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患者病情反復應如何治療與防治
患者年齡:患心臟病已多年,一直吃藥控制得很好,去年底,由于天氣寒冷,她就感到頭暈,心臟不舒服,手腳麻痹,胃口不開.今年的3月6日入院,經檢查,血壓不高,膽固醇不高,肝功能正常,心電圖顯示:1、心房顫動,2、不完全右束支傳導阻滯,3、頻發(fā)室性早捕,4、ST段改變。X光顯示:1、心臟增長,2、頸椎退行性變并頸3/4、4/5、5/6椎間盤病變。于3月11日出院,但病人精神時好時壞,有時感到頭暈,心悶,手痹等情況。請問,該病人應如何治療及防治?謝謝!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yī)師
河北醫(y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y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心臟病患者病情反復,治療與防治需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包括疾病本身特點、生活方式調整、藥物治療、定期復查、心理調適等。 1. 疾病本身:心房顫動、不完全右束支傳導阻滯、頻發(fā)室性早搏及 ST 段改變等情況,說明心臟電活動和供血存在異常。治療上可能需使用抗心律失常藥物如胺碘酮、普羅帕酮等,改善心臟電生理。 2. 生活方式: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保證充足睡眠,避免勞累;低鹽低脂飲食,避免暴飲暴食。 3. 藥物治療:遵醫(yī)囑按時按量服用改善心臟功能的藥物,如美托洛爾、依那普利等。 4. 定期復查:定期監(jiān)測心電圖、心臟超聲等,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5. 心理調適:保持良好心態(tài),避免緊張焦慮,必要時尋求心理支持。 總之,對于該患者,綜合治療和長期管理至關重要。患者需積極配合醫(yī)生治療,注意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管理,以提高生活質量,減少病情發(fā)作。
2024-12-12 01:4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yī)師
安都衛(wèi)生院
一級
內科
-
合理飲食,不要偏食,不宜過量.要控制高膽固醇,高脂肪食物,多吃素食.同時要控制總熱量的攝入,限制體重增加.生活要有規(guī)律,避免過度緊張;保持足夠的睡眠,培養(yǎng)多種情趣;保持情緒穩(wěn)定,切忌急躁,激動或悶悶不樂.保持適當的體育鍛煉活動,增強體質
2015-12-04 17:5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yī)師
濰坊市人民醫(y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怎樣預防冠心病不吸煙. 只食用少量的牛油,奶油及各種油膩食物. 將你習慣食用的肉類量減少,將你食用的肉上脂肪除去,吃燒煮的肉,不要吃油煎的肉. 每周最多只吃三只雞蛋. 吃大量水果及蔬菜,但飲食要維持平衡均勻.減少鹽的攝食量.攝食鹽量低可以降低血壓,并且減少發(fā)展冠狀動脈病的危險.經常運動.有證據顯示,每周做兩,三次劇烈運動,可減少得心臟疾病的危險.但由于突然做劇烈運動很危險,必須以漸進的方式來開始實行你的運動計劃. 應付精神壓力,尋求各種途徑來調解生活上的壓力.可以培養(yǎng)嗜好或通過運動來松懈日常生活中的緊張情緒. 控制高血壓,高膽固醇血癥和糖尿病.5冠心病的治療(1)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藥物非常豐富,正確適時地使用藥物有助于緩解病情,贏得搶救時間.