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歲男性疑患脈管炎,處方合理嗎及注意事項
你好,今天上午在我們當地醫院檢查,說我得的是脈管炎,做的是彩超雙下肢動脈血運,但檢查結果雙下肢動脈未見明示異常,但主治醫師仍然說我是脈管炎。本人男,年齡31,主要癥狀為:雙足腳趾紅紫,左足較為嚴重,到了晚上痛感加劇,站力幾分鐘后左小腿有明顯疼痛感,平常左小腿有酸脹感。主治醫師為是開的處方是:地奧司明片(一日兩片,早、晚各一片)、妥拉蘇林(這種藥醫院沒有,到了外面的藥房也買不到,請問這種藥難買嗎?是否非用不可呢?)、丹參注射(說這個可用可不用)。請問他開的這個處方對嗎?我平時應該注意些什么?這種病有沒有遺傳性?聽長輩說我的太爺爺以前得的好像也是這種病才去世的。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脈管炎是一種較為復雜的疾病,對于 31 歲男性患者,醫生開具的處方是否合理需綜合判斷,同時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諸多注意事項,包括飲食、運動、保暖等。另外,脈管炎可能存在遺傳因素。 1. 疾病原理:脈管炎是由于中小動脈的炎癥性閉塞,導致肢體缺血。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吸煙、寒冷刺激、自身免疫等有關。 2. 處方合理性:地奧司明片可改善靜脈和淋巴回流,對緩解癥狀可能有幫助。妥拉蘇林是血管擴張藥,若能買到,對改善血管痙攣有作用。丹參注射有活血化瘀作用,可用可不用。但最終用藥需根據個體情況。 3. 遺傳因素:脈管炎有一定遺傳傾向,但并非絕對遺傳。 4. 日常注意:戒煙,避免寒冷刺激,注意保暖。適當運動,如散步,但避免劇烈運動。飲食清淡,少吃油膩、辛辣食物。 5. 定期復查:遵醫囑定期復查,監測病情變化。 6. 心理調節:保持良好心態,避免焦慮、緊張。 總之,對于脈管炎患者,應積極配合醫生治療,注意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以促進病情恢復。
2024-12-12 23:4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您好:您雙腳腫脹、潰爛流膿、疼痛重、病程已三年等符合脈管炎特征。建議您到當地正規醫院確診,必要時可來我院就醫。我院是治療脈管炎的專科醫療機構,擅長以中西醫結合新法治療這類疾病,具見效快、療程短、無痛苦、不截肢等特點,歡迎您查閱:湖南長沙肖德安脈管炎專科網站。祝您健康!肖德安回復2006、03、20
2015-12-05 12:0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脈管炎全稱為閉塞性血栓性脈管炎,是由于下肢中小動脈血栓閉塞引起血管炎癥的一種嚴重的疾病。脈管炎的病因尚不明了。統計資料表明,寒冷地區脈管炎發病率高于溫暖地區,吸煙人群發病率高于不吸煙者,因此大多數學者認為本病發病與長期吸煙及受寒冷有關。還有人認為與免疫遺傳因素有關等。本病多發生在20~40歲之間的青年,且男女患病比例為29∶1。主要累及小腿部的脛前、脛后、足背幾組動脈,嚴重時可向上累及股動脈,甚至四肢血管全部受累。由于血栓形成、管腔閉塞、血供不足,可以引起血栓性靜脈炎、動脈炎、間歇性跛行、組織營養障礙甚至壞死等多種損害,會嚴重危害機體健康。
