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部多處低回聲團,可能是什么病,如何治療?
歷時1個半月左右,開始是左側頜骨下輕微酸痛,10天后出現咽炎35天時頸部彩超顯示:左側頸部見多個低回聲團,較大者17*7mm,皮髓質分界不清,CDFI顯示內部條狀血流信號。右側頸部未見腫大淋巴結回聲之后服用莫西沙星(6天0)和眾生丸(9天)45天時換個醫院做頜下頸部和鎖骨上彩超顯示:頜下,雙側頸部,鎖骨上見多個橢圓形低回聲團,界清,內以低回聲為主,中心見少許回聲增強,其中一個大小約:15*7mmCDFI顯示:上述低回聲團周邊及內部可見少許血流信號可能是什么病需要做什么進一步檢查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曾經治療情況和效果:無想得到怎樣的幫助:我該怎么治療呢?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頸部出現多個低回聲團,可能是淋巴結炎、淋巴結結核、淋巴瘤、轉移瘤、反應性增生等。需要綜合癥狀、體征、實驗室檢查等來明確診斷,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1. 淋巴結炎:多由細菌或病毒感染引起。表現為淋巴結腫大、疼痛。治療常使用阿莫西林、頭孢呋辛酯、蒲地藍消炎口服液等,同時注意休息、多喝水。 2. 淋巴結結核:常有低熱、盜汗等癥狀。確診需進行結核菌素試驗等。治療以抗結核藥物為主,如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 3. 淋巴瘤:多為無痛性進行性淋巴結腫大。需通過病理活檢確診。治療方法包括化療、放療、免疫治療等。 4. 轉移瘤:多有原發腫瘤病史。需明確原發灶,治療取決于原發腫瘤的類型和分期。 5. 反應性增生:常因局部炎癥或全身性疾病引起。去除誘因后可能逐漸恢復。 總之,對于頸部的低回聲團,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完善相關檢查,明確診斷后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規范治療。
2024-12-12 10:5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
Q: 權威解讀:咽炎產生的痰從何而來 -
Q: 職場人咽炎有痰,有哪些快速緩解小竅門? -
Q: 咽喉痛難忍,哪3招能快速止痛? -
Q: 不了解咽炎痰的來源會加重病情嗎? -
Q: 職場人如何輕松告別咽喉痛? -
Q: 咽炎痰產生的原因是什么? -
Q: 咽炎有痰可能暗示哪些健康危機? -
Q: 哪5種方法能快速緩解咽喉痛? -
Q: 如何輕松解決咽炎痰多難題?了解痰根源是關鍵 -
Q: 咽炎有痰和沒痰有什么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