治療心絞痛有肯定療效的藥物共分四大類:第一類是硝酸酯類:其中包括速效的硝酸甘油,即“三硝”;作用持續(xù)時間較長的消心痛,即“二硝”.前者用于心絞痛突然發(fā)作,方法是將一片“三硝”放在舌下含化,一般1—2分鐘即可使心絞痛緩解;后者每次口服二片(10mg),每日3—4次,可以持續(xù)發(fā)揮預防心絞痛的作用.第二類是鈣離子拮抗劑:常用的藥物有心痛定,硫酮,異搏定.心痛定還具有降低血壓的作用,適用于高血壓合并有心絞痛的患者,每日用藥3—4次,每次10mg.第三類是β—受體阻斷劑:常用的藥物有心得安,氨酰心安,倍他樂克等.它們除減少心肌耗氧量外,還有明顯的減慢心率的作用.因此,如病人發(fā)作心絞痛同時合并心率快,適用此類藥治療.倍他樂克每次口服25mg,每日二次即可.第四類是中草藥:中醫(yī)認為心絞痛為血瘀,痰阻,陽虛等,所以治則為活血化瘀,宣陽通氣,開胸祛痰,常用的中成藥有速效救心丸,丹參滴丸,麝香噴霧劑,活血片,三七片,地奧心血康等.服用治療冠心病心絞痛藥物,應遵循下列幾個原則:①根據病情,中西藥搭配服用.如心痛定加消心痛加丹參滴丸,就是一組較好的搭配治療.②按心絞痛發(fā)作的規(guī)律用藥.心絞痛常發(fā)生在夜間時,不要把藥物集中在白天服用,可以拉長二次服藥間隔時間,將最后一片藥放到睡前服,或睡前貼用硝酸甘油貼片.③采取預防性用藥.心絞痛易發(fā)生在排便,各種活動之后(如刷牙,飯后,講演,趕車等),可在從事上述活動之前半小時服藥,達到預防心絞痛發(fā)生的目的.如經藥物系統(tǒng)治療,仍不斷發(fā)生心絞痛,說明病情發(fā)生了嚴重變化,需赴醫(yī)院接受冠狀動脈造影等檢查,必要時,行經皮球囊擴張術或冠狀動脈內按放支架(PTCA),或行冠狀動脈搭橋術等治療.(2)急性心肌梗死的處理原則:一旦患者突發(fā)劇烈胸痛,伴有面色蒼白,出冷汗,無法繼續(xù)活動的情況,應立即讓其保持安靜,就地平臥,舌下服用硝酸甘油一片或口服速效救心丸10—15粒等.如胸痛仍不緩解,考慮有心肌梗死的可能,需迅速(發(fā)病后6小時之內)妥善地與醫(yī)院聯系,將病人送赴醫(yī)院進一步診治.因為心肌梗死的發(fā)生多為冠狀動脈內血栓形成所致.為此,需在心肌壞死發(fā)生之前行“溶栓”治療,達到挽救心肌的目的.同時也可進行球囊擴張術或安放支架等治療.對于病情發(fā)生十分兇險的患者,應進行現場“心肺復蘇”.
2015-12-04 12:2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yī)師
冠縣人民醫(y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不吸煙。 只食用少量的牛油、奶油及各種油膩食物。 將你習慣食用的肉類量減少,將你食用的肉上脂肪除去,吃燒煮的肉,不要吃油煎的肉。 每周最多只吃三只雞蛋。 吃大量水果及蔬菜,但飲食要維持平衡均勻。減少鹽的攝食量。攝食鹽量低可以降低血壓,并且減少發(fā)展冠狀動脈病的危險。經常運動。有證據顯示,每周做兩、三次劇烈運動,可減少得心臟疾病的危險。但由于突然做劇烈運動很危險,必須以漸進的方式來開始實行你的運動計劃。 應付精神壓力,尋求各種途徑來調解生活上的壓力。可以培養(yǎng)嗜好或通過運動來松懈日常生活中的緊張情緒。 控制高血壓、高膽固醇血癥和糖尿病。 定時檢查身體并遵照醫(yī)生的指示去做。
2015-12-04 01:5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yī)師
家庭醫(yī)生在線合作醫(yī)院
其他
內科
-
