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顏面粟粒性狼瘡是一種比較少見的皮膚疾病,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結核桿菌感染、免疫功能異常等有關。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等。一般來說,經過規范治療,病情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和改善,但治療效果因人而異。 1. 疾病介紹:顏面粟粒性狼瘡是一種好發于面部的皮膚損害,表現為粟粒大小的紅色或紫紅色結節。 2. 病因分析:可能與結核桿菌感染、自身免疫反應、遺傳因素、內分泌失調、環境因素等有關。 3. 診斷方法:通過臨床表現、組織病理學檢查等進行診斷。 4. 治療方法: 藥物治療:常用的藥物有抗結核藥物,如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還可使用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免疫抑制劑,如環磷酰胺等。 物理治療:如液氮冷凍治療。 5. 注意事項:患者應注意保持皮膚清潔,避免搔抓,防止感染。飲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總之,顏面粟粒性狼瘡雖然治療有一定難度,但只要患者積極配合醫生治療,遵循醫囑,多數情況下病情能夠得到較好的控制。
2024-12-13 00:3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朋友,根據你的提問,顏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瘡又稱面部粟粒性狼瘡毛囊性粟粒性狼瘡,為顏面部散在的圓形的不破潰的丘疹,愈后留有萎縮性疤痕。目前治療用強的松是,還有免疫抑制劑
2015-12-05 01:3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