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額葉占位性病灶的檢查結果病情及治療怎樣
MR檢查報告:印象:右額葉占位性病灶,考慮:1,間變型膠質細胞瘤2,少突膠質細胞瘤3,腦膜瘤因做完檢查沒有找到大夫,請問您以上結果表示的病情如何?怎樣治療?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右額葉占位性病灶的檢查結果提示了幾種可能的腫瘤類型,包括間變型膠質細胞瘤、少突膠質細胞瘤、腦膜瘤。病情的嚴重程度和治療方法取決于腫瘤的性質、大小、位置等因素。一般需要綜合臨床表現、影像學特征和病理檢查來明確診斷,并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 1. 腫瘤性質:間變型膠質細胞瘤和少突膠質細胞瘤屬于原發性腦腫瘤,惡性程度較高。腦膜瘤多為良性,但也可能產生壓迫癥狀。 2. 癥狀表現:患者可能出現頭痛、嘔吐、癲癇發作、肢體無力、認知障礙等癥狀。 3. 診斷方法:除了磁共振檢查(MR),還可能需要進行增強掃描、腦電圖、腦脊液檢查、組織活檢等以明確診斷。 4. 治療選擇:手術切除是主要的治療方法,對于不能完全切除或惡性程度高的腫瘤,術后可能需要放療、化療。常用的化療藥物有替莫唑胺、卡莫司汀、洛莫司汀等。 5. 預后評估:腫瘤的預后與多種因素有關,如腫瘤類型、分期、治療反應等。 總之,對于右額葉占位性病灶,需要及時到正規醫院的神經外科就診,進行全面評估和規范治療,以提高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
2024-12-11 19:1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你好,看了你的檢查報告,還沒確診到底你的右額葉占位性病灶具體是三種里面的哪種,根據你的情況建議你做進一步的檢查,不過都是膠質瘤,膠質細胞瘤只能手術治療,原則上爭取完全切除,并切除受腫瘤侵犯的腦膜與骨質,達到根治的目的.惡性的話復發率比較高,但是腦膜瘤大多數是良性的.還可以放射治療及放療化療等,都是根據你的病情來選擇治療方法.
2015-12-04 17:1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膠質細胞瘤 腦腫瘤中膠質細胞瘤發病率最高,約占40.49%,綜合發病年齡高峰在30-40歲,或10-20歲.大腦半球發生的膠質瘤約占全部膠質瘤的51.4%,以星形細胞瘤為最多,其次是膠質細胞瘤和少枝膠質細胞瘤,腦室系統也是膠質瘤較多的發生部位,占膠質瘤總數的23.9%,主要為管膜瘤,髓母細胞瘤,星形細胞瘤,小腦膠質瘤占膠質瘤總數的13%,主要為星形細胞瘤.目前國內外對于膠質瘤的治療普遍為手術,放療,化療,X刀,γ刀等.少突膠質細胞瘤 少突膠質細胞瘤起源于少突膠質細胞,占膠質瘤的5%-10%,多見于成人.腫瘤常位于大腦皮質或皮質下,其生長緩慢,半數以上位于額葉,其次為頂葉與顳葉,無包膜,但與正常腦組織界限清楚,以膨脹性生長為主,生長緩慢.鈣化發生率高,為50%-80%.出血,囊性變少見.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有全切除的可能,術后平均生存期可達10年以上;部分切除者(包括活檢及減壓者)術后平均存活期3.3年.說明腫瘤切除越徹底越好.復發病例可再次手術仍有延長生存時間的可能.術后放射治療亦有一定幫助.腦膜瘤 腦膜瘤(Meningiomas)很常見,占顱內腫瘤的15.31%,僅次于膠質瘤.成年較多,老年與兒童較少,嬰幼兒更少.女性稍多于男性.腦膜瘤原發于蛛網膜內皮細胞,凡屬顱內富于蛛網膜顆粒與蛛網膜絨毛之處皆是腦膜瘤的好發部位.矢狀竇旁,大腦凸面,大腦鐮旁者多見,其次為蝶骨嵴,鞍結節,溴溝,小腦橋腦角與小腦幕等部位,生長在腦室內者很少,也可見于硬膜外.尚有異位的腦膜瘤,偶見于顱骨板障,額竇,鼻腔頭皮下或頸部,系來自異位的蛛網膜組織,并非轉移,腦膜瘤有多發性,約占1%~2%,可多達幾十個,散在于同一部位,其中一個大的瘤結節,還有小的腫瘤,大如核桃,小如粟粒,幕上腦膜瘤遠多于幕下.