在西方發(fā)達國家中,冠心病已成為死亡的主要原因。在我國目前也是危害人們健康的常見病之一。防治冠心病已成為急待解決的醫(yī)學問題。據大規(guī)模的人群調查表明,冠心病與營養(yǎng)不平衡有一定關系。因此合理地調整膳食是防治冠心病的重要措施。以下是冠心病的飲食防治原則。 (1)控制總熱量,維持熱能平衡,防止肥胖,使體重達到并維持在理想范圍內。肥胖者合并冠心病較正常體重者多。因此,控制體重是防治冠心病的飲食環(huán)節(jié)之一。 (2)控制脂肪與膽固醇攝入。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含飽和脂肪酸多的食物,如肉類、蛋奶制品等攝入增加,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攝入過量,是導致高血脂的主要膳食因素,高血脂又是冠心病的主要誘因之一。故應控制脂肪攝入,使脂肪攝入總量占總熱量20%~25%以下,其中動物脂肪以不超過1/3為宜,膽固醇攝入量應控制在每日300毫克以下。 (3)蛋白質的質和量適宜。應適當增加植物蛋白,尤其是大豆蛋白。其適宜比例為:蛋白質占總熱能的12%左右,其中優(yōu)質蛋白占40%~50%,優(yōu)質蛋白中,動物性蛋白和植物性蛋白各占一半。 (4)采用復合碳水化合物,控制單糖和雙糖的攝入。碳水化合物主要來源應以米、面、雜糧等含淀粉類食物為主。應盡量少吃純糖食物及其制品。 (5)多吃蔬菜、水果。因蔬菜、水果是維生素、鈣、鉀、鎂、纖維素和果膠的豐富來源。食物纖維果膠能降低人體對膽固醇的吸收。 (6)少量多餐,避免吃得過多、過飽,不吃過油膩和過咸的食物,每日食鹽攝入應控制在3~5g。 (7)忌吸煙、酗酒、飲濃茶及用一切辛辣調味品。因為營養(yǎng)與冠心病的關系非常密切,因此制定合理的膳食原則對防治冠心病至關重要。 防治冠心病的合理膳食原則如下: 1減少每日膽固醇的攝取。膽固醇的攝入量不應超過300mg/日,或100mg以下/每千卡總熱量。 2脂肪的攝入,不應超過總熱量的30%,其中飽和脂肪酸應控制在占總熱量的10%以內。增加多不飽和脂肪酸、使飽和脂肪酸與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比值宜為07∶1∶1。 3食用復合碳水化合物,少吃或不吃蔗糖或葡萄糖等簡單的碳水化合物。 4總熱量限制在標準量以內,使體重維持在標準水平,如果超重(標準體重±5公斤為正常),應進一步限制總熱量,或適當增加體力活動。 5提倡多食新鮮蔬菜和水果,食用豆制品,食用液體植物油。 6盡量少吃富含飽和脂肪酸或膽固醇過多的肥肉、動物油、高脂奶品及蛋黃、動物內臟等食品。 7不要將飲用水軟化。 8減少鈉的攝入,以氯化鈉計,每人的攝入量應首先爭取達到10克/日以下,將來能減至5g/日以下為最好。 9飲酒:不飲或少飲,每日量不超過30g。冠心病的病因和發(fā)病機理?本病是動脈粥樣硬化所致,對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來說,最重要的易患因素是高齡、男性、高脂血癥、高血壓、吸煙和糖尿病。冠狀動脈之所以易于發(fā)生粥樣硬化,可能是:①該動脈內膜和部分中膜的血供由管腔直接供給,血中的氧和營養(yǎng)物質直接透入內膜和中膜,因而脂質亦易于透入。②該動脈與主動脈的交角幾乎呈直角,其近端及主要分支的近端受到的血流沖擊力大,因而易受損傷。近年來還發(fā)現血小板功能和本病發(fā)病密切相關。本病病人血小板功能多數亢進,對各種致聚因素敏感,生存時間縮短,循環(huán)血液中血小板聚集率增加,發(fā)生釋放反應,釋出β血小板球蛋白、血小板因子Ⅳ、血小板源生長因子、二磷酸腺苷、5-羥色胺、兒茶酚胺、凝血激酶、組胺、血栓烷A2等。這些物質使更多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增加冠狀動脈的通透性;使冠狀血管痙攣,損傷血管壁;促使血管壁平滑肌細胞增生從而導致冠狀動脈粥樣硬化。
2015-12-03 23:0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