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存在偏見和過激行為,如何改善?
我說的是我媽,她從小就反對我跟鄰居家的同齡的伙伴玩,我問她為什么?她說我看這人有城府,有心計,人很壞,會害你的。她更不讓我跟他去高山深河的地方玩,她說他會把我推下去的。家里有什么東西找不著,她也不再仔細找,就一口咬死是鄰居的人偷了,就開始大罵我爸和我,說什么人笨,給人家偷了東西都不知道。最后東西還是找到了,但每次發生這樣的事,她都是這樣,一口咬死是誰誰偷了!前年,我叔給了一個20塊錢的紅包,一時不注意就掉下桌子底下,檔住看不見了,后來就找,一時找不著,讓她知道了,她也不找,一口咬死是我的堂弟做的,因為期間只有他來過。后來我們堅決不同意這種說法,這根本不可能。我堂弟只比我小1歲,還是名牌大學的大學生,怎么會做這樣的事!但她仍堅持自己的說法!在20多年的相處生活,我覺得她對一些人有偏見,比如那些有城府,有心計的人,比如有些取笑過她的人,比如對她態度不好的人。在她眼中,只有那些老實人才會是好人,還有她娘家的人。那怕娘家里也有心計的人,她從來也沒說過什么!她一有什么事,都是往這里去想。讓人家很氣憤,怎么說都沒用。她跟我爸,年年都在吵架,我爸錯,她罵;對,她也罵。搞得我爸現在都不想再理她了。還有當年有個收破爛的人來家里,想看看有沒生意可做,她卻無端端地將那人罵走,人家可什么都沒說,沒做,就情緒激動地越說越厲害,就像罵人,那人也怕了,匆匆地走了!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母親對他人常有偏見,行為過激,如無端指責、隨意猜測等,這可能與心理、性格、認知、成長經歷、家庭環境等有關。 1.心理因素:可能存在焦慮、偏執等心理問題,影響其對他人的判斷和行為方式。 2.性格特點:性格較為固執、偏激,難以客觀看待事物和他人。 3.認知偏差:對人的認知存在偏差,缺乏全面、客觀的評價標準。 4.成長經歷:過往經歷中可能遭遇過欺騙或傷害,導致過度警惕和不信任。 5.家庭環境:長期不和諧的家庭氛圍,缺乏有效的溝通和理解,使其情緒不穩定。 要改善母親的這種情況,家人應給予更多的關心和理解,創造和諧的家庭氛圍,鼓勵母親參加社交活動,必要時尋求專業心理咨詢幫助。
2024-12-12 20:5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你好!根據你的描述的情況來看,你媽媽的神經是不正常的,在很多若問題上利己,自私。而且還有焦慮和抑郁的癥狀。因此,針對這個情況,建議你最好是能帶她去醫院的精神心理科做一個檢查和測試確定后可以服用藥物進行治療,服藥需要的時間很長,費用也是較貴的,所以,你們確診后可以家庭商量一下,是否進行治療。
2015-12-04 22:1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