此外,腦膜瘤可與膠質瘤,神經纖維瘤同時存在于顱內,也可與血管瘤并存. 腦膜瘤是起源于腦膜及腦膜間隙的衍生物,發病率占顱內腫瘤的19.2%,居第2位,女性:男性為2:1,發病高峰年齡在45歲,兒童少見.對腦膜瘤的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原則上應爭取完全切除,并切除受腫瘤侵犯的腦膜與骨質,以期根治.腦膜瘤屬實質外生長的腫瘤,大多屬良性,如能早期診斷,在腫瘤尚未使用周圍的腦組織與重要顱神經,血管受到損害之前手術,應能達到全切除的目的.但是有一部分晚期腫瘤,尤其是深部腦膜瘤,腫瘤巨大,與神經,血管,腦干及丘腦下部粘連大緊,或將這些神經,血管包圍不易分離,這種情況下,不可勉強從事全切除術,以免加重腦和顱神經損傷以及引起術中大出血的危險,甚至招致病入死亡或嚴重殘廢.宜限于腫瘤次全切除,縮小腫瘤體積,輔以減壓性手術,以減少腫瘤對腦的壓迫作用,緩解顱內壓力,保護視力.或以分期手術的方法處理.對確屬無法手術切除的晚期腫瘤,行瘤組織活檢后,僅作減壓性手術,以延長生命.惡性者可輔以放療.
2015-12-04 14:2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建議患者通過純天然的中草藥治療效果比較好,見效快,對晚期惡性腫瘤及良性腫瘤都有獨特的療效,而且安全,對身體不會產生任何的傷害及毒副作用,能使患者在短的時間內就能看到治療效果,治愈的希望也是比較大.祝早日康復!
2015-12-04 11:5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對腦膜瘤的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原則上應爭取完全切除,并切除受腫瘤侵犯的腦膜與骨質,以期根治.腦膜瘤屬實質外生長的腫瘤,大多屬良性,如能早期診斷,在腫瘤尚未使用周圍的腦組織與重要顱神經,血管受到損害之前手術,應能達到全切除的目的.但是有一部分晚期腫瘤,尤其是深部腦膜瘤,腫瘤巨大,與神經,血管,腦干及丘腦下部粘連大緊,或將這些神經,血管包圍不易分離,這種情況下,不可勉強從事全切除術,以免加重腦和顱神經損傷以及引起術中大出血的危險,甚至招致病入死亡或嚴重殘廢.宜限于腫瘤次全切除,縮小腫瘤體積,輔以減壓性手術,以減少腫瘤對腦的壓迫作用,緩解顱內壓力,保護視力.或以分期手術的方法處理.對確屬無法手術切除的晚期腫瘤,行瘤組織活檢后,僅作減壓性手術,以延長生命.惡性者可輔以放療對于膠質細胞瘤采用抗瘤系列組方與國藥中成藥膠囊配伍應用,以稀有的動物和名貴中草藥精選研制而成,專家組根據腦瘤的生理特征及發展規律異質性,異變性,轉移性.采用現代醫學與傳統中醫學相結合的方法,促使中藥通過血腦屏障歸精入腦,穿破瘤體組織,封閉腫瘤組織的血液循環,使正常的腦細胞有序分列,直接進入瘤體起到吞噬消除作用,改善腦部微循環,使血氧代謝增強,病灶軟化,縮小.根據不同的病情采用不同的治療方法,辨癥施治分期治療,適用于未進行手術或手術部分已切除,術后復發,X-刀,γ-刀,放化療后的患者,特別對腦瘤引起的頭痛,惡心嘔吐,耳鳴,肢體麻木,抽搐,精神障礙,視物不清重影等癥狀治療效果更為明顯,一般用藥10至20天即可明顯緩解或消除癥狀,用藥3-6個月后病情基本穩定,多數患者瘤體鈣化,縮小或消失,能預防術后復發,臨床應用多年來療效確切.
2015-12-04 02:2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腦膜瘤? 腦膜瘤是常見的良性顱內腫瘤,約占顱內腫瘤的15%~20%,僅次于膠質瘤。其好發于成年人,老年人與兒童較少,女性發病率稍高于男性。腦膜瘤的病理學特點是。它的邊界清楚,包膜完整,是質地比較堅實的良性腫瘤,通常不侵犯腦組織,對腦組織構成壓迫。無癥狀的腦膜瘤每年約增長為2.4mm。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