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中藥時水量應放多少
我沒有熬過中藥,這些日子奶奶病了,醫生給開的都是中藥,我又沒有熬過,所以不知道熬藥的時候應該放多少水啊,有沒有知道的呢告訴我一下啊。謝謝了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熬中藥時放水量需綜合考慮藥材種類、藥量、熬藥器具、火候及熬藥次數等因素。 1.藥材種類:質地疏松、吸水性強的藥材,如植物的花、葉等,相對需水量多;質地堅實、吸水性差的,如礦物類、貝殼類藥材,需水量較少。例如金銀花、菊花用水量多,而磁石、牡蠣用水量少。 2.藥量:藥材量多則水量相應增加。 3.熬藥器具:不同器具的蒸發量不同。砂鍋蒸發量相對較小,不銹鋼鍋蒸發量稍大,需水量也有差別。 4.火候:大火熬煮蒸發快,水量要多些;小火慢熬蒸發慢,水量可稍少。 5.熬藥次數:通常一劑藥熬兩次,若只熬一次,水量可適當減少。 總之,初次熬藥時,水量一般沒過藥材 2-3 厘米為宜。在熬藥過程中可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調整。但為保證藥效,建議在醫生指導下進行熬藥操作。
2024-12-12 01:0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正確的方法是這樣的,不管你的藥量有多大,煎藥時必須將所有的藥物先浸泡15分鐘,等藥物完全沉人水下后才開始煎煮,首先大火煮開后改小火再煎40分鐘,為了使藥性平和,避免浪費,主張再加入冷水再煎20分鐘,然后將兩次所煎藥液混合根據需要劑量服用.還需提醒的是有些藥醫生在開藥時有先煎和后放的,必須根據藥物的性味嚴格操作和煎制,否則煎出來的藥液很難達到效果.至于藥汁容易淺出來,可用一塊干凈的紗布放于藥平面可解決.
2015-12-05 01:4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水不是越少越好,漫過手背的高度就可以了。目測不夠準確,還是用生活經驗比較好。建議用小火,文火才能把藥的成分充分地熬出來。
2015-12-05 00:5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徐麗英
徐匯區虹梅地段醫院
一級
皮膚科
-
主要看您煎什么藥:有效成分為揮發物質的,如藿香就不宜久煮,即使和其他需要久煮的中藥配伍也要最后放。
2015-12-04 19:2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