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結石切除手術有何風險及能否只取石不摘膽囊
病情描述發病時間、主要癥狀、癥狀變化等):膽結石切除手術會造成其他的傷害嗎?比如說消化系統、會患腸癌等的疾病??梢匀〕鍪^而不摘除膽囊嗎?謝謝本次發病及持續時間:上周六。6小時目前一般情況:掛水消炎后,不疼了。可是吃完飯后肚子很漲。腰酸。病史:無輔助檢查:B超,驗血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膽結石切除手術是常見的治療方式,但患者常擔心其風險及能否保留膽囊。手術風險包括對消化系統的影響、可能引發其他疾病等。能否只取石不摘膽囊,需綜合多方面因素判斷,如結石情況、膽囊功能、患者身體狀況等。 1. 手術風險:膽結石切除手術可能會短期內影響消化功能,如脂肪消化能力下降,導致腹脹、腹瀉等。但多數患者身體會逐漸適應和調整。 2. 對腸道影響:長期來看,可能會改變腸道菌群平衡,但這種情況相對少見。 3. 誘發疾病風險:目前沒有明確證據表明該手術會直接導致腸癌,但術后仍需注意定期復查。 4. 只取石不摘膽囊條件:如果膽囊功能良好,結石數量少、體積小,且沒有膽囊炎癥等,可考慮只取石。但這種情況復發率相對較高。 5. 綜合判斷: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包括結石特點、膽囊狀況、年齡、基礎疾病等,權衡手術方式的利弊,給出最適合的治療建議。 總之,膽結石切除手術在治療膽結石方面效果顯著,但也存在一定風險和不確定性?;颊邞c醫生充分溝通,了解各種治療方案的優缺點,做出明智選擇。
2024-12-12 23:5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膽囊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消化器官,是消化系統重要的一環.切除膽囊會對人體造成重創,引起長期的消化不良和腹脹腹瀉,很多人切除膽囊后氣色不好、體質差就是因長期的消化不良引起的.(詳細情況見附文1:膽囊切除的危害;)因此只要有可能,都應該盡量保住膽囊;你現在才25歲,切除膽囊對以后的身體及生活影響太大,所以建議你采用新式內鏡微創“保膽取石”術治療,取出結石,保住膽囊;新式內鏡微創“保膽取石”術的介紹術前口服膽囊造影明確膽囊功能情況,在右肋緣下做一2cm左右的切口,在膽囊底部戳開約1cm小口,吸盡膽汁后纖維膽道鏡經此切口進入膽囊觀察膽囊粘膜,并利用膽道鏡取凈結石;根據膽囊情況確定是否行膽囊管擴張,采用獨創的“外殼整形”法,改變膽囊體位,改變膽汁引流,防止膽汁淤積造成結石復發;最后縫合膽囊切口及腹壁切口,手術完畢.術后,采用懸磁儀局部理療,通過脈動磁場防止帶電荷的和含鐵的膽泥沉積,防止膽汁遄流形成結石;并且根據病情,必要時術后服用降血脂,降膽固醇藥物或熊去氧膽酸等改變膽汁成分的藥物,防止膽結石形成.要想保膽,就要趁膽囊功好的時侯治療.要了解更多保膽手術的詳細情況可通過百度搜索“保膽取石”.附文1:膽囊切除的危害近年來的研究發現,膽囊切除后對人體至少有以下幾點不良影響:1、造成人體消化不良、腹脹腹瀉肝細胞每天分泌約800~1200ml膽汁,其中水分占97%.肝細胞分泌的膽汁,進入膽囊進行存儲和濃縮:因膽囊粘膜有很強的選擇性吸收膽汁中的水和電解質功能,膽汁中90%的水分被膽囊吸收后,能使膽汁濃縮約30倍并儲存于膽囊.進食后,尤其進高脂肪食物,在迷走神經和膽囊收縮素的調節下,膽囊收縮排出膽汁進入十2指腸腔內參加消化.如果膽囊被切除,此時肝膽汁由肝內排出無處可存,不管人體是否需要,只好持續不斷的排入腸道;當進食美味家肴時,需大量膽汁幫助消化,但此時體內無“富余膽汁”相助,從而影響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特別是影響對脂肪的消化吸收,其結果一是誘發脂肪瀉及脂溶性維生素的缺乏等,2是造成身體遭受消化不良、腹脹腹瀉的痛苦.