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多年反復發作,如何治療與控制血尿酸
我是在1996年第一次出現腳踝痛疼未經治療就好了幾個月后又痛了當時做了針灸和按摩沒有效果97年5月在新鋼醫院做了血尿檢查為血尿酸462醫生說是痛風就開了別嘌呤醇和秋水仙堿吃了就好了后來又發作了幾次都是吃這幾種藥一直到2008年又增加了丙磺舒還是每年要發作5到6次一直到現在發作的越來越勤了,97年到2007年都是用的秋水仙堿和別嘌呤醇兩三個月查一次血尿酸一直都在620--380之間2008年又增加了丙磺舒一直到現在4月份體檢血尿酸480甘油三酯偏高心律不齊等癥狀未治療,想知道血尿酸要降到什么程度才算是正常要怎樣治療才不會發病這種病能治好么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痛風是一種常見的代謝性疾病,由血尿酸水平過高導致尿酸鹽結晶沉積在關節等部位引起。治療包括藥物治療、生活方式調整等。要控制血尿酸水平,避免痛風發作,需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如血尿酸目標值、藥物選擇、飲食控制、定期復查、并發癥處理等。 1.血尿酸目標值:一般建議將血尿酸水平控制在 360μmol/L 以下,對于有痛風石、慢性痛風性關節炎或頻繁發作的患者,血尿酸應控制在 300μmol/L 以下。 2.藥物治療:常用的降尿酸藥物有別嘌醇、非布司他、苯溴馬隆等。別嘌醇通過抑制尿酸生成發揮作用,但可能引起過敏反應。非布司他降尿酸效果較好,副作用相對較少。苯溴馬隆促進尿酸排泄,使用時需注意肝腎功能。 3.飲食控制:避免高嘌呤食物,如動物內臟、海鮮、肉湯等,限制飲酒,尤其是啤酒。增加低嘌呤食物攝入,如蔬菜、水果、全谷物。 4.定期復查:定期檢測血尿酸、肝腎功能等指標,以便調整治療方案。 5.并發癥處理:如甘油三酯偏高,需同時進行降脂治療。心律不齊應明確原因,針對性處理。 6.生活方式:保持適量運動,控制體重,避免過度勞累和關節損傷。 總之,痛風的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患者需要嚴格遵循醫囑,綜合治療,才能有效控制血尿酸水平,減少發作,提高生活質量。
2024-12-11 22:0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痛風是慢性疾病,需要長期藥物控制尿酸。如果已經有痛風石,尿酸最好控制在300以下??梢詫e嘌醇加點量。
2015-12-05 02:1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1)用抗炎藥物終止急性發作;(2)每天預防性應用秋水仙堿以防止反復急性發作(若發作頻繁);(3)通過降低體液內尿酸鹽濃度,預防單鈉尿酸鹽結晶進一步沉積和消除已經存在的痛風石建議您詳細說一下你的情況,我了解您的詳細情況之后在給于您更好的指導.
2015-12-05 00:2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曉東
南京紫金醫院
一級
腦復蘇專科
-
你好,痛風性關節炎病人應臥床休息,抬高患肢,至疼痛緩解72小時后方可恢復活動,盡早治療,以使癥狀迅速緩解,否則易遷延不愈.應多飲水,維持飲食治療.禁用降尿酸藥物及影響尿酸排泄的藥物.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治療的首選藥物為秋水仙堿和非甾體類抗炎藥,兩者有同樣迅速的療效.由于后者副作用較前者小且藥源充足,故臨床上應用較多.如以上藥物反應不佳,不能耐受或有禁忌時,可考慮腎上腺皮質激素或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
2015-12-04 22:0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痛風治療 治療目的在于: (1)用抗炎藥物終止急性發作; (2)每天預防性應用秋水仙堿以防止反復急性發作(慎用秋水仙堿防止腎臟損傷); (3)通過降低體液內尿酸鹽濃度,預防單鈉尿酸鹽結晶進一步沉積和消除已經存在的痛風石.預防性保護措施應針對兩個方面,即防止骨,關節軟骨侵蝕造成的殘疾和防止腎臟損傷.特殊療法應根據本病所處不同時期及病情輕重選用.應治療同時存在的高血壓,高脂血癥及肥胖癥. 非類固醇抗炎藥(NSAID)對已確診的痛風急性發作有效.通常與食物一起服用,連續服2~5天.NSAID可以引起許多并發癥,包括胃腸道不適,高鉀血癥(出現于那些依賴前列腺素E2維持腎血流量的病人)和體液潴留.用NSAID有特別危險的病人包括老年病人,脫水者,尤其有腎臟疾病史的病人. 除特殊療法外,還需要注意休息,大量攝入液體,防止脫水和減少尿酸鹽在腎臟內的沉積.病人宜進軟食.為了控制疼痛,有時需要可待因30~60mg.夾板固定炎癥部位也有幫助.降低血清尿酸鹽濃度的藥物,必須待急性癥狀完全控制之后應用. 在靜止期,控制高尿酸血癥開始時必須每日并用秋水仙堿或NSAID治療,這是因為控制高尿酸血癥的各種療法在開始幾周或幾個月內易于引起痛風急性發作.定期檢查血清尿酸鹽濃度有助于評價藥效.根據能否有效降低血清尿酸鹽濃度,來調節藥物的種類與劑量.痛風石需要數月乃至數年才能溶解,應維持血清尿酸水平<4.5mg/dl(<0.26mmol/L). 促進尿酸排泄療法,口服丙磺舒(500mg片劑)或苯磺唑酮(100mg片劑)均可,調節用藥劑量以維持血清尿酸鹽濃度在正常范圍.開始給予半片每日2次.逐漸增加藥量達到每日4片.苯磺唑酮比丙磺舒作用強,但毒性也大.水楊酸鹽能對抗上述兩種藥物的促進尿酸鹽排泄作用,應避免作用.對乙酰氨基酚具有與水楊酸類似的鎮痛作用,卻不影響尿酸排泄. 用別嘌呤醇200~600mg/d(分次用)抑制尿酸合成,同樣也能控制血清尿酸鹽濃度.與促酸藥合用時,最初劑量宜小,逐漸加量直至尿酸水平接近4.5mg/dl(0.26mmol/L).該藥除能阻斷尿酸形成中酶的作用(黃嘌呤氧化酶)之外,還能糾正嘌呤的過度合成.這時處理反復出現尿酸結石或有腎功能障礙的病人,特別有利.明確的尿酸結石能通過別嘌呤醇治療得到溶解.別嘌呤醇的副作用主要有輕度胃腸道不適,潛在危險性的皮疹,肝炎,血管炎和白細胞減少. 輔助療法所有痛風患者都需要攝入大量液體,每日至少3L,尤其是以前患有慢性尿酸結石患者更應如此.服用碳酸氫鈉或檸檬酸三鈉5g,每日3次,使尿液堿化.臨睡前服用乙酰唑胺50mg,能有效堿化晨尿.注意避免尿液過堿化,因為這可能促進草酸鈣結晶沉積.因為藥物完全可以有效降低血清尿酸鹽濃度,所以通常不需要嚴格限制飲食中嘌呤含量.在痛風靜止期應設法減輕肥胖病人的體重.正常皮膚區域的巨大痛風石可以手術切除,其他的痛風石均應通過適當的降低血尿酸治療緩慢地解決.為使腎結石崩解可考慮使用體外超聲波碎石術.
2015-12-04 15:4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