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舒軟膠囊能否 60 天清除 10mm 膽囊息肉?
我在網上查到一種藥,叫“膽舒軟膠囊”,說是60天內可以將10mm的膽囊息肉清除,臨床不見息肉,請問是不是真的?有沒有這個可能?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膽囊息肉是指膽囊壁向腔內呈息肉樣突起的一類病變,其形成原因較為復雜。膽舒軟膠囊對于膽囊息肉的治療效果不能一概而論。影響膽囊息肉治療效果的因素包括息肉的性質、大小、患者個體差異、治療方案的合理性以及生活方式等。 1. 息肉性質:膽固醇性息肉相對較易治療,而腺瘤性息肉等惡變風險較高,治療難度大。 2. 息肉大小:10mm 的息肉較大,單純依靠藥物清除的可能性較小。 3. 個體差異:患者的年齡、身體狀況、基礎疾病等都會影響藥物的反應和治療效果。 4. 治療方案:綜合治療,如飲食調整、定期復查等,比單純依賴藥物更有效。 5. 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作息、避免高脂飲食、戒煙限酒等有助于病情。 總之,目前沒有充分的臨床證據表明膽舒軟膠囊能在 60 天內清除 10mm 的膽囊息肉。對于膽囊息肉的治療,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同時,患者要注意調整生活方式,定期復查。
2024-12-12 02:5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治療膽囊息肉的幾種偏方: 1、雙花連膽湯 一、方劑: 自擬雙花連膽湯處方:金銀花、野菊花各20g,柴胡、白芍、厚樸、青皮、制香附、元胡、茯苓、茵陳各15g,黃連、龍膽草、甘草各10g。每天1劑,分3次服(早八點左右,下午兩點左右,晚十點左右,沒時間的話,就一天分2次服吧),療程為30天。服藥期間停用其他藥物,禁食肥豬肉及蛋類食品等。 二、適應癥狀: 膽囊息肉,它是長在膽囊壁上的腫物,絕大多數是良性,僅極少數為惡性,又稱膽囊隆起樣病變或膽囊腫瘤,主要表現為右上腹輕度不適,伴有結石時可出現膽絞痛,但也有相當數量的患者并無癥狀,只是在做健康體檢時才被發現。 三、治療原理: 中醫認為,膽囊息肉的形成原因有二:一是由于肝郁氣滯,疏泄失常,氣血運行不暢,久郁成瘀而致;二是因腸胃積滯,運化失常,水濕內停,蘊而化熱,上蒸肝膽,使肝失疏泄,久郁成瘀而致。肝膽經絡循行兩脅,肝失疏泄,氣滯不行故兩脅脹痛;木郁克土使脾胃氣滯故脘腹脹滿或疼痛;濕熱內蘊,肝膽氣逆故見口苦咽干、燒心。舌苔黃膩乃肝脾濕熱上蒸所致。本病的治療原則應以疏肝利膽、清熱瀉火、健脾祛濕為主。雙花連膽湯方中金銀花、野菊花、黃連、龍膽草清熱瀉火;柴胡、制香附、青皮疏肝利膽;厚樸、前胡、白芍、甘草理氣行滯、解痙止痛;茯苓、茵陳清熱利濕。諸藥合用,共奏清熱瀉火、疏肝利膽、健脾祛濕之功效。
2015-12-04 07:3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膽囊息肉? 膽囊息肉往往在體檢或其他目的的檢查中發現或因其他疾病切除膽囊后發現,分為炎性息肉和膽固醇性息肉,多數無臨床表現,如息肉較大,可出現右脅隱痛,或牽及右肩背,可伴有消化不良等類似慢性膽囊炎的臨床表現。本病偶可發生息肉樣原位癌。膽囊息肉的發病以中青年為主,30-50歲的人群占了總病人數的57.8%。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