膽囊切除患者日后大多消瘦、面黃,就是這個原因造成的.2、引發堿性反流性胃炎正常人進食后膽囊收縮使膽汁集中大量進入腸道.這一過程與胃十2指腸的分泌及蠕動是有規律地同步進行的.膽囊切除后膽汁持續進入腸道而又缺乏食物和胃酸的中和,膽汁可在十2指腸內淤積而逆流入胃,使胃內PH值升高,細菌繁殖,而使胃粘膜充血、水腫、脆性增加,胃腺體萎縮及潰瘍形成.曾有人對膽囊切除6個月后的患者行胃液檢查,發現其中膽汁酸含量明顯增加,最低增加2倍,最高增加380倍,平均增加24倍.胃酸分泌明顯下降,胃壁細胞受損.胃鏡下呈彌漫性炎性改變.3、膽囊切除術后膽總管結石的發生率增高在治療膽總管結石的過程中,可以發現:超過50切除膽囊病例組明顯高于未切除膽囊組.所以雖然切除膽囊后去除了膽結石,卻很可能因此“招來”膽總管結石,這是因為:膽囊切除前,膽囊具有濃縮膽汁的作用,濃縮的膽汁對膽固醇的溶解度較高;而膽囊切除后,膽鹽池明顯減小,膽汁的濃縮失去了場所,肝膽管的膽汁酸濃度降低導致對膽固醇的溶解能力降低,久而久之,容易造成膽固醇的積累,這樣就容易形成結石,也就是膽總管結石.而膽總管結石的治療難度遠高于膽結石.4、膽囊切除術后結腸癌發病率可能升高近年來,許多學者發現一種現象和疑惑,即患結腸癌的病例中膽囊切除患者占很大部分:1)歐洲學者臨床調研后得出膽囊切除術后結腸癌發生的危險性較未切除者高45倍.2)有人對7000例結腸癌病例作回顧分析后發現,6千例有膽囊切除史,并發現膽囊切除10年以上患者比未切除膽囊患者的大腸瘤和癌的比明顯增加,由21.8%增加到38.5%另有人隨訪膽囊切除后10年以上的病例發現,女性結腸癌的發生率比一般女性高約70%其中右半結腸癌的發生率比一般高2倍.為什么膽囊切除后結腸癌發病率會升高?這可以用次級膽酸論來解釋.次級膽酸具有致癌或協同致癌作用:次級膽酸能使結腸粘膜細胞有絲分裂增強,容易引起結腸癌變.又因近端結腸內的次級膽酸濃度較高且右半結腸對次級膽酸的吸收大于左半結腸,故膽囊切除術后癌種好發于右半結腸.其病理生理改變的原因主要是:1)次級膽酸的由來:肝膽管分泌出的膽酸為初級膽酸,進入腸道后與細菌接觸變為次級膽酸.2)膽囊切除術后膽囊功能喪失,不能控制膽汁的排泄和在腸道的停留時間;因而初級膽酸24小時持續不斷的流入腸道并與細菌接觸,產生大量次級膽酸,無疑增加了結腸癌變的危險性.近年來,許多歐洲學者發現一種現象和疑惑,即患結腸癌的病例中,發現不少病例都有膽囊切除的病史,Moehead對100例60歲以上的切膽與100例不切膽病例分析,發現患結腸癌者分別為12:3,十分驚訝.然而,在膽囊功能正常時膽汁只發生在進食時排入腸道,空腹時腸道內并無較多的膽汁常在,?/div>2014-12-0616:25:42向我提問
2015-12-05 11:5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膽囊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消化器官,是消化系統重要的一環.切除膽囊會對人體造成重創,引起長期的消化不良和腹脹腹瀉,很多人切除膽囊后氣色不好、體質差就是因長期的消化不良引起的.(詳細情況見附文1:膽囊切除的危害;)因此只要有可能,都應該盡量保住膽囊;你現在才25歲,切除膽囊對以后的身體及生活影響太大,所以建議你采用新式內鏡微創“保膽取石”術治療,取出結石,保住膽囊;新式內鏡微創“保膽取石”術的介紹術前口服膽囊造影明確膽囊功能情況,在右肋緣下做一2cm左右的切口,在膽囊底部戳開約1cm小口,吸盡膽汁后纖維膽道鏡經此切口進入膽囊觀察膽囊粘膜,并利用膽道鏡取凈結石;根據膽囊情況確定是否行膽囊管擴張,采用獨創的“外殼整形”法,改變膽囊體位,改變膽汁引流,防止膽汁淤積造成結石復發;最后縫合膽囊切口及腹壁切口,手術完畢.術后,采用懸磁儀局部理療,通過脈動磁場防止帶電荷的和含鐵的膽泥沉積,防止膽汁遄流形成結石;并且根據病情,必要時術后服用降血脂,降膽固醇藥物或熊去氧膽酸等改變膽汁成分的藥物,防止膽結石形成.