2015-12-05 05:5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nihao:根據你的情況,此病于遺傳有一定的關系。是由于下肢小動脈血栓閉塞引起的血管炎癥的一種嚴重的疾病。本病在臨床中常見,多發生在20--40歲之間的青年,男:女29:1不必擔心,建議尊醫囑積極治療,早日康復/
2015-12-04 21:4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1、病因癥狀本病是中小血管的一種進展緩慢的阻塞性病變,病因未明,可能與煙堿中毒和受寒、受濕及精神因素等有關。臨床表現為患肢發涼、怕冷、有麻木感;足部小腿疼痛、間歇性跛行或患趾持續性疼痛,尤以夜間為甚;病人平臥,抬高下肢,則足和小腿即呈蒼白色,而低垂下肢則呈青紫色或紅色;小腿皮膚干燥、肌肉萎縮、趾甲增厚或脆裂。壞死期患處發生壞疽,壞疽部位可自行脫落,殘留不易愈合的潰瘍。本病特點是疼痛嚴重、病程遷延,好發于25-45歲的男性。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是一種周圍血管的慢性閉塞性炎癥和繼發神經性改變的疾病。主要發生于四肢的中小動脈和靜脈,以下肢多見。男多于女,比例約為9:1。本病病程長、進展緩慢,主要以動脈病變引起局部供血不足為主要表現的末梢血管疾病。按其發展過程,臨床上可分為三期。局部缺血期。受寒冷或涉冷水之后,自覺足部麻木、發涼和疼痛,并容易疲勞和有酸脹感,隨病情發展,癥狀逐漸加重,休息時患肢疼痛,抬高時加重,下垂時減輕;抬高時蒼白,下垂時青紫紅色。以手指壓迫甲床,可見毛細血管充盈時間緩慢,足背動脈搏動微弱或消失。營養障礙期。患肢時顯麻木、怕冷和疼痛,局部缺血癥狀更加嚴重,患肢溫度明顯降低,足背動脈搏動消失,小腿肌肉萎。壞死期。由于長期進行性缺血,以致患肢末端發生潰瘍和壞死。下肢皮膚濕度較正常低2℃時,則表示供血不足。患肢血流圖的波形呈現峰值幅度下降,提示供血不足。作甲皺微循環,能協助診斷。2、動脈造影,血流變。還有就是在這方面專家的多年的經驗,不用花太多的錢就可以確診。3、脈管炎的護理脈管炎病人的護理工作是一個重要環節,必須引起重視,除按常規分級護理外,還應針對病情做好下述幾個方面。一、精神護理因劇痛、潰瘍或壞疽,長期臥床給病人造成精神上極大負擔和痛苦,醫務人員一定要有同情心,滿腔熱情地關心他們的疾苦,做知心朋友,耐心細致地向他們作必要的解釋,消除患者對疾病的種種顧慮,發揮病人的積極性,取得病人密切合作,使之自覺遵守院規,接受各種治療。二、飲食護理一般患者給予普通飲食,消化功能不良者,可酌情給半流食、流食。對Ⅲ期患者應增加蛋白質與維生素食物,禁食生冷、辛辣、酒等刺激性食物。三、嚴格戒煙采用說服與強制相結合。四、鼓勵病人適當活動防止關節攣縮和褥瘡:適當的活動,有利于側支循環建立,防止肌肉萎縮,恢復機體生理功能。因而除有較重潰爛或壞疽、劇痛者外,均應鼓勵他們早離床活動,采用逐漸增加運動量和延長活動時間的方法,以患者不感到勞累為原則。開始以散步方式為宜,一定時間后,再適當加快速度,延長時間。Ⅲ期患者常因劇烈疼痛及肢體壞疽而長期抱足靜坐,久之可導致膝、踝關節攣縮僵硬、骨突起部位持受壓而發生褥瘡。因此應協助患者經常活動肢體,改變體位,用化石粉或酒精揉擦、紅外線照射受壓部位,以防關節攣縮和褥瘡發生。五、節制房事祖國醫學提出‘房事過勞,氣竭精傷,元氣失守,不能御邪’。現代醫學認為本病與前列腺素減少有關,因此要說服病人節制房事。六、患肢衛生和保護溫度對本病影響較大,溫度過高,新陳代謝旺盛,造成組織缺氧,癥狀加重。寒冷,不但是本病誘因之一,且可加重癥狀。所以,溫度過高,過低均不利于本病。必須根據不同情況,適當調節,但每個病人,因病情不同,對溫度的耐力也有一定差異,必須區別對待,無創面者可溫水或外用鋟洗,破潰者,忌用水洗。