視神經入腦是向眼外蔓延的最常見途徑,晚期常因顱內蔓延或全身血道轉移死亡。國外文獻報道治愈率高達90%以上,國內可能因早期發現有困難,治愈率不及國外。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