要想保膽,就要趁膽囊功好的時侯治療.要了解更多保膽手術的詳細情況可通過百度搜索“保膽取石”.附文1:膽囊切除的危害近年來的研究發現,膽囊切除后對人體至少有以下幾點不良影響:1、造成人體消化不良、腹脹腹瀉肝細胞每天分泌約800~1200ml膽汁,其中水分占97%.肝細胞分泌的膽汁,進入膽囊進行存儲和濃縮:因膽囊粘膜有很強的選擇性吸收膽汁中的水和電解質功能,膽汁中90%的水分被膽囊吸收后,能使膽汁濃縮約30倍并儲存于膽囊.進食后,尤其進高脂肪食物,在迷走神經和膽囊收縮素的調節下,膽囊收縮排出膽汁進入十2指腸腔內參加消化.如果膽囊被切除,此時肝膽汁由肝內排出無處可存,不管人體是否需要,只好持續不斷的排入腸道;當進食美味家肴時,需大量膽汁幫助消化,但此時體內無“富余膽汁”相助,從而影響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特別是影響對脂肪的消化吸收,其結果一是誘發脂肪瀉及脂溶性維生素的缺乏等,2是造成身體遭受消化不良、腹脹腹瀉的痛苦.膽囊切除患者日后大多消瘦、面黃,就是這個原因造成的.2、引發堿性反流性胃炎正常人進食后膽囊收縮使膽汁集中大量進入腸道.這一過程與胃十2指腸的分泌及蠕動是有規律地同步進行的.膽囊切除后膽汁持續進入腸道而又缺乏食物和胃酸的中和,膽汁可在十2指腸內淤積而逆流入胃,使胃內PH值升高,細菌繁殖,而使胃粘膜充血、水腫、脆性增加,胃腺體萎縮及潰瘍形成.曾有人對膽囊切除6個月后的患者行胃液檢查,發現其中膽汁酸含量明顯增加,最低增加2倍,最高增加380倍,平均增加24倍.胃酸分泌明顯下降,胃壁細胞受損.胃鏡下呈彌漫性炎性改變.3、膽囊切除術后膽總管結石的發生率增高在治療膽總管結石的過程中,可以發現:超過50切除膽囊病例組明顯高于未切除膽囊組.所以雖然切除膽囊后去除了膽結石,卻很可能因此“招來”膽總管結石,這是因為:膽囊切除前,膽囊具有濃縮膽汁的作用,濃縮的膽汁對膽固醇的溶解度較高;而膽囊切除后,膽鹽池明顯減小,膽汁的濃縮失去了場所,肝膽管的膽汁酸濃度降低導致對膽固醇的溶解能力降低,久而久之,容易造成膽固醇的積累,這樣就容易形成結石,也就是膽總管結石.而膽總管結石的治療難度遠高于膽結石.4、膽囊切除術后結腸癌發病率可能升高近年來,許多學者發現一種現象和疑惑,即患結腸癌的病例中膽囊切除患者占很大部分:1)歐洲學者臨床調研后得出膽囊切除術后結腸癌發生的危險性較未切除者高45倍.2)有人對7000例結腸癌病例作回顧分析后發現,6千例有膽囊切除史,并發現膽囊切除10年以上患者比未切除膽囊患者的大腸瘤和癌的比明顯增加,由21.8%增加到38.5%另有人隨訪膽囊切除后10年以上的病例發現,女性結腸癌的發生率比一般女性高約70%其中右半結腸癌的發生率比一般高2倍.為什么膽囊切除后結腸癌發病率會升高?這可以用次級膽酸論來解釋.次級膽酸具有致癌或協同致癌作用:次級膽酸能使結腸粘膜細胞有絲分裂增強,容易引起結腸癌變.又因近端結腸內的次級膽酸濃度較高且右半結腸對次級膽酸的吸收大于左半結腸,故膽囊切除術后癌種好發于右半結腸.其病理生理改變的原因主要是:1)次級膽酸的由來:肝膽管分泌出的膽酸為初級膽酸,進入腸道后與細菌接觸變為次級膽酸.2)膽囊切除術后膽囊功能喪失,不能控制膽汁的排泄和在腸道的停留時間;因而初級膽酸24小時持續不斷的流入腸道并與細菌接觸,產生大量次級膽酸,無疑增加了結腸癌變的危險性.近年來,許多歐洲學者發現一種現象和疑惑,即患結腸癌的病例中,發現不少病例都有膽囊切除的病史,Moehead對100例60歲以上的切膽與100例不切膽病例分析,發現患結腸癌者分別為12:3,十分驚訝.然而,在膽囊功能正常時膽汁只發生在進食時排入腸道,空腹時腸道內并無較多的膽汁常在,?/div>2014-12-2416:01:11向我提問
2015-12-04 21:5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