冬季應保持溫暖。平時注意保護患肢,防止外傷。對有潰瘍和壞死的患肢,可用防護架,以免受壓。趾[指]甲長了要及時修剪,不可剪的過短或留有角尖,注意修平,對增厚、過硬的趾[指]甲或嵌甲者,用溫水泡軟后再修剪或以玻璃片將其刮薄,以免壓迫趾[指]端組織。七、創面處理參照壞死組織處理及換藥。八、中麻的護理使用中藥麻醉治療脈管炎有一定的價值,但中藥麻醉畢竟是一種全身麻醉,易出現意外,不可掉以輕信。現將中藥麻醉病人的護理要點分術于后;(一)正確掌握適應癥、禁忌癥1,適應癥肢體嚴重缺氧,使用一般鎮痛無法控制者或因疼痛不能平臥,長期取坐位,患肢高度水腫者。2、禁忌癥,青光眼、高血壓、冠心病、甲亢等病人,嚴禁使用。急性進展階段一般也應列為禁忌癥。(二)用藥時間一般在晚餐后4小時,晚餐不宜過飽。白天劇痛者則在白天進行,用藥前排空二便,對心率超過80次/分者,于治療前半小時投以心得安20毫克。(三)中藥麻醉時應由專人護理,床頭備有開口器、舌鉗、口咽通氣管及必要的急救藥,如催醒藥品等,防止意外。用藥前測量體溫和患肢皮膚溫度,中藥麻醉過程中每隔1/2---1小時測量一次。(四)同時要測量血壓、脈搏、呼吸,并做好護理記錄,以便掌握病人情況。(五)中藥麻醉前取下假牙,保持呼吸通暢,多采用平養臥位,頭偏向一側,及時清除呼吸道和口腔分泌物,防止舌根后墜。(六)中藥麻醉一般等待自然清醒,必要時于中藥麻醉后五小時注射毒扁豆堿0.5毫克催醒,部分病理在清醒前有不同程度的興奮狀態,要注意保護,防止墜床。(七)中藥麻醉后瞳孔多有不同程度散大,視力模糊,應避免強光刺激,必要時可使用0.5---1%匹羅卡品電眼。少數病人中藥麻醉后有小便不利、頭昏、食欲減退、腹長脹、腹瀉等副作用,可予以對癥處理,停藥后上述現象可逐漸消失。自療注意事項(1)適當休息,患肢應保暖、保潔、保持干燥。(2)積極治療足癬,以免加重感染。(3)忌酒。(4)以清淡食物為宜,忌辛辣、發物。自治療法1.成藥自療法(1)陽和丸,每日3次,每次服6克。(2)活血化瘀片,每日3次,每次服6克。(3)清血內消丸,每次服6克,每日2次。(4)抗栓丸,每次200毫克,每日3次。2.驗方自療法(1)絲棉木根120克、牛膝10克、黃酒適量。煎前2味取汁,加入黃酒沖服,每日1劑。(2)蒲公英、鳳尾竹、馬鞭草、四季青各30克,用水煎服,每日1劑。(3)黃芪、雞血藤、金銀花各30克、當歸、玄參各20克、川芎、黨參、乳香、沒藥、甘草各10克,丹參、肉桂各10克,用水煎服,每日1劑。(4)炮附子(先煎60分鐘)、茯苓、白芍、白術、生姜、干姜、甘草、桂枝、黨參各20克、黃芪60克、用水煎服,每日1劑。3.飲食自療法(1)粳米250克、紅棗10枚、山藥100克,共同煮粥,早晚服用。(2)雞蛋1只,黑木耳15克、紫菜10克,煮湯常服。(3)豬肉120克、紅骨蓖麻根60克、王不留行藤根60克、假葡萄根15克,一起燉服,每日1劑。(4)豬蹄1只,毛冬青根90克。先將豬蹄洗凈與毛冬青根共煮3-4小時,棄藥渣,吃豬蹄喝湯,分3次服完,每日1劑。4.外治自療法(1)三分三、獨定子、云南重樓各60克、紅花20克、白芷30克、桃仁40克,共同研成細末,每次取1/4量,用米酒調勻,外敷上巨虛(臍旁2寸)、涌泉穴(足底前1/3中凹陷處),隔日1次,1月為1療程。(2)野牡丹根30-60克、算盤子根60克、濃煎取汁,熏洗患處。(3)生地、金銀花、黃柏、連翹、蒼術、敗醬草、丹參、赤芍、白茅根各10克,水煎熏洗患處。(4)浴用碳酸泉、食鹽泉、硫碘泉、酸性泉均可,全身或局部浸浴,每次20分鐘,每日1次。
2015-12-04 20:2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