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腸球菌潰瘍會引發其他疾病嗎?
醫生你好!我現在是得了十二指腸球菌潰瘍,對戲我感到十分的擔心,我每天都吃了很多的藥,就是想它能夠快一點好起來,但是我擔心十二指腸球菌潰瘍會不會引起一些其他的什么病?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十二指腸球菌潰瘍若未得到有效治療和控制,可能會引發多種并發癥,如出血、穿孔、幽門梗阻、癌變、胃十二指腸復合潰瘍等。 1. 出血:潰瘍侵蝕周圍血管可引起出血,表現為嘔血、黑便等。治療通常包括藥物止血,如奧美拉唑、生長抑素等,嚴重時需內鏡下止血或手術。 2. 穿孔:潰瘍穿透胃或十二指腸壁,導致急性腹膜炎。多需緊急手術治療。 3. 幽門梗阻:因潰瘍周圍組織炎癥、水腫或瘢痕形成,使幽門狹窄。輕者可通過藥物治療,如多潘立酮,重者需手術。 4. 癌變:十二指腸潰瘍癌變幾率較低,但仍需警惕。定期復查胃鏡有助于早期發現。 5. 胃十二指腸復合潰瘍:胃和十二指腸均有潰瘍,治療難度增加,常需綜合治療。 總之,十二指腸球菌潰瘍患者應積極治療,遵循醫囑用藥,定期復查,以預防并發癥的發生。一旦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
2024-12-12 21:3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目前能共同治療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的藥物,主要有三大類,即(1)抑酸劑和制酸劑。這類藥物有奧美拉唑(洛賽克)、雷尼替丁、法莫替丁、西米替丁、羅沙替丁、尼扎替丁、恩前列素、氧化鎂和胃舒平等。(2)抗幽門螺桿菌藥物。如膠態次枸櫞酸鉍(德諾)、阿莫西林、甲硝唑和呋喃唑酮等。(3)黏膜保護劑,如麥滋林S顆粒、硫糖鋁、胃必治、樂得胃、復方丙谷胺、米索前列醇(喜克潰)和生胃酮等。凡由胃酸過高和幽門螺桿菌感染引起的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上述三類藥物均可應用,但以前兩種藥物為主。以上建議請在臨床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2015-12-04 23:5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消化性潰瘍也稱胃、十二指腸潰瘍,以十二指腸潰瘍多見。消化性潰瘍的病因概括起來是由于多種原因引起胃酸、胃蛋白酶對胃黏膜的自我消化或胃黏膜屏障被破壞。近年來認為潰瘍的形成與胃內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也有重要關系。消化性潰瘍的臨床特點是起病緩慢、病程長、呈周期性發作和具有節律性的上腹部疼痛,病程中發作期與緩解期交替,每次發作達幾周到2-3個月,其發作誘因有受寒、精神刺激、勞累、飲食不當及感染等。上腹部疼痛是消化性潰瘍的主要癥狀。胃潰瘍多在上腹正中劍突下或偏上,十二指腸潰瘍多在上腹正中劍突下或偏左,十二指腸潰瘍多在上腹正中或偏右。疼痛為鈍痛、灼痛或饑餓感,偶爾劇痛。胃潰瘍多在進食后半到1小時出現疼痛,持續1-2小時后逐漸緩解,到下一次就餐后節律再現;十二指腸潰瘍多在餐后3-4小時出現疼痛,為饑餓痛,到時餐后緩解,有時也在午夜疼痛。疼痛多在秋末至次年早春發作。疼痛部位常伴有壓痛。患者常伴反酸、噯氣、惡心、部分患者有嘔吐。常見并發癥有上消化道大出血、胃腸穿孔、幽門梗阻及癌變。纖維胃鏡對診斷、鑒別良性與惡性潰瘍有重要價值;X線鋇餐檢查發現龕影是診斷消化性潰瘍的重要依據;胃液分析:胃潰瘍胃酸分泌正常,十二指腸潰瘍胃酸明顯增多。消化性潰瘍治療的目的的是緩解癥狀、促進潰瘍愈合、預防復發和避免并發癥。(1)正規內科治療避免粗糙、過冷過熱和刺激性大的食物,并宜定時、定量、避免過饑過飽,同時應戒煙和烈性酒;要注意勞逸結合,保持情緒穩定。(2)藥物治療①制酸劑:雷尼替丁15毫克,每日2次,或奧美拉唑(洛賽克)20毫克(抑制胃酸分泌),每天1次,2-4周為一療程;②抗膽堿能藥(解痙止痛)僅用于十二指腸潰瘍,可選用普魯本辛30毫克/次、顛茄合劑10-15毫升/次或阿托品0.3-0.6毫克/次口服;③抗菌藥物如慶大霉素8萬單位、小壁堿(黃連素)0.3克、諾氟沙星0.2克任選1種,每天3次,2-4周為一療程。(3)并發癥治療①大出血:絕對臥床休息,對焦慮和煩躁者可肌內注射地西泮(安定)10毫克或苯巴比妥鈉0.1-0.2克,嚴密觀察脈搏、血壓、血紅蛋白量和紅細胞計數,輸血輸泫以維持大、電解質平衡和抗休克,可進流質飲食,大量嘔血時應暫禁食,止血可選用西咪替丁(甲氟咪呱)0.6-0.8克加入液體500毫升中靜脈滴注,還可加用抗血纖溶芳酸、安絡血、止血敏等,內科治療24小時無效或伴其他并發癥或出血停止不久又再次大出血者應手術治療;②急性胃腸穿孔:應立即手術治療;③幽門梗阻:因瘢痕攣縮所致者應手術治療;因痙攣、水腫引起者應臥床休息,禁食并輸液以維持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選用抗酸劑及抗膽堿藥物,并于晚睡前抽洗胃1次以減輕胃的壓力.
2015-12-04 19:4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會員你好,胃炎是胃粘膜炎癥的統稱。常見病,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類。急性胃炎常見的為單純性和糜爛性兩種。建議您到醫院做個胃鏡或者鋇餐的透視,明確病因后在進行治療是比較妥當的法莫替丁抑制胃酸分泌,是胃炎的常用藥。甲氧氯普胺是胃動力藥,適用于腹脹,噯氣。慢性胃炎大多是幽門桿菌感染引起的,一般用克拉霉素和鉍劑
2015-12-04 19:3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消化性潰瘍也稱胃、十二指腸潰瘍,以十二指腸潰瘍多見。消化性潰瘍的病因概括起來是由于多種原因引起胃酸、胃蛋白酶對胃黏膜的自我消化或胃黏膜屏障被破壞。近年來認為潰瘍的形成與胃內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也有重要關系。消化性潰瘍的臨床特點是起病緩慢、病程長、呈周期性發作和具有節律性的上腹部疼痛,病程中發作期與緩解期交替,每次發作達幾周到2-3個月,其發作誘因有受寒、精神刺激、勞累、飲食不當及感染等。上腹部疼痛是消化性潰瘍的主要癥狀。胃潰瘍多在上腹正中劍突下或偏上,十二指腸潰瘍多在上腹正中劍突下或偏左,十二指腸潰瘍多在上腹正中或偏右。疼痛為鈍痛、灼痛或饑餓感,偶爾劇痛。胃潰瘍多在進食后半到1小時出現疼痛,持續1-2小時后逐漸緩解,到下一次就餐后節律再現;十二指腸潰瘍多在餐后3-4小時出現疼痛,為饑餓痛,到時餐后緩解,有時也在午夜疼痛。疼痛多在秋末至次年早春發作。疼痛部位常伴有壓痛。
2015-12-04 14:1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